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 2019.09.14
详细版高清图文网志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9/09/2019_33.html
函馆元町虽然已经有不少文章分享了
不过蓝天下的元町散策真的是相当令人舒服的
所以多分享几次应该也无伤大雅吧
简化版网志:
元町散策的起点,可以搭乘函馆市电路面电车,抵达“十字街”,从前往函馆山缆车的南
部坂开始,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彩色版的人孔盖,有“ハリストス正教会”、函馆特产乌贼
,还有五棱郭图形内的“旧函馆区公会堂”,不同版本、各有趣味。
从南部坂穿梭到一旁的二十间坂,底部有一户民宅,门口居然有点怪怪的...
是两只阿喵啊,被主人绑着牵绳在门口晒著太阳。
白底虎斑看到我们靠过来,马上假摔倒在阶梯上打滚,有没有这么亲民XDD
直接翻倒在地上磨蹭,实在太好笑了。还会让我们摸摸,可爱死了。我们离开时刚好主人
走出门,鞠个躬跟屋主示意,刚刚玩了一下你的猫,真是不好意思啊XDD
二十间坂走到底往右转,可以看到一条相当漂亮的石板路,走在这路上,真的感到无比的
舒服啊...
沿着石板路走到与二十间坂平行的大三坂,眼前出现一栋偌大的教堂,这是“天主教”的
“カトリック 函馆 元町教会”(元町天主堂),也是我们元町散策中遇到的第一座教堂。
“元町天主堂”原由法国传教士于安正6年(西元1859年)所建,时间早于大正奉还,正处
日本新旧势力交锋的年代,是德川幕府禁教之后,与横滨山手教堂、长崎大浦教堂同一时
间创立的最古教会之一。但后经三次的大火肆虐,于大正13年(西元1924年)以防火建材完
成了现今所看到的大圣堂,当时还有罗马教皇所赠的提序,教会内部有很壮观的壁画与雕
刻,可以入内参观一下唷。
大圣堂的正门口有着两尊有趣的雕像,分别是指左指右的指标,上面都还站立著一只猫头
鹰,左边的猫头鹰闭着眼睛向右指,右边的猫头鹰睁著大眼睛往左指,不知道是否是利用
指标标示出门内实际的宽度,这样才不会因为过宽的物体撞坏东西(猜测啦)。
一旁尖塔下的门旁,贴著教堂开放的时间为10~16时,周日则因为弥撒的关系,延后至12
时开放,想要一睹教堂内部的话,不要错过时间囉。
在元町天主堂的斜对角,有一个美丽的石阶梯,这里是“函馆圣ヨハネ教会”(函馆圣约
翰教堂)的所在。
明治7年(西元1874年)由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抵达函馆传教后,于西元1878年在广末町兴建
教堂,隔年却遭大火,目前所在地的重建是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所完成。当时作为教育
与医疗的基地使用,而现有的建筑物则是完成于昭和54年(西元1979年),建筑物呈现中世
纪欧洲风情与近代设计的融合。
纯白的三层楼建筑物,屋顶有着独特的红色圆顶,第三层外观则有大大的十字架,果然是
风格很特别的美丽教堂。
与屋顶同色系的大大十字架,四个方向的圆弧屋顶,从上方看一定也是呈现十字架的样貌
,只可惜函馆市中心地皆无法空拍,不然就可以来欣赏一下教堂美丽的屋顶了。
圣约翰教堂并没有特别标明开放时间,我们造访时还不到早上9点,大门即已敞开,虽然
内部无人,但可以自由参观没有问题的,内部陈设相当简约,没有太多华丽的雕饰。
内部的后方阶梯上方,则可以看到马赛克玻璃的彩色十字架,原来这是刚刚在教堂正面外
观看到的篓空十字架啊,从外面与里面看到的竟是如此不同,很有巧思。
圆形的屋顶上方有四条篓空的玻璃窗,大量利用自然光以达到节能省碳的目的,也有着几
何图形的交错美感,很棒的设计。
与圣约翰教会隔着“チャチャ登り”的,就是“函馆ハリストス正教会”(函馆正教会)。
特别的庭园石柱铁门,若是没有标出教会名称,真的会以为是豪宅的大门呢!
