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条由铁路变捷运 北捷淡水线20岁了

楼主: jwph (胖达)   2017-03-28 17:53:18
首条由铁路变捷运 北捷淡水线20岁了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每天南来北往大台北的淡水线,自1997年通车至今,已满20岁了
。淡水线的通车,不仅将台北市区与淡水的距离拉近,缩短通勤时间,也为淡水带来更多
观光人潮。
木栅线通车满一周年后,1997年3月28日,捷运淡水线也正式加入北捷营运路线。淡水线
虽然不是北捷第一条通车的路线,却是北捷第一条高运量系统路线,同时也继承前身台铁
淡水线,成为台湾首条由传统铁路改建而来的捷运路线。
20年前淡水线初通车时,仅通往“淡水-中山”区间,直到同年12月,营运区间才延伸到
“台北车站”。淡水捷运通车后,缩短了淡水、北投到台北市区的距离,同时也为北投跟
淡水带来更多的观光客。
20年的营运时间,淡水线也曾经历过重创台北的“纳莉台风”,当时大量的雨水流入台北
车站的月台,淡水线部分路段还因此停驶达3个月。
淡水线早期与中和线、新店线共线营运,随着2012年中和线与新芦线贯通,才取消“北投
-南势角”营运模式;2013年信义线通车后,淡水线与信义线合并成“淡水信义线”(又
称红线),路线延驶到象山,成为如今“淡水-象山”的营运模式。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18777
作者: moola (何處是故鄉)   2017-03-28 19:06:00
搭过免费试营运 淡水站排好几圈 走路去红树林站上车淡水站都会宣导 事先买回程票 现在看板还在 可是应该很少人这样做了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3-28 19:30:00
因为大多数旅客都有悠游卡了吧
作者: moola (何處是故鄉)   2017-03-28 19:37:00
是啊~正好做为时代的见证现在淡水站的售票机好像也少了 记得有段时间 外面靠广场区都是售票机
作者: taleschia (囧哥)   2017-03-28 20:16:00
我也坐过试营运时期 还记得是我过世的阿公带我去的QQ
作者: bruce2248 (moptt受害者)   2017-03-28 20:27:00
感谢阿扁市长
作者: gigihh   2017-03-28 20:29:00
还记得那个年代的售票机都是按钮式,现在只剩下猫空缆车还有,不知其他机器是不是都被解体了,还是北捷自己有类似文物室之类的东西专门收藏,毕竟这也算是历史的一部分。
作者: szqecs (szqecs)   2017-03-28 22:21:00
话说当初为何会改成捷运?通勤铁路不好吗?
作者: gigihh   2017-03-28 23:51:00
主要还是平交道问题比较大,因为以市中心的交通量是必要立体画,这样等于不管给台铁盖还是改捷运其实花的钱不会差很多,加上当时的环境大家也都不信任台铁,所以bmtc规划时,就把淡水线放在红线规划,而且当初选机厂在北投,自然把台铁排除掉了。而且原本淡水线的车站数量也只有现在的一半,也必须要增设,台北、双连、圆山、士林、石牌、王家庙、北投、忠义、关渡、竹围、淡水。可以想像车站这么少也不适合当通勤铁路。
作者: virkin   2017-03-29 00:45:00
还记得当年要买一本十张的转乘券 出站盖章后可抵公共汽车票
作者: koushimei (群魔乱舞)   2017-03-29 08:59:00
很好奇当初台铁怎么把这条路廊让渡给捷运公司的?买的?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7-03-29 09:17:00
应该就只是类似过户的概念吧
作者: phyllia (达叔)   2017-03-29 11:41:00
台铁隧道断面大,延伸新店线或信义线会超贵加上北捷要用北投来当主机厂,非改不可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3-30 19:37:00
淡水线买回程车票的看板换过…用灯箱的新式设计就算是1067台铁规格改直流,隧道断面还是比北捷现在大,车子还比较小…(其实重点是架空线和第三轨)不过如果当初用台铁规格的好处就是可直通
作者: Komiko (古美门)   2017-03-30 20:39:00
然后台铁北捷都不打算举办北淡线特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