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三国志弱小君主武将补充包:张津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3-19 21:16:54
这篇当作抛砖引玉Orz..看有没哪位大大愿意,帮跟张津关系匪浅的士燮,也来写一篇
首先谈张津早年生涯,《续汉书》写的比较精简:
"(袁)绍使客张津说(何)进曰:“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
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进以为然,遂与绍结谋"
相较之下,《后汉书.窦何列传》:
"袁绍亦素有谋,因(何)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
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进然其言"
补充了两点上去
1.多了称呼张津为何进的亲客,南阳同乡嘛,不意外
2.提出了清选贤良,这具体的建议,符合亲近何进该有的表现XD
所以张津表面上的老大是袁绍,但也许并没那么想跟他混
留在中原战乱频仍,朝不保夕,不如远走高飞,加上交阯在当时简直可谓避难圣地
(啊?吸瘴气?逃命哪管的了那么多-_-)..稍微举几个例子:
■江夏刘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
■陈郡袁忠、沛国桓邵,被曹操追杀而避难交州,最后曹操令士燮"族之"
■"以儒素称"的陈郡袁徽、"逮事郑玄"的汝南程秉、"少明经"的沛郡薛综、
"善郑氏学"的南阳许慈,皆"遭天下乱,避难交州"
■被小霸王孙策赶跑的王朗、许靖、袁沛、邓子孝,"行经万里,不见汉地"、
"泛舟浮海,欲走交州"
难怪建安1~2年被杀的交州刺史朱符,留下空缺时,张津立马就跑去了
接着讨论张津的战略思想,《水经注》引《交广春秋》:"建安十六年,
吴遣临淮步骘为交州刺史,将武吏四百人之交州,道路不通。苍梧太守长沙吴巨,
拥众五千,骘有疑于巨,先使谕巨,巨迎之于零陵,遂得进州。巨既纳骘而后有悔,
骘以兵少,恐不存立"
同事件亦可参见《水经注》:"漓水又南与为水合,水出西北邵陵县界,
而东南流至零陵县,西南迳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赖恭,
自广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步骘,即是地也"
交阯的人口,兹参考140年的《后汉书郡国志》统计
南海- 25万 苍梧-46万 郁林-未写(但比照同苍梧的11城,估计也约4x万)
合浦- 8万 九真-20万 日南-10万 交阯-未写(12城,以苍梧的11城去估计约5x万)
重点来了!粗略估算苍梧占交、广2州约1/5人口,而太守兵力至少5000
以此推张津能动用的兵力,大概25000左右,反观刘表10万之众却四面受敌
各要防守曹操、孙权、刘璋、张津,这样看来,能用来对付张津的,应该也就2、3万左右
交、广2州共约200万出头,虽然离长沙等荆州南部4郡加总约280万,有一点差距
但考虑对手的仇恨值,而把部份挪去加强,被孙家视为死敌的黄祖之后
以人口所能最大极限的动员比例观之,似也相去不远
查了后汉书,交阯较大规模的叛乱,统计人口的140年之前,137年的区怜之乱就不提了
再来157年朱达之乱,"斩首二千级",似乎闹的不大...
