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我赞成前瞻的遍地开花轨道建设

楼主: WWDJ (努力升级中)   2017-05-06 23:50:21
前面有一篇加入一堆数据的力挺文章,
我看完觉得作者很认真,
但除了人均不公平,其他什么都没看到,
简单翻译为:“凭什么我们00人要当二等公民!”,这句常见的话。
其实我也觉得这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但我有几个前提,我也赞成前瞻这样搞,
第一个是盖轨道的钱地方要出多少,
出了之后排挤了什么预算,
讲清楚说明白,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轨道重要,但你拿原本用在什么方面的预算换这条赔钱的轨道要先讲清楚!
第二个是营运后的亏损怎么来补,
地方首长现在爽爽拿来当政绩,
反正等连任完也还没开始营运,
赔也不是我在赔的心态太明显!
第三个,是接续前两点的延续,
一旦要盖了,地方配合款和营运的亏损,
会造成地方长期被中央绑架,
就是一个先刷卡再分期缴款的方式,
营造出一个个地方政府卡奴,
这是台湾地方自治正式开始的崩坏,
到时地方首长每个月跑行政院像赶三点半借钱的行为,
势必将成为常态...
中央对地方更能予取予求,这样真的好吗?
作者: popopal   2017-05-06 23:54:00
所以你还是不赞成0.0你赞成或反对也不会影响政府决策 现在也只能建议了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7-05-07 00:03:00
建议基隆轻轨不要减少台铁直通台北车站的区间车,可能吗?
作者: go371211 (根本狗)   2017-05-07 00:09:00
遍地开发的说法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就算是前瞻的计画 还是要照一般可行性评估等等的流程不是说盖就盖
作者: taipeiguyptt (taipeiguyptt)   2017-05-07 01:00:00
苗栗县不是爽爽盖很多蚊子馆,然后....
作者: hchsyang (新庄嘴砲王)   2017-05-07 01:13:00
有盖当然好啊 但其他配套要做完整嘛 又不是光盖个铁路城市就自己发展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02:03:00
自筹款要过地方议会这关 如果真的会赔到地方政府破产 议会就过不了不用多想
作者: nkfcc (球春..)   2017-05-07 03:57:00
总有比二等更乡下的地方。然后现在被一等人挤掉中央预算(不同县市)不够,二等人(同县市)还要挤掉他们的地方预算。超赞的。
作者: ek252 (earth k)   2017-05-07 04:05:00
前瞻计画 钱坑计画
作者: silentocean (宁静海)   2017-05-07 07:05:00
亏损一定全民买单,大不了也砍劳工退休金囉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07 07:18:00
没有遍地开花,只有地方需求合不合理
作者: brian0124 (vagabond)   2017-05-07 07:28:00
最后一句反了吧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07:34:00
县市签同意书,将来钱坑,不得由中央支援,我就同意问题是,很多连可行性研究都没做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17-05-07 09:02:00
盖轨道的钱自己出?你知道北捷花了1兆,每年只能靠市政府,编预算还30亿吗?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5-07 09:12:00
前瞻很多是新计画放规划费根本没有兴建预算的
作者: ujay1990   2017-05-07 09:19:00
先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一次多线齐发,把都市内通勤人口冲上来,再来谈延伸线会比分散在台南屏东彰化竹苗还好然后台中高雄和台北后期路网一律轻轨运输系统我跟原Po立场完全不同吧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17-05-07 09:51:00
没形成路网才是真正浪费,北捷还没形成路网前,政府也是先盖好再让北捷免费用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09:58:00
上次嫌不够肿?人家提数据,你又来乱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7 10:16:00
有些有必要 有些没必要
作者: woodyj (woodyj)   2017-05-07 10:58:00
议会敢不过?不过就从党中央提名下手跟打成背骨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1:05:00
地方议会生态跟中央不一样 而且台湾大部分地方议会都是国民党掌控的
作者: popopal   2017-05-07 11:06:00
议员敢投反对 她选区的代表乡里长会被洗脸XD印几张文宣夹报纸就让一堆跳脚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1:18:00
那也是选民的选择 代议士是民众选出来的既然当地的居民觉得需要捷运 那为什么不盖
作者: michael54   2017-05-07 11:58:00
该分摊的费用谈好,营运都是地方的事,看到底谁祸国殃民!
