[新闻] 中车大连在菲律宾喊冤

楼主: ted5566 (ted)   2018-02-28 23:37:54
https://mp.weixin.qq.com/s/4YsER4rAIin4lc87_n7d3w
【菲律宾世界日报专讯】本报记者(范宗鼎 樊青报导)2017年年末,中国对菲律宾的一
笔出口大单,如同海上巨轮遭遇十二级台风,似面临灭顶之灾。
  
这单合同金额高达38亿比索(约4.7亿人民币)的生意,正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向菲律宾城铁三号线(MRT-3)出口的48节车厢。
从2015年这批车厢以“救星”的姿态进入菲律宾公众视线,到2017年底多位菲方政府官员
要求退货、退款,甚至要把中车大连列入贸易“黑名单”,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
近日采访了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了解到这48节车厢经历的波折。
旧车:年久失修
 
穿行于大马尼拉地区的城铁三号线开通于1999年,次年全线竣工,正常情况下日均载客量
55万至60万人(超过其设计负荷),是菲律宾首都重要的公交系统。  
近年来,城铁惊人的高故障率令其臭名昭著。2014年8月,一辆城铁列车发生脱轨事故,
冲垮终点站的墙壁并冲入一条繁忙街道,造成至少38人受伤。2017年,城铁更是天天事故
不断,甚至创下一天之内三辆列车抛锚的记录,乘客被迫中途下车在铁路两侧行走的画面
屡见不鲜,甚至还发生列车行进过程中前后车厢脱钩、车门突然打开、车厢冒烟等严重事
故。
2018年初,城铁三号线全部24辆列车中只剩8辆能够正常投入运营。
其实,为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以及城铁车厢老旧的问题,菲律宾政府早已考虑要为城
铁列车更新换代。2014年1月,当时的亚谨诺政府与中车大连签署合同,以38亿比索的价
格采购48节全新车厢,并对列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提出严格要求,意图利用中国的先进技
术一举扭转城铁三号线在菲律宾公众眼中的破败形象,并恢复这一重要的交通公共服务。
2015年9月,中车大连向菲方交付第一批车厢。车辆刚刚到货尚未投入运营就得到菲方媒
体争相报导。
新车:一波三折
 
然而,中车大连的车辆运抵菲律宾后经过短暂的风光亮相,很快便销声匿迹。再等到她的
消息,竟是一连串负面新闻。  
最早见诸报端的是信号系统不匹配的问题。
  
据了解,轨道列车的信号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地面设备,另一部分则为车载设备
。菲律宾的城铁三号线自建成以来,一直都在使用总部设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信号系统
,而此次中车大连向菲律宾出口的车厢,车载信号系统使用的也是庞巴迪的产品。  
记者来到位于大马尼拉计顺市一处大型商场地下的车辆段,这个灯光幽暗的车辆段面积有
数个足球场之大,里面停放著所有48节中车大连的车厢。在这里,记者实地查看车辆设备
并现场听取了中车大连有关负责人的介绍。
  
中车大连城轨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吴英帅高级工程师介绍:“都是使用庞巴迪的产品,原则
上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但车载信号系统安装后,庞巴迪要做静态调试、动态调试等大量
试验以及1500公里的运用验证,这个周期比较长。”
  
吴英帅说:“2017年7月9日,庞巴迪完成所有联调和运用验证。同年9月,庞巴迪的独立
安全认证机构出具安全评估报告,结论是:通过安全认证,车辆已具备商业运营条件。所
以我们车辆的信号系统现在完全没有问题。”  
中车大连国际业务部业务经理初晗先生称,2017年10月,中车大连副总经理来到菲律宾,
将评估报告以正式书面信函的形式提交菲律宾交通部,确定菲方收悉,事后也多次找交通
部部长杜牙黎以及副部长等人询问情况,但至今未获任何响应。
发动机:匪夷所思
2017年期间,在菲律宾国会对城铁三号线举行的数次调查听证会上,菲交通部官员还指出
中车大连车厢的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车辆没有发动机,是个空车壳;此外车辆超重,如
果将来安装了发动机,菲律宾的铁轨更无法承担。
  
对此,菲方参议员曾表现得怒不可遏,乃至出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一幕——参议长皮门特
尔要求退款退货,将中车大连列入黑名单。2018年初,参议员兰丝.敏乃再次敦促交通部
,要尽快决定是否对中国车厢采取上述措施。
  
气氛一时间骤然紧张,然而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吴英帅却无奈地笑了出来:“没有牵引电
机,车辆怎么可能通过各项试验呢?牵引电机就在那里,有人却视而不见!”
  
原来,在城铁列车的动力系统中,发动机(Engine)更确切的说法是牵引电机(
traction motor)。
  
吴英帅说:“菲律宾城铁现在使用的旧车厢有四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上都有两台功率为
64.5千瓦的牵引电机。而我们的新车厢也有四个转向架,只有两个上面配有电机。这是因
为我们的电机功率特别大,只在两个转向架上安装电机就满足车辆动力需求了。”
  
记者现场查看发现,中车大连的车厢,前后两个转向架上装有电机,各装一组(两台),
共四台,每台输出功率120千瓦,全车动力480千瓦。
初晗介绍,这绝非中方偷工减料。车厢的转向架(bogie)中,安装电机的叫动车转向架
(motor bogie),没有安装的叫拖车转向架(trailer bogie),是有专门术语的。此外,车厢在实际动工生产之前菲中双方就签订技术合同,车辆牵引动力和加速度等
各项参数指标都有明文规定,菲方专业人员来验收时毫无问题,怎么可能“没有发动机”

