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松山南京站松山线月台宽幅不一致

楼主: aiyowaya (我叫 小 王 子)   2014-11-09 21:03:23
刚刚去参观松山南京站
发现往松山方向的月台宽敞,但往新店方向的月台很小
单就该站客流量的估计也应该往西向会比往东向还大
造成这种结果应该是建设过程中
捷运列车路轨非南京东路中间正下方所造成
所以造成路轨偏北方,导致往新店方向月台较小
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当初是这样设计
如果单就松江南京这附近的使用习惯
因为南京东路上往松山的车非常多,也不一定要搭捷运
就算要一边大一边小,把松山那侧变小也才是王道啊
怎会搞出2/3宽在往松山,1/3宽是往新店
有什么其它理由吗,还是觉得由中和转车要前往松山的人
会比从新庄来,要转车往新店的人多XD
我倒是觉得从松山来,要在松江南京站下车转车的人也会很多
该侧月台也会被挤到吧
这种两侧宽幅不一的设计
捷运局规划的时候是怎样的考量
请神人们解答吧
谢谢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08:00
我倒觉得晨峰往松山>往新店 昏峰两者应该差不多多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风)   2014-11-09 21:08:00
从新庄芦洲要转往新店 应该比较会在古亭站换车吧
作者: jwph (胖达)   2014-11-09 21:09:00
往新店月台比往松山窄 但跟其他站相比还是很宽阿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09:00
在松江南京转新店
楼主: aiyowaya (我叫 小 王 子)   2014-11-09 21:10:00
对于松江南京而言,还是窄啊,只是很一般般忠孝新生fu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11:00
往松山大概8公尺宽 快跟非转乘站的岛式月台一样宽了往新店则是5公尺宽左右不会北捷还没有因为预估人流有差距就采用宽度如此悬殊的侧式月台设计 其他硬件面导致问题还是比较有可能^的例子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17:00
在想啦 会不会是因为穿堂层要设置1号出口通道
作者: thomas0321 (thomas)   2014-11-09 21:17:00
晨峰往松山应该大很多毕竟要去西区都搭救淡新就好旧的淡水新店线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18:00
导致松山线穿堂的往松山月台的电扶梯北移进而导致往松山月台宽度缩减??松山线月台层的中隔墙应该还是在南京东路中线正下方
作者: SmileLee20 (~~~~~~~~~~~~~~~~~~~~~~~)   2014-11-09 21:19:00
我觉得虽然松山宽了点 但是新店够用就好再宽也没必要不要像5号线忠孝新生一样 月台那么窄 真的很不方便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21:00
设置1号出口通道应该不会是原因 因为月台层中隔墙的柱列向上延伸到穿堂层就是现在新付费区的柱子 在新付费区就已经是往松山那侧比较大了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23:00
等之后再去好好考察....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风)   2014-11-09 21:24:00
http://i.imgur.com/nbdHORW.jpg 我觉得还是运量考量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1:26:00
松江南京往新店只会往 西门/北门/小南门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4-11-09 21:26:00
运量考量+1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26:00
但如果说是运量考量的话 应该还是两月台等宽所谓有去必有回 有多少运量从松山过来 也应该有多少运量回到松山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1:31:00
同样人数不代表在同样时间内运输吧,晨峰比较密集同样人数 1hr和2hr就有差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11-09 21:34:00
等宽才是错误的,橘绿线间有两个转乘站,往松山在松江南京转,往新店在古亭转才是最符合习惯也便利的方式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34:00
其实这个差别在旧平面就可以看到 http://goo.gl/G3rQGz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11-09 21:35:00
同一站往松山方和往新店方的转乘人数不见得相等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37:00
往松山跟往新店不见的相等 但往松山跟从松山来的应是相等而从松山来(这是下车)跟往新店去(这是上车) 应是两件事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39:00
真要讲差别是等车的会持续站着占空间 下车的走走就走了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40:00
所以是看上车(出发)为主是吧所以是预估之后往松山会比往西门新店人多所以这样设计吧往松山主要应该就是到松山车站转搭台铁的人潮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1-09 21:42:00
应该是都看 忠孝复兴板南线晨昏尖峰双向不论上下车都有明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42:00
往台北车站(机捷除外)可从中山也可从忠孝新生转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1-09 21:43:00
显差异 如果拆成两个岸式月台 两边等宽就不是很理想的设计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1:44:00
跟叠式月台要把进城放上很类似吧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44:00
忠孝复兴如果是侧式的话 应该是往永宁方向会较宽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9 21:45:00
不过这样代表二期路网的设计更加人性? 不然北捷目前有的水平侧式月台都有很大的空间可针对运量调整不过考量最小宽度规范 那些现有侧式月台也不能再小了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风)   2014-11-09 21:46:00
行天宫站两边月台就不一样宽了 只是我不确定是单纯的运量所致还是因为线型即将转弯的缘故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1:47:00
(暂退....21U不去关心不行了)(真的好想赢韩国~~~~~~~~)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1-09 21:48:00
之前我有贴过二期路网运量推测资料 个人认为站体大小相当参考了推测资料进行规模精算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11-09 22:59:00
中和线往松山会在松江转车,但松山来的会在古亭转车啊以松江南京站的转乘数字来看怎么会是相等
作者: Kazamatsuri (专业领队)   2014-11-09 23:09:00
新芦来的会在松江南京转新店的目的地应该主要是北门而已 中山在民权西路转比较快 西门还是在忠孝新生转中正纪念堂也是民权西路转比较快 古亭以南就在古亭平行转 另外比较玩味的是小南门 好像转两次比一次快?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3:17:00
西门应该在松江南京转比较快...去忠孝新生挤人?小南门也是在松江南京比较快吧去忠孝新生挤人 还多了善导寺 虽然绿线也多北门...但是松江-新生也多一站 所以还是松江比较少一站
作者: Kazamatsuri (专业领队)   2014-11-09 23:19:00
那还不如转两次(民权西路、中山)更快 XD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3:22:00
极短的站数差距内多转一次就是亏...不会比较快顶溪 古亭 中正纪念堂可以转两次也是有平行月台当靠山没有平行月台当靠山 东门慢慢走都八死你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4-11-09 23:28:00
我说的相等是往松山月台的从新店过来的下车+上车往松山往新店月台的从松山过来的下车+上车往新店这两个的相等但 来往新店方向与来'往松山方向的 就不见得相等了如果说是以看上车人数来决定月台宽度的话往松山会比往新店宽的原因就在于 往松山车站是唯一方向但往新店的话 下面的4号线月台也可搭至古亭转车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9 23:35:00
正常来说,双向月台一日内的总人数是差不多的,差别在分布的时间密集度,正常都是有去就有回,而且不会刻意选择两个不同的转乘站,所以就差别在集中度如果2万人在早上7~8在松山月台 晚上同样2万人是18-20这所需求的量就完全不同了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4-11-10 00:45:00
可是从松山往新芦的不可能去古亭转的不管是从新芦来或是从中和来的都是在松江南京转往松山同样,不管是从新芦还是从中和都不会在松江转往新店光以上车来看,的确是往松山要比较大一些下车倒是还好,因为可以快速离开月台纾解所以觉得往松山的月台会大一点应该是考量转乘人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