作者: RedCarp (艾瑞克红)   2017-05-07 13:27:00
当地居民觉得需要就要盖?这理由会不会太扯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17-05-07 13:37:00
北捷还不是等一期路网都完成后,才慢慢靠市府编预算,每年还个意思意思而已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2:00
纯嘘楼上 什么叫靠市府编预算每年还个意思意思北捷每年租金20多亿 几乎都被拿去重置基金用在折旧跟后期路网的兴建分摊,每年北捷又要转乘公共汽车优惠跟悠游卡优惠(共30亿) 加起来一年50多亿 叫意思意思?那请问高捷又多有意思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07 13:45:00
其他捷运连意思一下,编几%重置或租金都没能力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6:00
这还没算北捷相关联合开发的收益上百亿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07 13:47:00
亏损或不赚也不是不行,但至少不要太离谱。限制在地方政府养的起亏的起的程度。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8:00
间接还有音北捷而上涨的房地产价格(这些都归于私人口袋去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07 13:49:00
很多人把捷运不是用来赚钱的,无限上纲到亏多少都是正常
作者: iincho (世界的尽头)   2017-05-07 14:57:00
"当地的居民觉得需要捷运 那为什么不盖" <- 啊不就没钱..我记得之前这类的讨论大部分都是建议先把公共汽车路网先弄起来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15:11:00
原来台湾地方议会政治这么清明喔XD,好啊,到时候地方亏到不省人事,就不要又在那边哭闹说南北平衡、中央十成。敢盖就要敢养,中央不应被地方民粹绑架。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7 15:40:00
被民粹绑架的建设真的太多例子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6:09:00
会不会亏 这看细部计画就会知道 而且就算可能行为导致亏损 但民众的选择还是要建 不住当地的人又有何权利对他人的选择说三道四这是当地人民的选择 后果她们自己会承担民主政治就是这样 对或错都是自己的选择
作者: RedCarp (艾瑞克红)   2017-05-07 16:13:00
讲的好听...是要承担个OOXX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6:14:00
就跟苗栗一样啊 他们就在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民主政治本来就是如此 不喜欢就想办法去选举把自己的理念上台去推广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16:45:00
说一套做一套 破产后 再批台北就可以再拿到钱台北有 为何我们没有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16:49:00
好个"自己会承担",有本事自己负担全部费用,一毛钱都不跟中央拿不是民众今天说有需求政府就必须买帐。不然我也觉得自己出门有背LV包的需求啊,否则走在街上好自卑喔,政府怎么不发个LV包给大家背呢?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7 17:08:00
让我想到恒春机场...
作者: tenrivers (tenrivers)   2017-05-07 17:42:00
我也不赞成片地开花,但反正我住的县市,我的区一定要有!这样对吧!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07 17:53:00
要有建设很正常。只是规模该搞多大?台铁简易站也是轨道,轻轨也是轨道。高架地下中运量重运量,各种投资规模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18:10:00
重轨--轻轨--BRT--公共汽车 应视自身财力选择c/p值最高的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8:31:00
前瞻计画到底有哪条捷运是没按自身财力规划的?而且整天讲承担 就已经先默认盖了就会破产我都不知道在这边打嘴砲会比顾问公司跑的模式还要准 呵呵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17-05-07 18:35:00
北捷可以取消转乘公共汽车优惠跟悠游卡优惠试试看,运量绝对会减少,每年自偿费用20亿,也是市府另外编预算帮忙,不是北捷自己赚的钱,相较1兆建造费用,北捷的偿债能力趋近于零
作者: wu3126 (想想)   2017-05-07 18:48:00
如果顾问公司没有被业主要求要灌水是很准能预测不到1/3的顾问公司 好像有耶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18:52:00
好几条轨道现在连可行性评估都还没委托顾问公司做咧哪来的报告可以看? 我一直都有看可行性评估报告的习惯甚至还主动跟市府索取 我是不知道qoo有没有这样用功啦来看看是谁在打嘴砲啊讲"承担"跟破产有必然关连吗? 你的逻辑?就不要到时候又让大家看到"OO捷运/轻轨濒临破产"的新闻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9:11:00
