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的梯子》是改革宗少有的,不但承认加尔文的神学确实具有神化(Theosis)的元素,也对这个元素进行分析。和目前华人改革宗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有份”是表示神把自己本身分享与你,使你可以享受祂性情的本质。我当然不能说我们是 partaker of thedivine nature of God.这就这就变成我们在祂的“本质”上有份,不可能的。Substance wise, only God is God.
除了神以外,没有别的能与祂有份本质,只有神是神。那当圣经说“上帝救我们脱离从世界情欲来的败坏,乃是叫我们在祂的性情上有份”的时候,这个在中文圣经特别提到“性情”,我相信这是指“道德”的成份,而不是“本质”的成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接受那些异端的思想,也不能接受那些李常受的思想,“有一天我们变成神,我们变成神的一部份”,这是亵渎,这是冒犯,这是违背圣经的!
我们只能在“上帝的性情上”有份。神是爱,我们有份于祂爱的性情;神是良善,我们有份于祂良善的性情;神是圣洁的,我们有份于祂圣洁的性情;神是公义的,我们有份于祂公义的性情。
唐崇荣 《唐牧师归正查经讲座-希伯来书》 一百讲
如果您是改革宗神学传统的,一定要读读这本!
====================================
书评:《加尔文的梯子——升上和升天的灵修神学》
英文书名:Calvin’s Ladder - A Spiritual Theology of Ascent and Ascension
中文书名:加尔文的梯子——升上和升天的灵修神学
英文作者:康丽丝(Julie Canlis)
中译者:王亚伯、谢仁寿、周复初
英文出版社: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2010
中文出版社:圣经资源(橄榄华宣),台湾,2020
在基督教的神学圈子中,一提到加尔文,人们往往立刻想到的就是加尔文主义Vs亚米念主
义在救赎论上的激烈攻防,体现在TULIP和PEARL这两个由五个字母组成的公式上面。而因
为加尔文极其强调神的超越性和神的荣耀,他的神学张力也往往被批评为过分强调存在于
神与人间那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导致在救恩的过程中,完全是‘神恩独作’,人类完全
没有任何的地位和角色。圣灵在加尔文神学思想中的角色,往往是改革宗神学家们共同强
调的特点。但是,圣灵如何具体的在救赎论和灵修神学的范畴中运作,与信徒产生互动的
关键为何?却看不见太多深入研究的文章。而改革宗神学家们也往往以自身神学深受奥古
斯丁的影响而自豪,但是,加尔文与在奥古斯丁之前的教父们的关系为何?却少有人着墨
。而由于传统加尔文主义者往往过分强调神人间的区隔,以至于达到神人间除了根据律法
的养子关系外,无法建立任何koinonia(中文一般被翻译为:有份、分享、交通和团契)
的关系,以至于救赎论非常强调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称义’的工作。所以,传统改革
宗神学视东正教的‘神化’(Theosis, Deification)的教义为破坏神人间的区隔,极其
亵渎神的邪说而拒绝之。但是,加尔文对于彼得后书一4中所记载的,那个神赐给信徒的
宝贵又极大的应许,以一句话总结之,就是:
Let us then mark, that the end of the gospel is, to render us eventually
conformable to God, and, if we may so speak, to deify us.
那么,让我们做记号,福音的目的乃是,让我们最终能够与神一致,并且,如果我们能够
这样说,神化我们。
这是加尔文庞大如瀚海的作品中,唯一一次使用‘神化’语言的地方。(奥古斯丁有28处
。)这使得过去30年来,改革宗学术圈内部,对于加尔文是否教导‘神化’教义这个问题
,展开了激辩。如Carl Mosser、Seng-Kong Tan、Gannon Murphy、Myk Habets(托伦斯
的学生)、Yang-Ho Lee、A.J. Ollerton、Sung W. Park、等重量级的改革宗学者纷纷在
不同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各抒己见。
康丽丝的博士论文,《加尔文的梯子——升上与上天的灵修神学》在下面几个方面跳脱了
传统改革宗神学圈子研究加尔文思想的框架:
首先,相较于传统将对加尔文的思想的研究限制在系统神学或释经学的领域,《加尔文的
梯子》结合了基督论(事实上涵盖整个三一论)、救赎论、圣餐论和灵修神学几个领域,
成为一个完整的架构。相较于传统加尔文神学研究强调的‘向下’的张力,例如:道成肉
身、基督的降卑、神在地上以教会为代表、称义、基督的国已经实现于地上,基督徒的文
化/社会使命,等等,就是强调神到地上来的事实。康丽丝反转了这个张力,强调加尔文
神学中,反而具有一种‘向上’的张力,在神论、救赎论、圣餐论和灵修神学的领域中,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应该如同雅各在伯特利的梦中见到的异象一样,是一个把人能够回到天
上的‘升上的梯子’,而这个梯子贯穿了整个基督教的历史。这个调整使用‘向上’来平
衡‘向下’的张力,使得加尔文的神学体现出‘向下’——‘向上’的完整流程,这也就
是某些加尔文学者非常强调的,加尔文思想中的‘奇妙的交换’(Wondrous Exchange)
的公式。这个公式或者可以用称义——成圣来表达,也可以用神人的相互有份(koinonia
):神有份于人性/道成肉身,为了让人能够有份于神性(和神的生命)。康丽丝不但把
koinonia放在加尔文神学的中心,也用koinonia贯穿了加尔文的神学思想,让加尔文的系
统神学、释经学、教牧神学和灵修神学融为一体。而,koinonia正是目前北美基督教学术
界最夯的热门主题:Theosis/神化教义的基础。若无koinonia,不但道成肉身无法实现,
神化也是无稽之谈。
可能是因为加尔文主义内部对于加尔文是否教导神化教义仍未取得共识的缘故,康丽丝在
本书中回避了这个主题。但是,康丽丝跳脱了改革宗传统将加尔文和奥古斯丁接轨的做法
,直接将加尔文与基督教神学界公认的第一位教导神化教义的正统教父——爱任纽接轨。
康丽丝也敏锐的察觉到学术界对于神化教义的研究越来越注意oikonomia——神的经纶(
经世),或,神永远救赎的计划的观念与神化教义的关系,而以‘亚当升上的经纶’、‘
基督升上的经纶’、和‘那(圣)灵升上的经纶’总括了爱任纽的救赎论,即神化教义。
但是,将加尔文在koinonia的基础上与以神化教义建构其救赎论的爱任纽并列,康丽丝所
暗示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康丽丝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触及了灵修神学。相较于新教目前流行的将灵修神学视为道德
的复制基督、情感的宣泄或心里咨询的进路,康丽丝在加尔文的koinonia的基础上面,再
加上爱任纽的佐证,把灵修神学拉回到koinonia神的生命和性情的中心线上面。
因着康丽丝在许多关键点上颠覆了许多改革宗神学传统的观念和思路,为研究加尔文的神
学思想提出了崭新的洞见,因此本书分别在2007年和2011年获得‘邓普顿基金的神学潜力
奖’(Templetion Foundation’s Award for Theological Promise)和今日基督教(
Christianity Today)的‘神学价值奖’(Award of Merit for Theology)。
不论您的神学传统是否属于改革宗加尔文主义,这本书能够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更为深
邃的进路,得以整全性的理解加尔文的救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