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还在缅怀百年前技术!陈博志:前瞻4200亿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31004890-260407
2017年05月31日 18:07 徐秀娥/综合报导
8000亿前瞻计画7月将在立法院临时会闯关,但总统府资政陈博志日前接受媒体表示,经
费高达4200亿的轨道建设并非最迫切,还批Uber、人工智能、无人车都出来了,现在官员
还再缅怀一百多年前的技术,这样真的不够前瞻。陈博志认为,这个4200亿元的轨道建设
一定要缓下来。
前瞻计画挨批 蔡英文要求部会首长大声辩护
根据信传媒报导,陈博志目前是台湾智库荣誉董事长、也是总统府资政,他也是蔡英文竞
选前《十年政纲》的执笔人,对行政院、国发会说前瞻计画有关轨道建设的部份是衍生自
《十年政纲》,他表示,里头并没提到要在首都圈之外去发展轨道建设。
陈博志说,以国际标准看台北捷运,路网已经够密了,但台北还是一大堆人骑车,可见连
台北都无法用大众运输取代开车或骑机车,在这样的环境里,轨道建设要做非常困难。
陈博志表示,一个轨道建设要做到形成路网,大概需要花30年时间,但现在人工智能、无
人车都已经出来了,20年后的汽车还会跟现在一样吗?新技术一直在进步,现在的政府官
员怎么还再缅怀一百多年前的技术,缅怀欧洲跟日本的铁路多方便呢?真的是不够前瞻啊
,这个4200亿元的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
陈博志建议行政院,前瞻当中的轨道计画必须逐件仔细评估,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
目的何在?效益何在?都要说清楚。如果评估结果效益不大,那这样的轨道建设就不需要
做。对资源有限的台湾来说,现阶段唯有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才能解决低薪的问题,而
这些远比改善生活环境的轨道建设重要多了!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31 20:54:00陈博志说,以国际标准看台北捷运,路网已经够密了,但台北还是一大堆人骑车,可见连台北都无法用大众运输取代开车或骑机车,在这样的环境里,轨道建设要做非常困难。所以是个大公路主义者啊 呵呵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05-31 21:11:00轨道是不是100年前的技术不知,但此人是100年前的脑袋无误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31 21:13:00
那三莺线安坑轻轨淡海轻轨 万大线信义东延都缓一缓吧东京盖75年,你30年要形成路网,真敢讲施工中日本新干线路线是4x年前订的,懂不懂?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5-31 21:22:00前瞻应该拿去开发迅间移动
陈博志完整的意见要看另外一篇报导 其实他讲的很中肯他没有全盘否定轨道 只是要个案检视 然后另外应该把心力放在智慧车辆而已
修改名字就好啦!基本国建,国家发展计画用前瞻会引起疑虑的话
博志你是EVA看太多了吗??他大概觉得前詹计划,应该学第三新东京市那样通通做磁浮单轨,旧世纪的传统铁路应该通通消失。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17-05-31 22:13:00我快笑死
作者:
adort (dodo)
2017-05-31 22:26:00都快要有任意门了 还在发展自动驾驶简直落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31 22:31:00前瞻计画这个名字是错的 应该改名x年国建 还是 y大建设 都好不过路面电车是有可能输给某些未来技术的,好险前瞻计画几乎没有路面电车
作者:
woodgatel (woodgatel)
2017-05-31 22:56:00其实要贴信传媒的报导比较能够诠释陈的观点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31 23:20:00
台北新北先行,无人公共汽车快上路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7-05-31 23:23:00以绿制绿?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3:00智慧车辆真正的挑战是无专用道的普通道路,现在测试场警大部分都不再亚洲,尤其台湾、中国有大量机车与电自行车,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31 23:24:00自驾车明明就在沙仑试点 一堆人无视是怎样......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4:00真的很期待赶快在台湾道路测试,测试结果再来谈智慧车辆