没有评估报告 就可以得知破产 原来这不是打嘴砲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19:12:00
我可没说一定会破产啊 我只说不要到时候发现养不起又哭着找中央擦屁股这也不是我的意见 一堆交通专家也持相同看法 qoo尽管去说这些专家学者都在打嘴砲 反正就你最懂嘛把民主代议政治捧成这样 政治学讲的代理成本跟肉桶政治好像都不存在了呢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19:53:00
你是说赢者全拿 人多票就多的肉桶政治吗 呵呵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07 20:06:00
前瞻也没保证案子过,可行性还是得审。所以运量自偿与投资规模负担能力还有的乔它只是把有可能加速盖某种轨道的案子列一列希望地方加速推动以扩大内需消除超额储蓄万一之后卡关,也很正常。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20:40:00
现在就肉桶政治啊 呵呵一堆议员地都买好了 等著轨道经过呢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7 23:03:00
楼上 你也可以去买地XD 这是资本主义 没有透过不动产的炒作 哪来的热钱带动经济发展 推荐高雄王的文 可以供您参考。watameki 捷运亏钱当然地方政府自己承担 哪来中央十成?之前高捷亏还不是高雄市政府自己处理 请问中央有负担?当然没有 既然没有 那各地要盖就让他们盖。还有前瞻哪来遍地开花 苗栗 南投云林嘉义宜兰花东有要盖捷运吗XD 明明就只是盖6都+基隆新竹而已 哪里遍地开花?有些媒体在下标题的作法不太好 太有许多不单纯的动机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23:11:00
不好意思喔 我家房地产还真的因为前瞻建设涨了不少呢^^问题是房地产是虚的经济 台湾现在的经济体质根本就是越来越弱 台股靠台积电跟大立光撑出近万点假象 GDP一堆用炒房灌出来的 许多产业赚的不是本业而是炒地皮 ceca讲的那套我当然知道 问题是那根本不是台湾该走的路高捷财务危机也让高市府吃足苦头了 拿173亿出来补 请问173亿在高雄可以养出几条公共汽车或BRT路线? 很多条吧穷人为了买LV包然后三餐吃方便面 搞到自己营养不良 同样的如果能用公共汽车解决却硬要用捷运/轻轨 势必也会排挤到地方其他支出的额度 所以我只是想强调地方政府要量力而为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7 23:33:00
这173亿是本来就应该要出的 高捷是bot当初省下来的钱 最终还是要吐出来 没什么亏不亏的问题你会因为台北捷运兴建成本比高雄多 就说多出来的钱是台北捷运亏的吗?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7 23:43:00
什么叫"本来就该出"? 高捷BOT结果政府出资超过七成 已经成为BOT的检讨案例不然那你当初就不要用BOT嘛 用一个假BOT真工程采购干嘛?但是即使回归政府自行兴建营运 高捷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实际运量跟预估运量落差太大啊 所以载具型式选了错误的重运量 才是导致初期严重亏损的主因 所以这不是证明了一开始就要谨慎评估需求、切勿数据灌水、慎选系统型式吗?https://www.pcc.gov.tw/epaper/9903/10years_5.htm 让我们看一下工程会是怎么检讨高捷的工程会是不是说谨慎检视财务的切实性跟合理性?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02:00
机电的三百亿是民间出的 高雄市政府买回的就是这个 这钱没用bot方式兴建 本来就该出 怎会是亏而且红线的运量选择是对的 用高运量跑没问题橘线东段则是失败 可以检讨 但总是有人要拿这一段的规划问题来放大高雄捷运的兴建我是觉得呵呵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12:00
你觉得呵呵 你看看上面推文有多少版友是看着你推文呵呵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14:00
所以你觉得红线盖的不好?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15:00
红线OK 但是就算橘线全线运量跟红线相同 了不起就35万当初预估可是抓红橘两线99年、109年55.9万、75.6万甚至预估营运第1年每日运量约23.7万人次
作者: windty (风)   2017-05-08 00:19:00
总是有人不去正视高雄公共汽车路网 只把眼睛巴著捷运经费难道公共汽车不是大众运输?两条捷运搭乘率那么低就知道没那个本事有此运量 花钱先发展高雄公共汽车提升搭乘率在盖捷运我会很赞成只想盖捷运不去捷运接驳问题只显示这个政府在乱花钱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20:00
那预估很明显就有问题 我不懂一直讲是想表达什么你觉得现在的系统效能吃得下75.6万一天吗?三十万就已经快到正常搭乘极限了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22:00
你运量实际上没那么多 就不要用这么贵的系统啊 不然到现在一天连20万都无法突破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23:00
红线30万就要到系统效能极限了 选中运量的下场就是路网扩充人数往上跑的时候就会瘫痪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24:00