吴英帅说:“实在是滑稽可笑……其实当初释放出这些无稽之谈的人并非来自菲律宾交通
部,但却在国会吵得沸沸扬扬,媒体负面报导很多。但后来这些说法自己销声匿迹,正所
谓谣言不攻自破。”
超重
  
既然信号系统和“发动机”问题根本不是问题,那么目前菲方谈得最多的,自然就是车辆
超重。
  
记者查看了合同(电子版)内容——菲方要求车厢自重46.3吨。中车大连的车厢多重?
49.7吨,超了足足3.4吨。
  
这一事实令人扼腕:如果菲方一定要挑理,这就是一道“硬伤”。然而,正是这道所谓的
“硬伤”,勾勒出整个事件中最奇葩的一笔。
  
原来,在合同中有关车厢重量有两项数据要求,一个是车厢自重,另一个是满载重量。而
真正跟车辆安全评测有关的,当然是满载重量。
  
合同中对“极限满载”的要求非常苛刻,竟要求车厢内每平方米站8个成年人,这种极限
情况平日根本不会发生,可能只是在抢险救灾时人站在货物上才能达到这种极限重量。
  
在极限满载情况下,要求车厢的八根承重轴每根负重(轴重)不得超过10吨。而中车大连
提交的最终测试结果是:9.6吨。
  
也就是说,菲方承认中方车辆在满载情况下重量是安全、合乎标准的,但是空车却不合格
,理由:你超重了!
2月20日菲律宾参议院举行的最新一轮调查听证会上,城铁前保养服务承包商Comm
Builders and Technology Philippines的顾问、欧洲车辆专家洛夫也证实了中方的说法
,即列车重量在交通部允许的范围内,没有超重。
“豪车”:甜蜜的负担
 
记者追问为何中方制造的车辆自重(空载重量)会超出3.4吨,合同里46.3吨的数据又是
如何而来?
  
吴英帅解释称,其实46.3吨的重量是根据菲城铁三号线现在使用的老一代车厢重量规定的
,但老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而中国的新车在系统配套上比老车“高出很多”。
  
举例来说,在制动系统方面,老车只有磁道制动和机械制动,然而合同却要求新车具备常
用制动、紧急制动、安全制动、停放制动等多个功能;要求具有更快速、更准确的制动力
计算;同时要求制动系统具有防滑保护功能和自我诊断功能。这些要求,远远不是旧车上
简单两个装置就能实现的。目前中方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液压、电控制动系统,重量势
必有所增加。
  
再如车门。旧车的车门设计“非常简单”,但合同要求新车车门有二次缓冲、二次锁闭功
能以及较好的隔音效果。在车体钢结构的强度方面,老车的抗压抗拉强度为175千牛,而
对新车的要求达到400千牛。所有这些新要求,都势必增加车重。
  
中方在开工造车之前就实地调研考察了菲律宾铁轨的状况,发现轨道情况“非常恶劣”,
有轨道扭曲、轨距不均、轨面不平、轨面剥离等诸多“不好的现象”,对跑车构成安全隐
患。2014年9月,中方向菲律宾交通部提交《轨道状况调研报告》,希望菲方进行维护或
更换,但业主表示短期内无法实现,迫使中方考虑安全余量,进一步增加车体和转向架的
强度,加大了车重。
  
这些情况中方都向菲交通部做出了报告,菲方“默认”了这些现状,最后只提了一项要求
:满载时轴重不要超过十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菲律宾交通部前官员对记者说,这就好比菲方向中方订购一辆丰田威
驰(丰田较低端车型),却要求在车上附加种种功能,最后中方向菲方提供的是类似丰田
陆地巡洋舰这种豪车,而且完全符合路面安全标准,菲方却指责车辆超重。
  
关于中车大连48节车厢未来的命运,至今没人能给出定数。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8-02-28 23:47:00
菲菲:我就是要玩你 怎样? 打我R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2-28 23:50:00
空车重量是签约前就知道的,厂商做不到这重量就不应签约
作者: iqeqicq (南无警察大菩萨)   2018-02-28 23:53:00
老杜不就是跟包子眉来眼去吗?
作者: jin062900 (jin)   2018-03-01 00:10:00
两个独裁国互玩对方
作者: klementhsu (klementhsu2000)   2018-03-01 00:11:00
买铝罐车却要求要有EuroNCAP撞测五星的概念吗?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3-01 00:45:00
哪里说要买铝罐车? 买车要求车重是很正常的
作者: shen5035 (上海小台劳)   2018-03-01 01:23:00
在大陆论坛也说中车把中国生意模式带到了国外,结局就是碰壁!车重违约这种事也可以写一堆来掩盖错误…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8-03-01 07:38:00
要说超重,咱们的也一样啊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8-03-01 09:51:00
空车重量应该都会写在规范内吧?
作者: duodeviginti (XVIII)   2018-03-01 11:52:00
都是中方片面说法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8-03-01 17:23:00
规范写规写,但业主通常不知道加东加西了以后还可不可能维持原来的想法,尤其是正经历重大更新或全新无前例可循的案子
作者: Answerme (出租--近東吳城中西門町)   2018-03-01 20:20:00
都是别人的错好委屈
作者: mooto (退出会比较好, 就退出)   2018-03-01 22:22:00
规格不太可能没有空车重量阿 而且满载也可以逆推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8-03-02 12:56:00
满载没超过,空车超过?这是什么情况?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3-02 15:40:00
文内写轴重,或许较宽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