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三国志弱小君主武将补充包:公孙度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3-27 03:30:00
谈公孙度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同样有外族问题的南方3州-荆益扬州的统治者
刘表刘焉孙策,其对境内豪强、外族,在军事上的管理方式,进而连结到对外侵略
以分析公孙度采取的手段之目的为何
先来看一下当时辽东的局势,140年东北部之人口就已经40万左右
238年公孙渊被灭时,户有4万、口有30余万,虽然历经下列高句丽的入侵:
■伯固在"顺、桓之间,复犯辽东,寇新安、居乡,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
略得乐浪太守妻子"
■伯固次子伊夷模"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余家"(三国志高句丽传)
然而拜受中原战乱所害,而远走他乡避难所赐,往南逃向荆益扬交州的话
则往北很多就选辽东了!故辽东户口之减少率甚低,还算合理
故《晋书》载司马懿平辽东后下令:"……中国人欲还旧乡恣听之"
以这样不多的人力资源,尽管有远离战火遍地开花的中原之优势
然而要想周旋于四周诸外族之间,巩固自己的地盘,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是不行的
基本上公孙度的开局策略,与其他打击并非铁板一块的州内豪强
当中与自己作对的那群,以加强控制力的军阀无异
这些被诛戮的豪强,轻则选择暗杀来复仇,重则起兵反叛(因种种因素而没用暗杀这招)
前者如孙策死于许贡门客
后者如贾龙任岐、赵韪、张羡(非荆南人但应有连结在地豪族)等土豪掀起的叛乱
可惜辽东毕竟不如荆益扬州般的幅员辽阔、又缺乏丰富矿产作为后盾,更没有下列机运:
■刘表 & 荆州土豪为抵抗接连而来,对倡扬儒术的威胁而沆瀣一气,譬如:
▶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知名学者撰五经章句
其影响之深远,连远在益、扬两州的尹默李譔王肃等,都远道而来拜他为师
▶把州治从屡屡被武陵那边的蛮夷寇边侵扰
因民风偏剽悍而较难从文的荆南武陵,给移到较没这困扰
可供逃亡的学士栖身、博求儒术好所在的荆北襄阳
▶其成果为刘表"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众,
或即授部曲"(战略辑佚)
因此论借重外族,刘表当是其中较不给力的,想想也颇正常
找大量难以儒化的外籍佣兵,此策略本来就不太合乎拼命推广儒学的刘表Style
然而刘表的10万之众,并非凭空得来!想成为了捍卫这块好不容易摆平
跟文士八字撇不太一起的区星-周朝-郭石、苏代-具羽、张虎-陈生、张羡等势力
才辛苦建立起来的儒术乐园,则群起响应招募,也是很合理的吧
更非无余力发起舞阳之战等北上侵略战争
反观公孙度竟对来避难而"性刚直"、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的名士邴原"不安之"
〈邴原别传〉写他"欲还乡里,为度禁绝",因此让管宁认为"言非其时"
于是密遣邴原逃归
公孙度自身本就出身低微,或许多少能切身体会客居他乡的悲哀
→ 对越海避难而来的名士,会专门腾出驿馆给他们住,但管宁见过公孙度后
却宁愿结草庐住在山谷...可想而知风声传出去
会把公孙度推向挺儒 or 反儒的哪一边
■从找不到刘焉父子与南中往来的史料来推,窃以为刘焉 & 西南夷为维护
彼此不相干涉的大方针,而站在同一阵线,联手铲除彼此政策上有歧见
亦即觊觎益州、南中丰富矿产 & 贸易路线的益州鹰派土豪,若他们坐大的话
烽火连天将是可以预期的
一网打尽觊觎益州、南中丰富矿产 & 贸易路线的势力,刘焉父子便和西南方诸蛮
以及当地豪族井水不犯河水,双方不互抢资源,进而抵御外侮(张鲁)
直到若干年后被诸葛亮打破这平衡为止
其具体实例为:
刘焉"枉诛大姓巴郡太守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巴人日叛。乃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屯阆中御(张)鲁。
羲以宜须兵卫,辄召汉昌賨民为兵"..賨民即巴夷之一的板楯蛮
《英雄记》:"(贾龙)引兵还击(刘)焉,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任)歧、龙等,
皆蜀郡人"
甚至主动跨越将来诸葛亮难以跨越的秦岭,伙同马腾一起图谋长安的李傕!
