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1957年以来,十个最差的第三棒 (1)

楼主: Fitzwilliam (Out of touch)   2008-06-12 01:38:15
The 10 worst No. 3 hitters since 1957
by Steve Treder
April 29, 2008
http://www.hardballtimes.com/main/article/the-10-worst-no-3-hitters-since-1957/
  在本系列的前两篇里,我们点名了过去半世纪以来最糟糕的一、二棒(以在这个棒次
上至少先发半季为限)。现在,我们要来看看最差的第三棒。
  我们用来评比这些逊咖的数据是OPS+。当然,OPS+并不是所有攻击数据中最重要也最
终极的,但别忘了:这不是严谨的“研究”,只是好玩而已。这些人的确切排序或许会引
人争论,可即使是OPS+这么粗钝的工具都恰如其分地显示,他们都是有缺陷的打者。
  和二棒不同,三棒从来不是用来推进跑者,或制造有价值的出局数的。有史以来一直
到今天,三棒都是要制造打点,并且自己攻上垒包的。这是你托付给全队整体能力最强(
至少也是第二强)打者的位置。
  唯一一个对决定谁打第三棒略有影响的因素,是如何衡量保送价值的问题。除非打线
的一、二棒上垒率都非常高,三棒打者在第一局登场时,通常都是两出局垒上无人,保送
最没价值的时刻。因此,可以选到很多保送(比如说,每年一百个以上)的强打者并不适
合打三棒;他最好还是打四棒,因为四棒有更多机会成为开局首位打者,保送在这种情况
下用途最大。
  但它毕竟只是个细节。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再简单不过:三棒打者必须是一个五项全能
的强打者,兼具长打砲火和打击率;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冒牌三棒,多半两项都做不到

  在我们开始谈前十名(倒数十名)之前,先来看看那些“遗珠”。
  Rank OPS+ Player Pos Year Team Lg OPS+
  22T 91 Carl Yastrzemski LF 1961 BOS AL 94
  22T 91 Mike Hershberger RF 1966 KCA AL 90
  22T 91 Willie Montanez 1B 1973 PHI NL 92
  22T 91 Steve Garvey 1B 1984 SDP NL 98
  22T 91 Gerald Perry 1B 1987 ATL NL 100
  19T 88 Clarence Gaston CF 1971 SDP NL 88
  19T 88 Bill Buckner 1B 1977 CHC NL 89
  19T 88 Bobby Higginson RF 2003 DET AL 83
  18 87 Tommy Herr 2B 1986 STL NL 82
  15T 86 Gus Bell CF 1960 CIN NL 100
  15T 86 Ruben Sierra RF 1993 OAK AL 100
  15T 86 Paul Molitor DH 1998 MIN AL 86
  14 85 Devon White CF 1989 CAL AL 98
  13 84 Curt Flood CF 1966 STL NL 90
  12 83 Cecil Cooper 1B 1986 MIL AL 90
  或许可想而知,这些人包括好几位正在衰退的顶尖强打者,加上一个前景看好的新秀
(Yaz)。 但有两位完全出人意表:Mike Hershberger?还有Gerald Perry?他们的球队
竟然让他们扛三番!?
