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对金庸创作的回顾,以及各部作品的评价(〇·一:书)

楼主: kaneyuki (ROMANVS)   2021-02-21 12:25:52
之前的标题不经意间起成了和之前看过的一篇乃赖大文章一模一样的名字,今天才发现,
实在抱歉,已修改。
我想写这样一篇文很久了。我在本板看各位大大的文看了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发文推文。
在这一过程中,我时常感到许多同好对于金庸这一人物与他的作品,都有着一定的误解。
这其中有很多可能的因素,可能是小说鉴赏不得其法,也可能是因为当今各地许多当权者
对历史的扭曲,让我们很难还原过去人的视点。无论如何,我打算写下这一篇文,把十四
部金庸小说以时间顺序分析,以此谈一谈我对金庸小说的看法,以及真实的金庸更像是一
个怎样的人。本文并不是非要你去喜欢金庸的“业配”文,而是旨在澄清一些事实以避免
误会,所以对一些爱好者间人尽皆知的事实会仅做总结、不讲太多,把笔墨集中在较少为
人知的事上。在知晓这些事实以后,不管你要喜欢他还是不喜欢,那都是你的事了。事实
上以我的认识,金庸并不像他表面看上去那样平淡,他实则是一个内心十分激烈甚至于有
些离经叛道、蔑视世俗的人物,对他感到不能接受倒不如说是正常的。因为他的年代离我
们并非很远,本文将不可避免牵扯到一些近期历史、政治甚至时事内容,是否触犯板规请
板主斟酌,如有不妥我会进行修改或删文。
免责声明:金庸的另一种可能性——梁羽生将在本文中不断以少年漫画男二号、反派形象
登场,请梁迷阅读时小心被雷。
(〇)小说应该怎么读?以及金庸成长的历史背景
“美国当代有一位很有地位的文学教授Harold Bloom,他目前在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教人
文与文学,有部新作How to Read and Why,教人怎样读小说和读诗,内容不算十分精采
,但值得一读。我以为读到教人怎样读小说,小说家V.Nabokov的“文学演讲录”可能更
合用,那是他在史丹福大学、康乃尔大学教小说的讲义。台湾人喜欢美国教授,所以我这
里不介绍英国的作品了。 ”
——金庸
(V.Nabokov即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作者。金庸如此推荐其讲稿,说不
定也是纳博科夫的读者。)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
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我们期
望于讲故事的人的是娱乐性,是那种最简单不过的精神上的兴奋,是感情上介入的兴致以
及不受时空限制的神游。另一种稍有不同倒也未必一定高明的读者是:把作家看作教育家
,进而逐步升格为宣传家、道学家、预言家。我们从教育家那里不一定只能得到道德教育
,也可以求到直接知识、简单的事实。说来可笑,我就知道有些人看法国小说或俄罗斯小
说,目的只在于从中了解巴黎有多快活,俄国有多悲惨。最后,而且顶重要的还是这句话
:大作家总归是大魔法师。从这点出发,我们才能努力领悟他的天才之作的神妙魅力,研
究他诗文、小说的风格、意象、体裁,也就能深入接触到作品最有兴味的部分了。”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演讲录》
“以审美眼光欣赏艺术品,要撇开功利性的、知识性的观点,纯以审美性的眼光去看,譬
如说,欣赏一幅“游鱼图”,要看图中游鱼姿态之美、运动之美,构图、色彩和线条之美
,全心投入,以致心旷神怡。功利观点则要想这条鱼从哪里买来,要多少钱,这条鱼重几
斤几两,市场上卖多少钱一斤,可以在水里养多少时候不死,如请上司、父母、朋友或爱
人吃饭,把这条鱼杀了请他吃,他是否会十分喜欢等等。知识观点则要研究这条鱼属于什
么类、什么科、叫什么名字,拉丁文学名是什么,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主要生产于什么
水域,这条鱼是雌的还是雄的,如是雌的,在什么季节产卵,它以什么东西作食物,能不
能人工饲养,它的天敌是什么。即使是渔市场商人或古生物学家,观赏游鱼图时也应纯用
审美观点,不要混入自己的专业观点。读小说,最合理的享受是采审美态度,欣赏书中人
物的性格、感情、经历,与书中人物同喜共怒,同哀共乐,既打成一片,又保持适当的观
赏距离(观看从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连续剧也是一样),可以欣赏(或讨厌)书中文字
之美(或不美)、人物遭遇之奇(或不通、故事结构之出人意表(或糟不可言)人物性格
之美(或丑恶)。”
——金庸《神雕侠侣》
既然金庸自己都是以此心态写作,我们又为何非要从别的角度诠释?本文也将从尽可能从
审美、母题角度分析金庸小说。引文实在是已经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因此不再赘述,只
针对特别常见的一些误解进行反论。有人说金庸小说主要是写国族主义,因此主题狭隘。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亨利五世》(本剧主要讲亨利五世如何大破法兰西)《亨利六世·上