民主的历史少说也好几百年了 别缅怀了 改天网吧(?)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5:00能否取代轨道。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31 23:25:00但我看到满多左胶拿这篇文章高潮的 说总统府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6:00还没上普通道路实战就抱以太大期望我觉得都太早了。我觉得顶多暂停轨道项目,其他项目对台湾真的都有急迫需要,例如数位计画就跟自动车辆发展所需的网络环境有关,绿能计画关系台湾在没核电之后的能源,都很重要。而且以目前降低空污的大趋势,未来的车辆势必要走向电动,有更多用电的装置就需要有够多的能源供应。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7-05-31 23:51:00天龙人你怎么看?废除轨道改无人车取代?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09:00我觉得轨道和无人车计画可以并进 只是说实在无人车牵扯到的绝对不是只有智慧车辆技术研发 还要有其他基础如5G无人车计画绝对是一个跨产业跨部门整体大型计画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01 00:11:00下水道是千年古代技术,所以下水道不必盖。(讽刺语气)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11:00"5G是台湾的最后机会" 这句话也不假 我们还停留于代工世代 现在再不趁此时建设十年后就没你的份了至于轨道是否有前瞻的可能于想像 我认为作为骨干是适合的* 可能与想像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17:00轨道+市区智慧车接驳 效果会比只发展智慧车来的好
作者:
gigihh 2017-06-01 00:30:00推sbtiagr台湾只能代工的话永远也升级不了,只要其他国家人力成本比台湾低,订单就会移往其他国家,台湾很难留住。这现象在即将到来的大人工智能时代会更严重,届时可能比的就是谁的电费低,因为到时候一定大量用机器人。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01:01:00像轻轨这种没弹性,效应又不高的东西的,大可直接用自动导引巴士去取代
作者:
sj4 (sj4)
2017-06-01 04:53:00台北够密了? 是没出过国吗?
作者:
jago (家狗)
2017-06-01 05:54:00以台北盆地的平地面积仅200多平方公里而言,这样的路网已经算密了,所以就算什么台北捷运的后期路网也几乎没什么新线可言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08:44:00他讲的技术都还在未熟研究阶段啊 而且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了吧 有点像几十年前的人想像二十一世纪飞天车到处飞
作者:
Lxr (键盘李组长)
2017-06-01 08:58:00他不是大公路主义者一楼嘘的是想带什么风向?说错,二楼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0:08:00自动驾驶车那边不切实际了?都已经进入技术展示阶段了
作者: kenro 2017-06-01 10:11:00
台北就剩环状线比较需要,其他都较为其次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0:16:00事实上,就以台南规划的PRT为例,现在也准备淘汰轨道,使用无轨系统,动力也改用车道无线充电,这些市场上都已经有工程样品了
作者:
gigihh 2017-06-01 10:38:00台南不是说要盖高架单轨?在自动驾驶发展成熟后,无轨的固定物县运输模式应该重要性会下降,因为固定路线,无法直达目的地,若台南prt真的放弃了轨道,那干脆直接进阶共享自动载具,车站的土建成本也省下来,民众也可以直接点到点。路线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0:43:00那是先进运输系统的可能性之一吧? 最后还是用单轨送吧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7-06-01 10:49:00现在某些人的氛围就是反对显得自己比较聪明比较高尚啦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0:51:00自驾车可以使用大型车配专用道以固定路线模式营运,也能像ubike一样做短程点对点。长程点对点则使用uber模式运作。不管怎么说,效率较高,成本也会比固定轨道便宜
前瞻有几条轨道想用TOD灌水自偿率的 本来就该缓缓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1:12:00自驾巴士瞄准的完全不是BRT/LRT市场 而是既有的PRT系统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1:24:00戴姆勒奔驰的citypilot展示时,就是以类似BRT的营运方式在展示,谁和你讲没有?不要市府拿Easymile系统出来骗,你就以为只有这种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06-01 11:31:00