  只是再想一想,看到他们的总教练分别是Alvin Dark和Chuck Tanner,这也许就不值
得惊讶了。
1957年以来最差第三棒:并列第八
  OPS+: 82
  Johnny Ray,二垒手,1987年匹兹堡海盗队(团队OPS+:100)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15 518 48 27 54 41 4 36 0 0 5 18 4 2 .273 .328 .358 .686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02 451 42 23 50 37 4 33 0 0 5 14 3 1 .271 .324 .352 .676
  Billy Doran,二垒手,1989年休士顿太空人队(团队OPS+:94)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31 574 65 35 58 59 2 63 2 3 3 8 22 3 .219 .301 .323 .624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90 388 44 19 47 41 1 43 2 0 3 7 16 3 .234 .317 .333 .650
  Junior Felix,右外野手,1992年加州天使队(团队OPS+:79)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31 559 63 36 72 33 5 128 2 5 9 9 8 8 .246 .289 .361 .650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95 398 43 25 51 26 4 91 2 3 5 8 7 5 .238 .289 .349 .638
  Andy Van Slyke,中外野手,1994年匹兹堡海盗队(团队OPS+:88)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97 431 41 27 30 52 7 72 2 0 2 9 7 0 .246 .340 .358 .698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82 360 35 24 27 47 6 60 2 0 2 6 6 0 .246 .347 .369 .716
  好吧,海盗队总教练Jim Leyland排Van Slyke当三棒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许多年来
,Van Slyke 都是很出色的三棒,只是就在这一年,他突然失去了挥棒的速度。事情常常
是这样发生的,你没办法责怪总教练不能未卜先知。
  另外,尽管Felix 表现如此差劲,1992年的天使打线却也是大联盟史上最差的。几乎
每一个先发打者的打击表现都跟Felix 一样悽惨;像这样的球队,打击顺序其实可以乱数
排,反正也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那两位二垒手的例子,就只能说是总教练决策错误了。
  Johnny Ray是个打击能力相当好的二垒手,正常来说,他的表现比这种成绩更好。但
他的打击能力就二垒手而言相当好,却并不代表他能跟三棒扯上关系;Ray 的打击率还不
错,但这也是他唯一能贡献的。他的一垒打和二垒打产量无法制造太多打点,等到的保送
也不足以让他的上垒率更好看。可无论如何,老好人Chuck Tanner还是在1984和1985年让
Ray 当了很多场三棒,等到Jim Leyland在1986年接掌海盗队,他直接把Ray扶正为全职三
棒,在1987年让他固定在那儿。
  站在Tanner的立场想,那几年的海盗队打击表现并不好,即使 Ray并非手头上最好的
三棒人选,却也找不到太多更好的选择。但到了86年,特别是87年,海盗队已经开始起用
一些好手了。在1987年那条打线上,Van Slyke、Bobby Bonilla和Barry Bonds 都逐渐绽
放明星光采,Leyland继续让Ray打三棒的决定也就显得精神错乱。Ray 最后也没打完这个
球季;他在八月下旬被球团交易到天使队,以腾出薪资空间。
  Doran和Ray是同一类型的选手:好几年下来,他们的打击能力作为二垒手都很不错。
Doran的打击率并不像Ray那么高,但他得到的保送更多,整体而言,他的攻击杀伤力差不
多是一样的。职棒生涯的绝大多数时间里,Doran 也被明智地排在休士顿的一、二棒;但
总教练Hal Lanier在1987年开始让Doran打了很多场三棒,1988年仍然如此,即使Doran的
表现已经开始下滑。
  整件事在1989年变得更加诡异,菜鸟总教练Art Howe不顾 Doran陷入严重低潮,继续
让他当主要的三棒打者。太空人队并不以打击见长,但Howe手上至少还有好几个比表现不
振的Doran更适任的人选。
1957年以来最差第三棒:第七名
  OPS+: 80
  Tommy Herr,二垒手,1987年圣路易红雀队(团队OPS+:94)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37 598 73 31 83 68 3 62 3 4 12 12 19 4 .263 .346 .331 .677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16 505 60 27 75 54 1 46 2 4 12 12 16 4 .248 .326 .319 .645
  所以,国家联盟在80年代到底为什么会流行让专打一垒打的二垒手扛三棒的?
  当然,Whitey Herzog 的红雀队在那个年代里,是一支构造与众不同的队伍,在攻击
方面以高上垒率和惊人的速度见长,而且除了Jack Clark之外,打不了几支全垒打。这样
的打线一般来说效率颇佳,红雀也两度赢得联盟冠军,包括这个球季。
  但这不代表Herzog让Tommy Herr打三棒的决定是对的。Herr的专长在于上垒,但他几
乎没有长打火力。Herzog在1985年把三棒交给他,Herr则报以职棒生涯最精彩的一季表现