》(本剧中贞德是淫荡的女巫)《理查三世》(本剧中都铎王朝的敌人理查三世无恶不作
)《亨利八世》(本剧中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妮·博林形象非常圣洁,与当今作品大相径庭
)几部剧本拿出来,然后证明莎士比亚也是主要写国族主义自High甚至阿谀奉承朝廷的剧
本家,这合理吗?好吧,可能又有板友要说我引莎士比亚的例子是抬举金庸了。金庸距莎
士比亚当然是不可以道里计,但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伟大,我们才应该遵循分析他的先例
,不然难道我要用成为小说家吧老师作例子吗?那还有何公信力可言XD?事实上,金庸小
说的议题远比现在市面上互相抄袭的评论家、媒体们所认为的广泛。大众审美通常不高,
而金庸中后期作品的审美远远超越了大众,致使大众难以把握,而对他的作品产生种种误
解,以各种方式低估了他的价值。
至于金庸家庭以及个人早年的故事板上已有不少文章,在此不赘述,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这里只简要特意点明一些常被人忽略之处。金庸出生于一九二四年,而清帝逊位于一九
一一,袁世凯逝世于一九一五。一九一七年,白话文运动开始。这些都是金庸出生前发生
的事。一九二七年,蒋中正攻克了上海,次年张作霖遭到暗杀,北洋军的遗产到此可说已
近乎完全丧失,时代正式转向国府。此时的金庸年仅三四岁,他成长于已经完成西化的中
国,受到新式教育,对于旧学知之甚少,甚至几乎不会作诗,他的同事梁羽生等人公认他
旧学水平实在不高。从古代中国寻找他作品的来源是找错了地方,西方文学与思想才是金
庸所倚仗的武功秘籍。
(一:书)书剑恩仇录为什么这么难看?
哪一本金庸小说最好很有争论,但书剑恩仇录最难看却少有人争论,这本书难看到几乎没
有可分析的地方,只有普罗大众审美等级的水平。在十四部小说中,本书写得为什么如此
差劲到突出已经有不少前人讨论过。很多人认为因为本书是处女作所以作者很不熟练,这
一原因当然是不能绕过,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忘记了以下因素:
一、金庸母亲早已去世,而父亲则于书剑开始连载的不久前于大陆遭到镇反。直到今天,
金庸本人在大陆许多网民眼里,仍因包括此事在内的许多原因而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反动
派。
二、书剑在新晚报上连载,而新晚报由大公报营运,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大外宣。
三、金庸本来矢志于成为外交官,结果因为出身士绅,不够根正苗红,不得不回到香港继
续从事报纸行业。
四、武侠小说在当时被认为是下流作品,和高高在上的外交官天壤之别。
五、金庸开始写武侠小说的原因是:当时梁羽生的小说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正好连载
完毕,而却又接不上,编辑罗孚(记住这个名字,他在后面还会出现)只好找到梁羽生的
同事金庸要求顶上。
X
将自己代入一下金庸的处境,你就能想像到他能在这部小说连载上花费多少心力。在本书
中,作者将会社社员的典型耍废心态暴露无余。交稿当日编辑派了一个老工人来要稿,于
是金庸灵机一动,把这个老工人写成了“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
”的陆菲青,算是应付过去了第一天。然后写到海宁陈家洛家中,再用红楼梦顶一顶。接
下来又想起来还有水浒传,于是红花会也有办法写了。此时连载已经到了第五回,金庸又
找到了梅里美的短篇小说《马铁奥·法尔科内》,随便改了改,就变成了周仲英杀子。
以上这些在后来金庸名扬天下后都变成了旁人攻击他抄袭的证据,但老实说,当时的他哪
想得到自己应付差事的文章会有出名的一天?但不管怎么说,此书一连载竟真的大红,金
庸的武侠小说之路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开始了。大众的审美,实在是很差的。
书剑难看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并且在碧血剑中也存在。这一原因就是:这两部小说本质
上都是在大陆的机关报上连载的。并且,梁羽生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出现,完全是上
级希望借此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所致,这也是我不会多分析前几部作品的原
因。这些作品创作时就有一些限制,很难说完全反映了作者的想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
低头,如果十年后的金庸穿越回来,打算写笑傲江湖或者鹿鼎记,直接遭到祸患的可能性
恐怕不低。有趣的是,梁羽生直到很久以后,都认为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写过最好的小说,
后来越写越差,而天龙八部简直是差到没有办法了。
顺带,我想奉劝一下一些认为梁羽生作品更为“先进”、提倡女权主义的读者,请他们千
万别忘了梁羽生的本职工作为何,以及别忘了当时大陆一位名为江青的人物的存在。在一
