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死爸死妈死外公死阿嬷的台湾文学奖

楼主: a343408065 (寂寞东京铁塔)   2012-04-29 00:37:01
我提一个比较尖锐的看法
也有可能是亲人死亡 特别是直系亲属的死亡
占有某种政治正确的成份在
因为就情感的表达上
亲情确实是不像爱情一样容易走向滥俗但又足够浓烈
友情也好 师生情也好
就散文的题材性来说
可能就没有亲情这么好
死亡又是一个张力非常大的题材
所以写直系亲属死亡变成在千百篇文章中出头的一个便宜策略
不过我自己是很不喜欢作这种假设
你为了得奖特地去挖掘使用你在直系亲属死亡中得到的哀痛和情感
即使你题材的表现和诠释做的再好
我觉得都不是好事
文学奖评审会不会有这种评审标准上政治正确的现象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chuck158207 (Chuck)   2012-04-29 14:00:00
如果写的人多,这怎么会是容易得奖的便宜策略呢?
楼主: a343408065 (寂寞东京铁塔)   2012-04-29 14:47:00
我觉得是对于那些技艺纯熟但是生活经验贫乏的人算一个便宜策略一堆只会在咖啡馆、诚品里谈左派马克思的文青了不起上上街头 开嘉年华会他们怎么写得出真实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当然还是有愿意具体实践的人 我指的是另一群人
作者: JEFFCHO   2012-05-02 18:08:00
老实说 你提到的"真实的农人与工人的生活" 简直就像是提出另一个"政治正确" 其实评审与参赛者早已经像鸡生蛋 蛋生鸡的关系 双方其实都需要检讨对"题材"的过度歧视与尊崇有人定会觉得写农民工人的生活有更多"用"的感觉 但恕我直言 能称为文学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于"心灵"之用而非"物质"之用 就连写真实农民工人生活的文学也是"心灵"之用另一方面虽然文学都能够"造假" 但有真正亲身经历绝对有帮助 我甚至可以推测是因为文学奖大多是20-30岁的人参加 而在平均婚姻年龄逐渐上升的状况下 这些年龄的参赛者便有较高的可能经历丧失家人之痛 而且重点在"初次经历"当然这只是推测 也不可能有人真正去统计题材的真实比率另外题材的抉择也要看社会实际状况 当社会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社会现实的题材自然而然会较少 反之亦然 我只能说若你亲自当上评审 看你的各项发言就知道你也会有"政治正确"的评审倾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