可是也并非全体巴夷,都视大清洗之后剩下的益州方土大姓
跟自己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仍存在利益冲突的例如杜濩、朴胡、袁约等3巴夷王
就宁愿选择投靠张鲁
焦点转回公孙度...
▶原本和经商理念在大方向有共识的王烈,却因上面提到的
外族应对策略产生分歧 → 形同失去得力助手
▶公孙度时期的鲜卑正处于分裂状态,计有步度根、扶罗韩、轲比能等人
号称大人,猜想他可能看好其中某一位大人,有望在有生之年一统鲜卑
不料GG之前仍未实现Orz
■要嘛就像小霸王孙策一样,偏安气氛垄罩下,唯有狠下心来,走起铁血路线
▶一边屠戮江东英豪,多处都有记载:
"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盛)宪素有高名,策深忌之"(会稽典录)
傅子说"孙策为人明果独断....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
郭嘉也称孙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桀,能得人死力者也"
▶一边收服武装集团,裴松之说:"于时彊宗骁帅,祖郎、严虎之徒,
禽灭已尽,所余山越,盖何足虑?"...一整个蛮干作风
▶当然,没有好处是不会这样干的,所以江东诸将一堆部曲来源都收自山越
无论是百越族,或是从平地进入丘陵的汉人皆然
凭借这股兵力,接下来就是你我皆知的鼎足而立于江东了
也确实,公孙度仕途之路,刚开始本身并非什么达官显要,有鉴于此,为了树立威信
以助将来一飞冲天,他藉派系之利,由同郡的董卓大将徐荣荐为辽东太守后
大胆采取高压手腕,接连逮捕杀害襄平令-公孙昭 & 郡中豪强田韶等,夷灭了百余家
又假藉迹象来证明自己有资格称王..此举引发前郡中知名,又是前河内太守的李敏不满
刚好《晋书》提到公孙度"欲彊用之" → 担心被玩阴的李敏于是出海避祸,不给任用
公孙度为了一吐怨气,索性把李敏之父的大体从棺木挖出来给烧了
或许引发连锁效应个缘故,在该地蔚为恶评,造成他找管宁、王烈做官也都碰了软钉子
得不到就越想得到的心态,影响公孙度往后一连串不惜强行扣留刘政、邴原、凉茂等
讲到这儿,来脑补一下为何公孙度被发了一堆卡的原因好了
应该跟他狂妄脱不了关系!强硬作风毕竟会合不了,吃软不吃硬的人的胃口
当时还没领便当的幽州牧-刘虞才有的行政权,被他拿来自行僭越而有下列行为:
■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还顺便设了太守
■跨海收东莱诸县,并擅自设置营州刺史
■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
■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如此不尊皇室的举止
跟刘焉、刘表各有87分像,照时间表看,二刘搞不好还是学公孙度的耶
另外跟狂妄较没关系的,而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是:《后汉纪》写公孙度立汉世祖庙
但〈三国志.公孙度传〉写的却是汉二祖,笔者以为奉世祖,即光武帝刘秀较合理
如此嚣张的作风,也难怪当曹操安一个永宁乡侯给公孙度时,他老兄怒曰: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而气到把印绶给藏到武库里去
绕了一大圈,焦点转回公孙度的治国(郡)理念,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王烈这家伙
他"使辽东彊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这代表他跟张津主打道家无为而治,主张与民歇息,基本保障民以食为天以外的商业发展
有所区别,而融入了法治的思想,避免商人垄断
换句话说,张津的做法庇荫了本地豪强,而压抑了逃难至此的外来人士