结果178年乌浒蛮反叛那次,隔了3年,才被剿灭黄巾的功臣朱隽击破
不过荆州也没多平静,江夏蛮先在169年叛了一次,之后181年更"攻没四县,寇患累年"
才被陆逊的从祖陆康给讨平
荆州南部则有187年自称将军的长沙区星、零陵桂阳的观鹄、周朝、郭石作怪
蛮乱有151年的武陵蛮詹山,而157年的长沙蛮、160年零陵蛮这波,更拖了8年才全数平定
一直到186年武陵蛮又再叛
荆北嘛...黄巾其中一支主力,就起于南阳,你说咧XD
扯了一堆,小结就是,荆、交2州其实在内乱上半斤八两,很难比较谁明显的惨
故民变、外患导致的人口变化,这里暂且忽略@@
尽管拜北方战乱所赐而南奔大量人口到荆、益2州,然而此2州却都未能幸免于黄巾肆虐
再考虑益州难民要的话,也可以顺水而下,逃至交阯:
"仆水又南迳永昌郡邪龙县....仆水东至交州交趾郡麊泠县,南流入于海"
其中麊泠县在现今越南永富省境内,《魏略》亦提及交阯七郡"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连同前面所提,迁徙来交阯的中土百姓,应可又拉近与荆州的差距
总之不会太荒凉就是了,薛综甚至以"土广人众"形容交阯
(以上乃假设离三国时代不远的南北朝《水经注》,河道未逢剧烈改变)
因此《三国志.薛综传》:"次得南阳张津,与荆州牧刘表为隙,兵弱敌彊,岁岁兴军,
诸将厌患,去留自在。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张津能年年发动战争,也就不至于超乎常理,甚至可视为东吴有点轻忽交趾的状况
连派人占领都只去了400人!也难怪刻板印象的称张津为弱、而刘表为强了
曹操推行质任制 & 〈士亡法〉,把家属、流民绑在土地上,然而这显然严重打击了
汉末以来各地习于兼并土地的豪强,这僵局直到曹丕时代才有所改善
(质任制参见《三国会要》:"魏制诸将出征镇守方面皆留质任于内"
〈士亡法〉参见《三国志.卢毓传》:"时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
此外对宗教有着异常狂热的张津,原本就与士族所爱的传统儒家格格不入
《江表传》:"(孙)策曰:‘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
甞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云以助化’"
在《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三》的叙述则为:"(张)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巾,
皷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为其将区景所杀"
张津的年代,交趾被儒家化的情况,相较于汉朝初年,虽已往前迈进不少
但〈薛综传〉告诉我们,仍然大有向上提升的空间,否则没这么容易硬搞起这套
后果就是部将分崩离析的出走
那问题来了,该如何补偿士族呢?
从未寻着大书特书以整顿豪强兼并风气的情况看来,个人大胆推测
张津正好与曹操相反,是为讨好士族,以避免他连年出兵时,被扯后腿
类似孙权之于有偏安心态的江东士族
我们知道《江表传》作者虞溥另著有《春秋经传注》,自然视道书为邪门歪教
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之下,不重法治正好也呼应了...
1.张津极端对立于,重视质任制 & 〈士亡法〉的人妻曹
2.张津当老大的期间,重叠于部份薛综在交阯的期间,恰好能解释231年薛综所谓的
"汉时法宽,多自放恣,故数反违法"现象(汉朝220年亡于曹丕)
当然啦!主张不同,绝对不代表没有任何一点,因利益而结合的机会
下面会提到一但面临共通敌人时,歧见什么的根本没啥大不了
基本上光攻打"开立学官,博求儒士"的刘表,就已犯了士族的大忌了
挣脱儒家味浓的京城,而远赴交趾的张津,有脱缰野马般地露出宗教控的本性
许靖对曹操说张津"昔在京师,志匡王室,今虽临荒域,不得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
足下之外援也"时,仿佛也意味着两个层面:
1.迎合曹操对汉室的态度(称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西迎大驾")
2.张津反儒家的表现,老曹就算没到欣赏的程度,至少也应该不至于厌恶
然而相比于同样用宗教-五斗米教拢络人心的张鲁,个人臆测张津之所以更积极发动战争
跟《志林》里的:"是时曹、袁相攻,未有胜负。案夏侯元让与石威则书:‘袁绍破后也。
书授孙贲以长沙,业张津以零、桂。’"八成脱离不了关系
为避免实力不容小觑的刘表介入官渡之战,曹操希望张津以实际行动来表态支持谁
张津后来也如同《南方草木状》所载:"益智子....出交趾、合浦。建安八(203)年,
交州刺史张津,尝以益智子粽饷魏武帝",以特产加以示好
换句话说,即使张津维持中立,也不无可能遭秋后算帐
这点跟日后已雄霸北方的曹操,没积极拉拢张鲁牵制马超、韩遂,是有些许差异的
再者,可更进一步加入贸易思维,早在166年就有《后汉书》叙述了海上丝路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
《魏略》也友情赞助了"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阯七郡外夷比"
"其(大秦)国利得中国丝素,解以为胡绫....多金缕绣、杂色绫"的史料
于是回应前面所提,张津底下一堆北方下来的人,难道无法集思广益
找出往中原贸易的捷径?