高捷三节车厢可以运到50万没问题 因为可以用密集发车解决 例如30秒就一班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26:00
台北捷运跨年也可以运到300万人次啊 讲这种话这种搭乘品质你当捷运系统日常?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27:00
烂例子 你是天天在跨年喔?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29:00
高雄捷运最高纪录才47万 你跟我说50万正常......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30:00
嗯嗯 那你去问当初写评估的顾问公司啊 这数字他们算的上面你还呛我说顾问公司比较厉害 结果顾问公司算出55.9万跟75.6万 你又觉得不可信了XD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33:00
你想用顾问公司计算错误来论証高雄捷运系统但很明显的你没有时间在高雄长时间搭乘捷运所以才会认为50万是个可以轻松达标的数字就算顾问公司算错 红线的系统选择还是正确中运量现在来看都会是个错误的选择当初决定预留扩充很正确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00:36:00
中运量加上密集发车 足以应付红线平时需求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0:36:00
是足够应付现在的需求 但没办法吃下环状线跟台铁捷运化 已经黄线兴建后的人潮 这显而易见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8 02:34:00
ch大 北捷取消公共汽车转乘优惠跟悠游卡优惠 运量也不会减少多少 就像之前高铁涨价 隔壁板某id很讨厌高铁的也这么看衰高铁过 但事实证明乘客的习惯被养成后 涨价幅度有限的情况下 是不会轻易改变交通习惯另外北捷的重置基金几乎都来自租金,所谓的市府编预算帮忙,比例根本非常非常非常之低"这173亿是本来就应该要出的 高捷是bot当初省下来"..但别忘了高捷修改合约之前还拿了"60多亿"的政府平准基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02:52:00
平准基金的来源是当初土建的工程款 拿了60亿这些钱也不是兴建完另外编预算给的 更不要提民股当初的三百亿几乎烧光 这些钱都是政府省下来的 那平准基金来讲 你不觉得自打脸吗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8 03:00:00
平准基金那儿是土建工程款 这些钱是政府另外编列高捷民股304亿,其中198亿还是向银行联贷来的,修改合约政府又要负担资产移转的长贷约170亿及每年1.7亿利息,最后还花263亿买回
作者: jago (家狗)   2017-05-08 03:25:00
平准基金说来自工程款 XD 所以法院也判罚高捷要补缴10多亿税一个失败的高捷BOT原本就花政府1500多亿,修改合约买回(含承接长短负债超过400亿),居然还低价租给高捷(剩下的经营年度约22~23年,租金12亿,台北捷运一年租金却20多亿。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8 03:56:00
watameki不可能30秒一班好吗==高捷红线高运量是必要的 而且现在3节实质上只是中运量规模营运 再来我国捷运系统最短就是中运量90秒一班 高运量是约2.5分钟一班 没办法再加密了 像之前跨年47万系统就有点负荷不了(班距已最密)是有必要预留空间来做弹性规划。
作者: edos (DOS)   2017-05-08 04:05:00
文湖线每列车运量约456人,高捷红线每列车运量约1005人。高捷红线每列车的运量是文湖线的二倍多。高捷红线跟文湖线都是24站,文湖线日运量约22万人,高捷红线日运量约13万人https://goo.gl/mwZlQ9 全面加挂捷运车厢,必须平均日运量达四十万人次,预计要花五十亿元才能完成四十二辆列车加挂车厢;且行控中心、机电系统要全面重组,六节车厢列车也要试运转测试安全过关才行。 基本上中短期内高捷加挂车厢是没有太大可行性跟必要性。环状线每列车运能600多人(文湖线六节 运能也是600多人)高捷三节车厢的运量(约1000人)已经还是超出中运量一段距离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8 10:00:00
楼上但高运量班距最密大概3分钟一班 中运量可以加密到90秒 实际算下来其实运能是差不多的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10:38:00
平准基金是当初编列的工程款提拨6%出来的合约白纸黑字黑是这样写 还能够硬掰别的东西来乱扯 也是很敢说啦
作者: FakeMan (Traducteur)   2017-05-08 16:57:00
如果是提升花东铁路运量和改善台铁效率,我非常赞成
作者: kenro   2017-05-08 17:07:00
这次就有改善东部的台铁计画,这个倒是需要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17-05-08 17:57:00
没有规定重运量班距3分钟,像山手线尖峰班距就可以到2分钟一班
作者: edos (DOS)   2017-05-08 18:41:00
尖峰小时单向运量2万人次以上就算高运量的范围,文湖线如果80秒班距可以连续一小时=每小时单向运量2万人=文湖线尖峰时段的运能已经算高运量等级。
作者: j1992624 (惟惟)   2017-05-09 06:06:00
卡奴就是债留子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