相反的,王烈限制本地大户的膨胀,却鼓励了外人从零到有的中小企业为概念的经营模式
《后汉书》甚至提到往来辽东,以经贸为主的夷人,对王烈"尊奉之"
正好呼应了公孙度诛杀境内豪强之下,所营造的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经商环境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
(三国志.公孙度传)
难怪公孙度、曹操先后积极争取他加入麾下(考虑华北的难民回流潮)
需注意上一段没特别针对哪一东夷,以致王烈亦以屈就从商为由,婉拒公孙度征召的行动
来表示对被公孙度侵略的几个外族,不分种族、部落,无差别对待
公孙度隔壁的同宗公孙瓒之强大,是连袁绍都跟他杀得难分难解,才好不容易并吞掉的
在史书上翻不到两位公孙火拼,大概存在一种避免先硬碰硬,而不如各自发展
等到稍具规模最后再翻脸的默契吧
那么,目标将很自然的转向外族了!公孙度对待诸多东夷的策略,是"东伐高句骊,
西击乌丸",再拉拢主动成为附属的夫余
"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句丽、鲜卑彊,
度以夫余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三国志.夫余传》,而《隋书》说是公孙度之女)
对弱的且曾逢诸郡乌桓元帅-张纯伙同张举、丘力居寇掠幽州之梦靥的乌桓,加以攻打
对强的鲜卑则联姻夫余作为牵制,至于为何要干上高句丽?
这牵扯到鲜卑较周遭各民族,更有意愿搞贸易 → 觉得没啥机会贸易的,不如就诉诸武力
我们知道鲜卑一听到曹操歼灭掉袁熙,一统北方,即便步度根、轲比能这两个死对头
也和其他鲜卑首领开始进献贡品,目的是为了请求贸易
后来又在3000余骑的护送下,带着七万余口牲畜,在曹魏北方边境跟汉人以物易物
要换得中原的什么呢?金属就是其中之一
外族的难搞是由来已久的:《后汉书》有一则关于鲜卑的记载:
严格执行军令则作乱;施以小惠而缓之,则抄掠商旅,抢走牛羊与兵马。得赏既多,
食髓知味,复欲以物买铁。边将不听,便摆一堆易燃物欲纵火..最后搞得边将放弃而摆烂
任由鲜卑予取予求
于是重点来了!对比大户垄断而抬高价格,平价的个体小贩,在与外族的商业行为上
显然才是避免外族因为换不到所需,而以武力强行劫掠的方式
期望能达到刘虞的"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
无敢扰边者"且"开上谷胡巿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
那有啥名物值得交易的咧?兹举3例为代表:
■"(高)句骊一名貊耳。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
所谓“貊弓”是也"(后汉书.东夷列传)
■便于登山的矮种马 -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故谓之果下。
见《博物志》、〈魏都赋〉"(三国志.濊传 引 裴注)
■不能错过的东北3宝:"(挹娄)出赤玉、好貂,今所谓挹娄貂是也"(三国志.挹娄传)
最后附上这次的补充武将,其实也称不上什么补充就是了XD
名士集团:凉茂、李胤、王烈
列凉茂的原因是这家伙准备上任乐浪太守时,被公孙度拘留,乍看之下
好像不算公孙度的部下@@
好在他后来对公孙度建议乖乖守住东北就好,别肖想打败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以免有对抗东汉朝廷、落人口实之嫌
公孙度想了良久,终究听了凉茂的话,打消这念头,所以勉强可视为替公孙度效力过
而李胤就是前述被公孙度迫害过的李敏之孙,《晋阳秋》说李胤他爸李信
为了找寻落跑的李敏下落,当了超过20年的光棍,直到被徐邈切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才总算娶妻生了李胤,《晋书》形容他"知度沈邃,言必有则"