九五〇年代后期以及六〇年代初期,大陆历史学界对于武则天的研究热度猛然增加,郭沫
若写出了《武则天》,甚至连写《李自成》的姚雪垠都在作品中开始浓墨重彩描写一个几
乎纯属虚构的人物高皇后高桂英,将其描写为完美的女性。如果你认为这都是巧合或者自
发的,那就太小瞧大陆了。在这一浪潮中,梁羽生的《女帝奇英传》等作品不过是庞大机
器运转带动的一个小零件。在现代台湾生活的人很多难以想像,但那个时代的大陆是真的
会要求全体民众为了任何一个命令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任何一个零件只要稍微偏离了方
向,就会万劫不复。
因为金庸及其家庭走错了路,他在此时不幸成为了这个机器的一部分。从他日后的言论看
,此时他已经开始后悔,但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我觉得我对共产党是很有好感的,但是他们号召这个社会铁定纪律,党叫你干什么你就
一定干什么。我这生最大的脾气就是人家指挥我什么事情都不听的,父亲母亲指挥我也不
听的。”
——金庸,1998年
参考书目:
傅国涌:《金庸传》
梁羽生:《金庸梁羽生合论》
(你没有看错,作者是梁羽生本人)
作者: ARCHER2234 (土波)   2021-02-21 13:34:00
话说,攻击他借镜的反而不多,多的是骂他改版后逻辑不通,还有是对岸攻击他美化清朝带风向的
作者: wasely   2021-02-21 13:52:00
书剑碧血算写得差的,但是也打死一票武侠小说家
作者: essential015 (台南李敏镐)   2021-02-21 14:19:00
书剑跟成熟时期的作品不能比 而且陈家洛卖妻做大舅真的第一部就奠定金庸主角下限但借镜真的还好 文学经典互相借概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让读者砲轰大概是三版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杀提督)   2021-02-21 14:39:00
书剑奠定主角下限+1 其他男主没一个到渣洛这么扯
作者: essential015 (台南李敏镐)   2021-02-21 14:48:00
家洛:为了恢复我汉人江山 妳就嫁给我兄弟吧 克丽丝:我是回人
作者: sunnyyoung (搔你痒)   2021-02-21 14:59:00
有趣 越多观点越有趣 真想板上能人异士多写各种面向
作者: charlie01   2021-02-21 15:16:00
是喀丝丽不是克丽丝 Chris逆?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1-02-21 15:45:00
书剑的写作因为是处女作加上我看得不熟,反而没什么特别想鞭的(顶多就是阅兵在皇帝面前起底太智障),到了飞狐外传反而觉得红花颇为讨厌。
作者: aquacomfort (那个谁)   2021-02-21 18:31:00
陈在初版还有解元功名 堪称主角中文采最高 人品最糟
作者: peterw (死神从地狱归来)   2021-02-21 18:55:00
没看过多少攻击金镛抄袭的,不过可能是我孤漏寡闻+粉丝滤镜就我来说,书剑难看就是男主太渣+太蠢了
作者: ittsai (IT)   2021-02-21 19:44:00
意犹未尽,正是我来金板想找但总是找不到的文章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国中生)   2021-02-21 21:46:00
陈在二版也是天才 15岁就中举人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1-02-21 22:16:00
文采最高 人品最糟 男主太渣+太蠢 XDDDD
作者: littlecatowo (小猫喵喵OwO)   2021-02-22 01:59:00
连城诀好像也是参考不知道哪本书的架构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1-02-22 02:00:00
前面很像基督山恩仇记
作者: gn0028526 (闻西)   2021-02-22 02:12:00
Chris 大蛇容器
作者: wedjkl789 (cc)   2021-02-22 07:34:00
优文给推
作者: salami (史莱姆)   2021-02-22 14:52:00
还没看完推一下
作者: Kazuma0332 (糯米掺黏米)   2021-02-23 15:50:00
回人?维吾尔人啦
作者: Ariettina (Ari)   2021-02-23 18:00:00
回人
作者: god2 (乙炔)   2021-02-24 10:48:00
其实这就是民族发明,维吾尔这个概念是很近代的但不妨碍他们跟其他族群认同一样发明一堆自古以来
作者: xd852369 (某路人)   2021-02-24 14:45:00
先推再看
作者: tinmar (tinmar)   2021-02-24 20:51:00
书剑不难看只是做为处女作 金庸还在摸索金庸这时还没"造神"的冲动 所以把陈家洛塑造成平庸之人然后反清复明题材在康雍熙盛世下 也没什么特别魅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