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7402wone (Bismarck_Yang)
2018-02-28 20:25:17坐机捷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车速变得非常慢,因为实在太常要拐大弯了。因此就会觉得,如果使用窄轨1067mm的话,应该地形适应能力会比较好一些吧?有人也这样想吗?
作者:
sj4 (sj4)
2018-02-28 20:38:00超慢...慢到翻白眼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2-28 20:50:00之前看前方展望觉得超高好像的不太明显
超高感觉上只有北车机场间的有比较明显,机场后感觉好像都是平的…另外一点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拐岔都开超慢,A3新北产业园区、A8长庚医院跟A9林口站都是
作者:
a206471 (Lazywanderer)
2018-02-28 21:38:00桃捷的道岔...只能呵呵更正,是转撤器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2-28 22:06:00窄轨的电动机与驱动设备比较麻烦
作者:
lc85301 (pomelocandy)
2018-02-28 23:16:00其实我觉得还好耶,到机场还是满快的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2-28 23:20:00有些编组超过80就开始抖 跟几年前的PP有87%像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8-02-28 23:30:00钢轮路线坡度千分之47也是第一次见
作者: KevinIngram (凯文英格拉姆) 2018-03-01 00:02:00
就开太快的话会收不到讯号,收不到讯号就紧急煞车啦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3-01 00:05:00R=200的弯道讯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3-01 10:58:00南海高野线表示: 箱根登山表示:
用18m级车厢有机会解决噢,北捷371和381超过70就会抖,机捷还比较好不过台湾盖捷运常常不加宽轨距超高也不高…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3-01 21:40:00北捷是因为其车辆设计非高速向吧
也不应该超过70就会抖,虽然很多地方降速了,但速度码给80的路段还不少中和新芦线按摩满足
作者:
relio (瑞哩欧)
2018-03-02 01:13:00跟轨距没有关系吧!全世界都在标准轨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8-03-04 10:24:00台北段地下化已经很勉强了,地下还延伸到三重很困难(坡度太大了)
作者:
atmll (热血当坏人)
2018-03-06 00:54:00有时候可能是RTS掉讯造成列车只能RM,或是A9-A10间的大下坡只能维持48-6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