充作公孙度部下的理由为辽东在地人的他,"初仕郡上计掾,州辟部从事、治中,
举孝廉,参镇北军事"
注:李信在王隐《晋书》的版本,叫作李裔
关于王烈,前面已叙述了他在政策部份的主张,以下再简谈一下其他事蹟
《先贤行状》写他带动行善远恶的风气,即使吵架要找王烈评理,都会先自行和解
为的就是别令王烈知道他们起过争端
水军将领:柳毅、阳仪
公孙度意图称王(辽东王)时,参与此机要的正是这两位:
"初平元(190)年,(公孙)度知中国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
当与诸卿图王耳。”"
他们后来又出现在曹操平定河北的战役中: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濵,破辽东贼柳毅等"(三国志.张辽传)
还记得可乐大贴过的,盘据北海淳于的海贼王-管承吗?再考虑公孙度曾跨海占领青州过
不禁让我联想,管承很可能是被派来青州东部,结果被剿灭的柳毅的余党
外籍佣兵:大加优居、然人、尉仇台
〈三国志.高句丽传〉:
"公孙度之雄海东也,(高句丽王)伯固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助度击富山贼,破之"
夫余王-尉仇台则参见上面贴过的〈三国志.夫余传〉,简而言之
算是可供公孙度指挥调度的东夷军团
避难过客:刘政、邴原
公孙度因为刘政"有勇略雄气"而抓他全家,更想发他便当,让他不得已投靠邴原
幸好遇到贵人,即后来找刘备解救,被管亥围困的孔融的真‧弓神-太史慈
准备从辽东返乡到东莱老家探望他妈,就顺便当保镳保护刘政一同回刘政老家北海
邴原找到救星托付刘政,就放心地跑去向公孙度分析利害关系
说赦免刘政可以杜绝众人悠悠之口,公孙度这才同意放了刘政的家人
〈邴原别传〉还提到邴原谢绝了刘政因感恩而餽赠的刘政爱剑 & 三饼金子
注:此人在〈邴原别传〉的版本,叫作刘举
《水经注》里也有个差不多时代的右北平太守刘政,187年被渔阳张纯所杀
但这边的刘政根据〈三国志.邴原传〉,是在孔融191年为北海相时,逃到辽东的
因此应为不同人
本来还想写邴原的,但可乐大在孔融那篇已写过,在此仅简单补充两句XD
邴原虽受到公孙度厚待,但在确认中原安宁,而想返乡之际却,也遭到公孙度软禁
暂时先写到这儿,事实上公孙家后续也很精采丰富,照例等待哪位版友帮忙补完
雄踞辽东数十年的这家族(拜)
作者: Davidking (虽千万人)   2018-03-27 06:03:00
有公孙家就支持,特别是向东扩张
作者: v7q4 ((.)(.)乳剑双修 -|=>)   2018-03-27 10:00:00
一直觉得公孙家是雄据一方的土皇帝
作者: Tevye (魯酸肥宅)   2018-03-27 11:05:00
推辽东大帝
作者: givar (....)   2018-03-27 15:11:00
长知识 推
作者: wdcr (无敌超人)   2018-03-27 19:27:00
很精彩 推
作者: h1236660 (X GOD艾克轧德)   2018-03-27 22:00:00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8-03-27 22:58:00
公孙恭:
作者: coolda (cool)   2018-03-28 01:05:00
精彩
作者: iamcrazyforu (爱吃糖的猫)   2018-03-28 12:29:00
期待公孙家后续
作者: liunwaiqoo (角头帮小弟-超爱蒋智贤^^)   2018-03-28 22:50:00
辽东大帝
作者: ab056921 (奶油人)   2018-03-29 13:29:00
公孙氏的都特别有趣
作者: watwmark (水印)   2018-04-19 17:52:00
儿子公孙康倒是挺猛 能算是威震辽东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