《史记》里颇能代表作者司马迁经济思想的〈货殖列传〉,在开场就先引了
当时的年代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的西汉初期,以黄老思想为主的治国理念:
"《老子》:‘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
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于是回应前面所提,张津以道家辅佐从商、以宗(道?)教凝聚人心
底下又一堆北方下来的人,难道无法集思广益,找出往中原贸易的捷径?
《水经注》载明交趾有水道通益州,问题交趾这端是为逆向XD
而江东有自己长长的海岸线,更不乏优良港口
看出什么了吗?对!往北干掉刘表,打通荆州,仿佛成了最佳解...
此外下列一干在交州的儒士,没有因为张津的作为,而拚死拼活逃离交趾:
■"稍使学书"、"导之经义"的薛综
■"博通五经"的程秉
■著有《释名》和《孟子注》的刘熙
■"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的许慈
■"以儒素称"、"司徒辟,不至"的袁徽
窃以为答案很可能出在"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的士爕身上
物以类聚是也!
反观许靖、袁沛、邓子孝、徐元贤这些家伙,虽受到士爕厚加敬待
然而当他们受袁徽推荐给荀彧,欲北上荆州时,却也没被强留下来的迹象
甚至士燮还帮忙"分托于益州兄弟",企图突破峻防,进入益州
所以猜想他们在儒学方面的造诣,尚且达不到薛综程秉等人的级数,因此随他们而去
最后谈一下颇有争议的,张津当交州刺史的时间点,提出笔者一点脑补
"(汉中平四(187)年)时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士)王乃表一领合浦太守,
鲔领九真太守,武领南海太守。王噐礼宽厚,谦虚下士。国人爱之,皆呼曰王。
汉之名士避难往依者以百数"
既然在聊交州,那么参考越南方面的史书,也不为过吧XD..《大越史记》:
"刺史李进上言于汉帝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建安五(200)年登仕朝廷,
皆中州之士,未尝奖劝远人。”"
《交广二州春秋》:"建安六(201)年,张津犹为交州牧"
《艺文类聚》引《交广记》:"建安二(197)年,南阳张津为刺史"
由《通典》可知,刺史在东汉可免于亲赴京城,由属下替代:
"后汉光武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
《三国志.薛综传》:
"故刺史会稽朱符....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
《读史方舆纪要》:
"元鼎六年,置苍梧郡。元封五(114)年,兼置交州刺史治广信,领郡七。后汉因之"
《三国志.许靖传》:
"欲北上荆州。会苍梧诸县夷、越蠭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徐)元贤被害"
合理解释朱符被苍梧路上杀出的夷贼,弄的怎么消失的不知道,的其中一种可能
综合以上,考虑交趾偏远,以致汉朝中央无法确实掌握朱符的行踪,只知他失联
却也不无可能他日又回归,于是没把朱符撤换掉,间接造就李进勾结士燮
刻意隐瞒朱符死讯,借此谋求自家士姓一族的独大,而李进也乐得"自称"刺史
换句话说,187~197这段期间,交州刺史也许真的是李进在干的
汉献帝尚且自身难保,根本也拿不出多少心力,介入调查吧
这样的阴谋论有多少可能性?
