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新武侠诞生
韩战爆发之后,做为偏左亲共的党报,大公报不使用外国新闻,只采用新华社的观点。新华社的报导不但不全面,而且LAG相当严重。于是香港大公报于是成立了“新晚报”,与大公报切割,第一时间转欧美的战争新闻。查良镛也被派去了这家新报纸。
查良镛从国际新闻翻译,变成了副刊编辑。多年报导外国新闻,让他对外国艺术有一定的经验,但这依然是个大挑战。查良镛开始大量研究西洋艺术文学,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艺评。
闲暇时间,查良镛最爱与同事陈文统一起下围棋、看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十二金钱标和七杀碑是他们最爱的作品。这段日子查良镛与同事不断切磋,艺术与小说的能力进步飞快。
由于大公报和新晚报,都是直属于新华社的共党外围团体。这几份立场过于明显的报纸,尽管副刊艺评相当精采,销售量依然低迷。
1954年,发生一件轰动港澳的大事:太极派和白鹤派不知怎么结了仇,两派掌门竟然相约在澳门开擂台公开单挑,还签下了“比武死亡不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生死切结书。
掌门人单挑到死?这也太疯狂了吧?
为了捞一笔,新华社指示新晚报,做为示范单位:“增刊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推广爱国思想教育”
那位陪金庸下棋,但根本没写过武侠小说的同事就这样被推上火线。说起来是满衰的。但他的小说却是大受好评。这位同事的笔名就是梁羽生。
(六) 金庸登场
“陈文统都已经写了,也该换你了。今天晚上九点前写完一千字,我派人在你家门口等你。”
是的,不要怀疑,这一千字就是书剑恩仇录的开头。查良镛从来都没有想要创作书剑。这只是一份工作,他是被逼的。
做为赶鸭子上架的第一篇小说,金庸只能四处模仿:地点场景是他念书的地方,情节有一大段是自己的投射,另外也直接模仿章回小说。比方说:好汉排顺位,替天行道,最后归隐。这是来自于水浒传的架构。陈家洛返家被丫鬟喂食,则是直接整段来自红楼梦。
但这篇小说竟然就这样爆红了。连金庸自己也不相信。
1956年,香港商报看到新晚报爆红,邀请金庸也帮他们写一篇小说:碧血剑。但事后金庸承认,自己对这部作品相当不满意,尤其是主角过于单薄。他甚至在第二次出版碧血时,一口气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篇幅。
在碧血剑中,金庸降低个人经验比例,放入更多历史元素。但无可避免,他还是写了相当多个人经验进入碧血剑。除了石梁派女主角之外 (金庸是石梁国中毕业生),崇祯自缢的情节,是他小时候在海宁看戏时最有冲击感的一幕。但或许最重要的,是袁承志的结局。
在那个年代,有无数个袁承志对家乡的政治感到绝望,最终决定出海,移民到香港这座小岛。1945-1950年间,香港人口增加将进五倍。和袁承志不一样的是,他们逃避的不是满洲政权,而是共产党的反右运动。
还有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
但是我看的资料金庸不是被逼写小说,而是是梁受欢迎,所以他也跃跃欲试
梁羽生被逼那段,有点好笑但真要感谢报主,后人才有这么好看的武侠
作者:
zivch (啊?)
2017-08-10 12:50:00感谢分享。小说与作者间的环环相扣向来是额外吸引人之处。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17-08-10 12:50:00
推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7-08-10 13:03:00(看着温瑞安的作品)
作者:
onelife (旺來)
2017-08-10 13:46:00~都待续)
作者:
Manaku (manakU)
2017-08-10 14:27:00看得出来书剑真的是到处模仿磨出来的作品一开始真的颇有水浒七侠章回小说的影子不过书剑他写到乾隆游江南那里的时候,看得出来他尻洗乾隆,尻洗得很痛快很过瘾XD
作者:
poolfish (ç†ä¸ç›¡æ•£é‚å³é³³åŠ)
2017-08-10 17:25:00太极派VS白鹤派那段就算放现在也是超狂XDXD
作者:
rextem (热血熊宝贝)
2017-08-10 18:52:00太极vs白鹤那段也是传武神话破灭的一战..但是还是很多人学不到教训就是了.毕竟金老写的太好 影响更大
作者:
gred121 (自由行星同盟杨威利元帅)
2017-08-11 14:29:00我眼力差 但我怎么看都感觉两位掌门都是打乱拳
作者:
moonfly (月翔)
2017-08-12 19:37:00很有意思。推
作者: triplee (none) 2017-08-13 10:52:00
日本可没中国对传统武术有那么多的情结
作者: treasure727 (半调子硬汉) 2017-08-13 11:45:00
日本不是也有所谓的古流武术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17-08-14 17:39:00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