中时怎么不讲蒙内铁路也是百年前的技术?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1:35:00citypilot是BRT升级 但就非瞄准点对点弹性应用啊 把两种概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1:36:00另外,法国的半自驾系统TEOR则直接被归类到BRT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1:37:00念混成同一种 然后说自驾巴士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好像太简化了点 最终还是要拿类似BRT概念的产品去应付BRT等级的路廊e大您是清楚 但很多民众容易混淆 以为那种自驾巴士就是一切问题/各种运输与路廊需求的终极方案 事实上应该不是如此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1:39:00自驾"巴士"从来没有针对p2p过,你以为是在开学生专车,单点就能塞满座位?不要随便自己脑补前面我就讲了,针对不同情况,自驾车会有不同的应用型态。而自驾巴士就是用来打脸轻轨的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1:41:00ewings:...也能像ubike一样做短程点对点。?或许我误解了吧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1:43:00我那段话有三句,你偏偏能挑出错误的一句,国文不好我是救不了你的。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1:44:00如有误解向您致歉 就看自驾巴士/智慧BRT未来的发展吧但我不认为明明是两三种规格产品就可以说成是单一解决方案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1:47:00事实上,easymile自驾"巴士"在英文新闻里是没有"bus"这个字,是国内翻译自己擅自加巴士两个字上去。结果就真的有人误会真的要讲,现在高雄市府把捷运当成一堆问题的唯一解,这样还比较脑残。现在对前瞻(钱沾?)的质疑就是,明明有一堆即将上市的大众系统技术可用,偏偏要挑最贵,而且被那些先进技术磨刀霍霍准备干掉的轨道运输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2:20:00首先宣布要试用easymile系统的也是高市府吧? 他们也是有开始尝试其他可能性啊 但骨干还是很难取代吧 毕竟其他两套说穿了也就是BRT的进化版本啊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2:23:00要这样讲,轻轨也只是钢轮版,而且劣化过的BRT阿自驾技术能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准点到站,车距与时间控制在现在的自驾巴士开发时就已经写入算法中,比起轻轨更像真正的捷运看到买的数量,高雄引进easymile与其说想解决交通问题,还不如说是和鸭子船一样用来骗骗观光客的。如果更恶劣的去解释,还可以想成是为了造成别人对自驾巴士的错误看法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6-01 12:39:00算法也能带入轻轨系统吧? 但乘坐感就没办法写入囉 至于到底第一印象如何就看乘客啦 我是觉得如果抱怨轻轨很慢的话 easymile的20~25KPH营运时速(还不是平均速度)可能会让人感觉更慢吧:P 毕竟实验性还蛮强的...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2:45:00现在的轻轨系统,除了动力外,和百年前差异并不大,想把自驾系统套上去是非常困难的。要说乘坐感,高雄轻轨还不如厦门BRT,轨道铺设品质没多好citypilot的营运速度可以到达70公里,法国的半自驾巴士也差不多,还是可以屌打轻轨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6-01 17:00:00轻轨运量太低 但土建等沉没成本与铁路MRT等相若真的搞BRT会比较便宜
作者: globeMIX (心焦难耐) 2017-06-01 17:38:00
对某些人而言,地面上铺两根铁条让车子跑就是落后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17:57:00铁轨不见得落伍,但是用落伍的规划去做,就是落伍了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01 18:43:00“自驾技术带来准点到站”!!??真是交通史上的大发明果然是人有多大胆,就能讲得多偏啊。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6-01 20:20:00人大不大胆不晓得,但是有人只会看些政府喂的思想垃圾,没去找资料看看国际交通技术发展怎么样,到是满多的。自动驾驶控制速度比人类好,这个应该50年前才知道,这样的内容对你来说也许太新了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6-02 09:53:00那木栅线可以停准一点吗??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06-04 19:12:00
要不要说公路也是百年前的技术说自动驾驶,捷运几乎可以自动驾驶了,比公路车还先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