ok,终于要谈到主题 - 补充几个张津的武将啦
大家看史料也毋需我囉嗦了吧@@..一共有区景、夷廖、钱博、衡毅、李琴、卜龙
《水经注》引《交广春秋》:"(吴)巨有都督区景,勇畧与巨同,士为用,(步)骘恶之,
阴使人请巨,巨往告景,勿诣骘。骘请不已,景又往,乃于厅事前中庭俱斩,以首徇众,
即此也"
从区景跟吴巨要好,且好死不死张津死后不久,吴巨、赖恭能在孙权染指前
早先一步被刘表派去进占交州来推,笔者甚至怀疑他是刘表派来的卧底
这位区先生搞不好跟孙坚击败的区星,同为长沙人,后来亦由他来终结掉张津一条小命
此外《三国志.薛综传》:"(刘)表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巨武夫轻悍,
不为(赖)恭服所取,相怨恨,逐出恭,求步隲。是时(张)津故将夷廖、钱博之徒尚多,
隲以次鉏治,纲纪适定,会仍召出"
《水经注》引《交广春秋》:"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
苍梧人衡毅、钱博,宿巨部伍,兴军逆骘于苍梧高要峡口,两军相逢于是,遂交战,
毅与众投水死者千有余人"
不难推得衡毅、钱博原本跟着的应为张津,直到吴巨来交州了,才又奉吴巨为老大
所以《读史方舆纪要》:"灵羊峡。灵,一作羚。三国初,吴交州刺史步骘取南海,
刘表大将衡毅、钱博等逆战于峡口,兵败,毅死之,即此处也"
且"汉建安十六年,衡毅、钱博拒步骘于高要峡,毅死,博与其属亡于高凉,
盖即此(高粱)山云"
又《太平御览》引《南越志》:"高凉,本合浦县也。吴建安十六年,衡毅、
钱博拒步骘于高安峡,毅投水死,博与其属亡于高凉。吕岱为刺史,博既请降,
制以博为高凉都尉,于是置郡焉"
可知原书应为"张津 or 吴巨故将"之误植,因为刘表在建安16年之前已经领便当了
再翻出《大越史记》:
"时我越人李琴〈琴交州人〉宿卫在台,遂邀乡人卜龙等五六人,当正元万国朝会之日,
俯伏殿庭曰:“皇恩不均。”有司问其故。琴曰:“南越迁远,不为皇天所覆,
后土所载。故甘雨不降,凉风不飞。”辞意恳苦。诏慰劳之....
则我越人才得与汉人同选者,李琴、李进有以开之也",可知....
1.李琴、卜龙,约为和李进同时期的人物
2.有可能在张津主宰交州时,以无官职的身份,由张津带着一起混
至于能力值,游戏嘛,开心就好,麻烦各位版友再参考史料而自行给定囉(爆)
作者: givar (....)   2018-03-19 22:15:00
推补充
作者: BIGT (BIGT)   2018-03-19 22:30:00
推补充
作者: iamcrazyforu (爱吃糖的猫)   2018-03-19 22:56:00
交州当时竟有那么多人!满出乎意料的
作者: Batou (小當家)   2018-03-19 23:04:00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18-03-19 23:23:00
纯粹光荣懒得作啊
作者: z1233218 (像小曹一样回不来了)   2018-03-19 23:25:00
推推
作者: wdcr (无敌超人)   2018-03-20 03:07:00
推推 真该增加些城市阿
作者: bbbjjj (wind)   2018-03-20 06:32:00
作者: r98192 (雅特)   2018-03-20 08:51:00
本来就该加城市 看信长都百起跳 不过问题还是在武将太少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8-03-20 09:22:00
武将 城市都还有 只是史料太少不好设定想想如果都没人得话 要怎么治理一个地方?
作者: jabari (Still不敢开枪的娘娘腔)   2018-03-20 14:51:00
什么交州...我看倒像个流星街 囧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小天使)   2018-03-20 21:06:00
交州民变 要派正规军驰援交州吗
作者: shesheder (涩涩der)   2018-03-20 21:08:00
酷!找到越南史书来用,真有趣!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8-03-21 00:21:00
张津和士燮都在的其间,他们权责怎么区分?
作者: wdcr (无敌超人)   2018-03-21 13:10:00
一直都不是武将少阿 不就koei没做而已如果武将够多 哪来一堆弱小君主补充包这种文?
作者: super1315566 (台湾中国,一边一国)   2018-03-22 14:51:00
推城市和武将真的输信长系列很多
作者: zardy (过客)   2018-03-24 15:23:00
武将主要从三国演义里来,补充一堆史书的人也得不到共鸣吧
作者: colhome (终焉の银河から)   2018-03-24 21:26:00
但是陈到罗宪都可以说是靠在三国志系列登场才知名的
作者: kairiyu (E N O U G H is enough)   2018-03-26 16:52:00
三九有交州喔~
作者: wdcr (无敌超人)   2018-03-27 01:27:00
提到陈到 我觉得13有一点很可惜 就是电脑不会有绊这种小圈圈也不会有默认主副将之类的东西就只能从历史之类的去看谁谁谁是谁的副将 智囊这样例如荆州军团的关羽 我们大概会知道他手下有周仓 关平 马良 之类的人物可是张飞呢 黄忠等等之类 他们身边总有些副将 智囊吧?整个不知道 就有点可惜了这系统
作者: jabari (Still不敢开枪的娘娘腔)   2018-04-01 11:57:00
张飞:俺探囊取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