。媒体大力渲染Herr在那一年只打了八支全垒打,却制造了110 分打点的事实,Herzog的
天才也广受赞颂。
  倘若Herr还能打得像1985年一样好,让他当三棒或许不是件坏事。但Herr的打击表现
再也到不了那样的水准,甚至趋近不了那样的水准。正如我们在上面那张遗珠名单看见的
,Herr的OPS+在1986年骤降到86,但Herzog继续让他打三棒。到了1987年,Herr的OPS+更
是只剩下80,但他还在打三棒,继续把跑者残留在垒上,而不是把他们打回来得分。
  红雀队在1987年的得分排名国联第二,尽管有Herr在第三棒扯后腿─绝不是因为他的
贡献。尽管独断专行的Herzog在漫长而辉煌的总教练生涯中,做过许多成效非凡的大胆决
策,让Herr打第三棒却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决策。
1957年以来最差第三棒:第六名
  OPS+: 79
  Garry Templeton,游击手,1982年圣地牙哥教士队(团队OPS+:96)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35 601 76 39 64 26 7 82 1 6 5 19 27 16 .247 .279 .352 .631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119 520 64 36 58 19 5 70 1 5 4 17 21 13 .244 .272 .352 .624
  Templeton 的职棒生涯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吊诡的。最初几年为红雀队效力的他,是一
位稳定的高打击率打者(尽管长打火力有限,选球也很差;尽管Templeton 的打击率居高
不下,但他在圣路易的总教练也都明智地几乎不排他三棒,包括 Whitey Herzog)。但他
极度冲动易怒;当红雀队在一次极富挑战性的交易中,用Templeton换教士的Ozzie Smith
,原因并不是他们对 Templeton在场上的表现有任何不满,而是他们再也受不了他惹事生
非的性格。
  Templeton的新教头Dick Williams决定让他打三棒。尽管这个抉择引人质疑,但只要
Templeton还维持着三成打击率,效果其实也不太坏;问题是Templeton到圣地牙哥的时候
,把他的挥击能力遗失在行李箱里了。他在1982年当教士三棒的表现只能说是骇人听闻;
打击率完全消失了,双杀打几乎跟保送一样多。Templeton 不但上不了垒,也制造不了打
点,除此之外,他还是个成功率极低的盗垒者。
  Templeton再也找不回他的打击能力,Williams 也学到教训,在1982年之后把他调离
三棒;Templeton最终站稳了教士队的八棒。但怪事就在这时发生:尽管Templeton的场外
行为在圣路易引人反感,但他在圣地牙哥却成了模范公民,沉静、认真、努力,从不打扰
任何人。这就好像是 Templeton的人格动了移植手术,但在微妙的移植过程中,医疗团队
却不小心把他打击率的那根骨头也给切除了。
1957年以来最差第三棒:第五名
  OPS+: 78
  Mickey Hatcher,中外野手,1981年明尼苏达双城队(团队OPS+:77)
  整季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97 402 36 28 37 15 2 29 2 5 3 10 3 1 .255 .285 .350 .635
  三棒表现:
GS PA R XBH RBI BB IBB SO HBP SH SF GDP SB CS BA OBP SLG OPS
  78 332 33 26 32 12 2 22 2 4 3 8 3 1 .264 .293 .367 .660
  Hatcher是球赛转播员必定会称作“斗士”(Scrappy)的人物。这是因为他身上没有任
何一项运动能力特别出色:尽管身材高大(6呎 2吋,195磅),长打能力却不太强;他也
没有速度,防守和传球也不漂亮。但他就是这样一种人─Lou Piniella是另外一个─尽管
外表笨拙,打平飞球的能力却十分出色。
  他在道奇农场系统的每一个阶段,除了创造三成打击率之外什么都没做(尽管是在那
个年代以高比数球赛闻名的道奇小联盟球场创下的)。但一直到25岁那年,Hatcher 在大
联盟都没有什么建树,这时,双城队放弃了他们五项全能的年轻中外野手 Ken Landreaux
,把 Hatcher当作交易的中心换到手─这至少也是个令人质疑的交易。
  但Calvin Griffith还是做了这次交易,Johnny Goryl和Billy Gardner两位总教练也
把Landreaux的三棒中外野手位置移交给Hatcher。我们该说这个作法行不通吗? Hatcher
证明了自己无法适应中外野的防守强度(随后九个大联盟球季,他只再守过一场中外野)
,打击率也一直不理想。要是 Hatcher没法提升打击率,那就惨了,因为这是他在打击上
唯一能贡献的。
  说真的,1981年的双城队是支很年轻的球队,手上也没有太多人才,因此问题倒也不
是出在Hatcher根本不该打三棒这点上。可那年的Hatcher真的很差劲。他后来终于找回了
打击能力,成为一位出色的浪人型选手,但1981年的他终究不是这样。
  (待续。肝快爆了,保命要紧)
作者: Slash   2008-06-12 01:53:00
头推...原来米老鼠曾如此被重用过...
作者: rego (喵)   2008-06-12 02:07:00
期待下集!
作者: eaquson (崩崩崩)   2008-06-12 02:54:00
cust也打第三棒阿
作者: camouflage   2008-06-12 05:15:00
作者: hsuhuche   2008-06-12 12:24:00
有看有推.
作者: LyonLeu   2008-06-12 12:43:00
大推
楼主: Fitzwilliam (Out of touch)   2008-06-12 14:10:00
第二部分已完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