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减队一样很蠢的呀。首先,如果美国的人口还有收入继
: 续成长,而科技的进步让天涯若比邻这话成为现实的话,棒赛这行可以做的生意应
: 该是越来越大,可以卖的对象应该是越来越多,产业发展的曲线应该是往上,而不
: 其次,如所周知,棒赛现阶段对于五十岁以上人口的吸引力,要远胜不到二十的
: 年轻人。可是齁,大联盟职棒这边好像不是很在乎这点耶,老是继续弄些不尊重也
: 即便人口持续成长,少棒的参与程度其实是下滑的。要让年轻一代愿意关注棒球,
: 让更多地方的人有机会见识到球界的顶尖巨星,不也是个好主意吗?何不让大华盛
: (未完)
再来。回顾过往,扩编之后都会有阵破纪录潮。在那追逐纪录的过程,球赛不就
一整个更刺激、更吸引人了吗?试想,为啥`98之前,几乎所有可以达成的单季个
人纪录,都落在`10到`30之间?Rogers Hornsby的.424打率,`24。Hack Wilson的
190分打点,`30。Earl Webb的67支二垒打,`31。Babe Ruth竟然曾经单季得过177
分(`21)。更别说Dutch Leonard单季自责分率低到0.96了(`14)。贵古贱今派的眼
里,这当然就是当年的美好时光呀,现在的小毛头哪及得上前辈一二咧?这个嘛,
只能说绝对的数字,仅止于反应当下选手彼此较劲的结果啦,没有作时代校正之前,
很难论断到底哪个时代的选手比较强咧。
但为啥会有这种现象?为啥几乎所有可以达成的纪录,都是落在`10到`30之间?
要笔者的话会说,这跟选手之间的实力差距大小有关。球技好坏原则上也是常态分
布,钟状曲线。大联盟层级的职棒选手越多,最好跟最差之间的落差就会越大。如
果球队数目增加的速度,没能赶上人口成长的速度的话,代表大联盟层级选手占总
人口数的比例会往下走,也代表有些实力比较边缘的选手,很可能就会连上到大联
盟的机会都没有,更代表就有幸打到大联盟的选手来说,她们彼此之间的实力会变
得比较接近,落点会比较密集。这正是`03到`60年间发生的情节。美国的总人口数
从八千万上到一亿八千一百万,大联盟职棒却依然维持16队。
不单总人口数快速上升,别忘了,`40年代后期开始有黑人以及拉美选手加入职
棒大联盟的行列。另外,就算美式足球跟篮球兴起,分食掉一定比例的天生好手,
可由于球员受到更好的养成,得以锻炼出更佳的技术,刚好跟人才给分食这部分两
相抵销。结果呢,大联盟层级选手的钟状曲线里头,就变得更加密集、更加拥挤。
如此一来,钟状曲线里头最好最差两端的落差,就没有之前那么显著了。也就是
说,即便表现出色,优于同侪,但也很难到超群绝伦的那种地步。也就是说,之前
高挂的纪录,就会变得很难打破,甚至连要望其项背,都变得很困难了。(无巧不
巧,`61球季的61*纪录,正是扩编的头一年啊。)
所以齁,在笔者看来,实在不太适合只因为Babe Ruth单季平均敲出的全垒打数
要比Harmon Killebrew来得多,就觉得前者比较强壮或球技比较利害的呢。窃以为
真正的原因在于,Ruth所处的时代,钟状曲线里头的实力没有那么接近,固然会遇
上鬼神级的强投,但比起Killebrew来说,Ruth也更有机会对上实力不怎样的投手。
投手的情形亦然,Dutch Leonard还有Walter Johnson(`13球季自责分率1.09)当然
会遇上那个时代的恐怖强打,但比起后生晚辈Sandy Koufax, Ron Guidry, Roger
Clemens, Curt Shilling等人,老前辈要遇上弱棒的比率可要高多了。
大联盟职棒选手占美国人口总数的比率,从1903的二十五万比一,到1930的三十
万七千五比一,再到1960的四十五万二千五比一,一路攀升;之后有稍微掉下来,
1990是三十八万五千比一,1998则是三十六万比一,想来是跟`90年代扩编两队有
点关系。综合看来,前头提到的钟状曲线,`60年代起里头开始变得比较没有那么
密集,到了`98年的时候,则已经慢慢朝向`30年代的水准逼近。
这就是为啥当代会让人有种能人辈出的感觉了。McGwire, Sosa, Rodriguez,
Martinez, Bonds之流,由于选手整体高低实力落差拉大的关系,更有机会展现他
们的能耐,出类拔萃。好啦,我知道有人一定会说,这是androstenedione还有各
式类固醇作用的关系,丝毫做不得准。可是,这时代不光是打者猛,投手也很杀的
捏。`92扩编以来,Greg Maddux, Tom Glavine, Randy Johnson, Roger Clemens,
Pedro Martinez, John Smoltz, Curt Schilling等强投的表现,难道还不足以说
明吗?`85到`92这八年里头,只有两季的三振王单季超过300次,而且没人超过310
次。`94到`01这八年,有四个球季的三振王单季超过300次,甚至还有三个球季超
过345次。另外,`85到`92这八年,只有两季自责分率王的成绩低于2.00,可`94到
`01这八年间却有五次。要说`90年代中期以来的惊人表现,都该归功于用药的肌肉
棒子的话,可怎生解释投打双方都这么猛呢?笔者于此仍然认为,大联盟层级的选
手名额增加,改变了钟状曲线里头的密度,拉开了选手整体高低实力之间的落差,
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解释的呀。
所以齁,如果美国的人口持续成长,而且美国职棒大联盟也能持续吸引海外选手
加入,然而经营者却逆势而行反倒减队的话,钟状曲线里头的密度肯定又要变高,
那不就意味着又要回到那选手彼此的实力比较接近,纪录很难有机会打破的年代?
这样一来,比赛就没有那么刺激、那么有话题可谈了啊,那看球的动力还是意愿岂
不就会降低?需求岂不就会减少?这样的话,生意不就变得更难做了吗?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