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对金庸创作的回顾,以及各部作品的评价(四:雪)

楼主: kaneyuki (ROMANVS)   2021-02-24 00:49:36
(四:雪)金庸创作早期的结束——雪山飞狐
我将金庸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作品包含:书剑、碧血、射雕、雪山。中期作品包含:
神雕、飞狐、鸳鸯、白马、倚天。后期作品包含:连城、天龙、侠客、笑傲、鹿鼎。前期
是初学期,创作能力沿着一条轨迹平稳提升。中期则是实验期,在已经没有轨迹可循的情
况下,金庸尝试着不断改变、实验,寻找自己的风格,同时锻炼能力。而后期则是完成期
,金庸终于找到了自己,用金庸小说里的语言说,就是武功大成。前期与中期的提升主要
在情节与人物,而后期的提升则主要在背景。或许并非巧合的是,前期与中期、中期与后
期之间都有着非常适合用于进行时代划分的重要事件发生。前者是金庸创办明报,后者则
是金庸笔战统战部门报纸。
雪山飞狐并不见得和罗生门有什么关系,但也确实运用了类似手法。本书创作时金庸正好
在电影公司供职,这部小说也正巧是一部非常合适的电影剧本。雪山的手法分析也是前人
之述备矣,我就不多说了,下面要提出的是一个新奇的意见:这本书的结局本来并不一定
是“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这一戛然而止的结局可能是不可抗外力的结果。
自书剑以来,金庸一直在大公报下属的新晚报与香港商报上连载小说,而在一九五九年五
月二十日,明报创刊,并在同日开始连载神雕侠侣。在前一日也即五月十九日,金庸结束
了在香港商报的射雕连载。这显然是刻意安排以求给明报吸引读者的,事实上在射雕倒数
第二集中,金庸甚至植入了一个广告:“那杨过长大后名扬武林,威震当世,闯出了一番
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一生际遇之奇,经历之险,犹在郭靖之上,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这句话在修订版中被删除了。在新晚报上连载的雪山飞狐则在六月十八日结束,这不像是
巧合,更像是金庸实在是不想在大公报系报刊上继续费心力了。
许多年后金庸在接受大陆报纸采访时,这样说明他离开的原因:
“我在《大公报》工作时,《大公报》还是独立、自由的,所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报纸
。我考进去,当然是希望讲真话,后来到了大跃进,开始讲假话,我说这个报纸不行了。
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它还是讲一亩地出5万斤粮食,我讲这是假的,我亲自到广东去参
观过。”
只为了忍受不了不自由的环境就抛弃稳定生活,走向自负盈亏的创业,这个决定并非简单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的事。他的大部分旧识都留在了原地,包括他参与统战工作的上
司罗孚,还有和他一起写《三剑楼随笔》、住在一起下围棋的好友梁羽生与百剑堂主。在
后来的故事里,金庸的这些旧识还会继续出场。梁羽生与金庸同年出生,都出身士绅家庭
,父亲都因被判断为地主而遭到镇反,是同事,都是编辑、武侠小说家,甚至成为武侠小
说家的原因都是一样的。直到此时,他们两人的人生都像是华山派的师兄弟一样是一条线
,但也仅止于此了。金庸本可以是梁羽生,而梁羽生也本可以是金庸,但因为金庸这一离
开的决定,他们的人生自此分开,而且越分越远。
真人的故事和小说并无高下,都是一样奇妙。人的命运由自己的选择决定,但人的本质却
决定了他会怎样选择,而乍看愚蠢的选择却不一定不会带来好的结局,好人未必没有好报
,这些情节在金庸小说中太多了。小说的情节很快就在现实中像预言一样演出了,金庸离
经叛道的本性促使他只为了一点自由就离开了压制他的门派,一个人不智地走到了波涛汹
涌的江湖上。在那里,金庸将终于成为一位梁羽生无法企及的大人物。
从此以后,虽然离开了遮风避雨的大树,但金庸终于成了自己的主人,他可以随便报导自
己想报导的新闻、随便写自己想写的小说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才刚要开始。
“令狐冲嘿嘿一笑,躬身行礼,转身出了室门。他胸中充满了一股不平之气,步履竟十分
轻捷,大踏步走出了少林寺。”
——《笑傲江湖》
作者: nobuusa (兔靖语)   2021-02-24 02:49:00
作者: lifehunter (垄天)   2021-02-24 11:05:00
推~~
作者: chungkuowei (arthur)   2021-02-24 17:08:00
作者: wedjkl789 (cc)   2021-02-25 07:5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