安政6年(西元1859年)于目前敷地内建立最早的俄罗斯领事馆,馆内附属的教堂称为“函
馆复活圣堂”,西元1907年时因大火而烧失了,于大正5年(西元1916年)重建俄罗斯风格
的建筑。
教堂内部采用圆形天井,屋顶有许多十字架,并以冠状结构连结的独特造型,青绿色的铜
板屋瓦则是昭和43年(西元1968年)改装的,原本再建时有一座2吨重的大钟,因为西元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转移至东京的教堂使用,以6个一组的钟替换,发出清脆的声响,
被当地民众暱称为“ガンガン寺”(铿铿寺),但战争时也上缴政府使用了。现在的钟则是
昭和58年(西元1983年)重铸的。目前函馆正教会也被指定为国重要文化财。
函馆正教堂属于俄罗斯的东正教系统,虽然没有俄罗斯当地教堂那样浮夸的皇冠结构,这
小皇冠构造在日本建筑中也算是少见的了。侧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屋顶上的青绿铜瓦,
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
正面入口处则为尖塔的底端,大门以多重圆弧的几何造型呈现,门口写着开放时间为
10~17时(周六至16时,周日则自13时开始)
函馆正教会的钟声也入选“日本の音风景100选”中,虽然现在教堂的钟已经是第五代了
,但传承“ガンガン寺”有着异国风情的独特钟声,还是让当地民众相当喜爱,现在的钟
声会在复活大祭与12祭、周六傍晚的祝祷、周日午前弥撒、婚礼、葬礼时响起,若有机会
听到一定可以得到幸福的!(咦?是什么日剧梗吗?XDD)
走出函馆正教会,再往左侧走几步路,就来到元町0地区最著名的街道“八幡坂”了。
八幡坂的上方,原本有一座函馆八幡宫,是八幡坂名称的由来。现在八幡宫因大火烧失已
迁去谷地头町了,留下宽广的参道八幡坂,成为函馆最美丽的街道。八幡坂的坡道直通函
馆湾内,并且是元町街道中,海域景色最延伸的一条道路,从八幡坂的最上方往下往,穿
过四个路口,两排行道树中包夹的就是美丽的大海。
正前方中央停靠在码头边的大船,则是青函联络船摩周丸,因为它不会移动,所以想得到
再更远的海线,是“无理”(日)的了。
八幡坂绝对是元町的拍照热点,我们就算一早来,也还是有好几组游客正在拍摄各种姿势
的照片,但这里其实没有红绿灯,居民也会开车经过,若是要拍摄人像照,一定要谨守拍
照礼仪,以及不要妨碍交通的原则唷!当然,早点来不用跟大家挤,是最好的啦。
八幡坂的西侧,还有一个元町知名的古蹟“旧函馆区公会堂”,不过我们的维修运又发挥
了,不要说整个外观都围起来了,内部也进不去,完全就是不让我们看任何一眼的机会啊
。
还好外面的围篱还放了一张大大的照片,这青黄交接的美丽木造洋楼,我们只能下次再来
拜访了!(维修预定完成日期为2021年4月,请注意)
一旁的案内板说明了“旧函馆区公会堂”的由来。原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的大火,烧
毁了函馆区过半约12,000户的屋舍,因此民众发起了兴建一栋可供居民集会的场所。当时
函馆的豪商“相马哲平”,明明自己的店铺也大多烧毁,还是捐出了5万円资助。明治43
年(西元1910年)“旧函馆区公会堂”完成,是北海道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明治时期洋楼,至
今历史也超过百年,并也被指定为国重要文化财。
旧函馆区公会堂对面,就是占地宽广的“元町公园”。站在公会堂前方面对着公园,视野
相当开阔,可以看到函馆湾的美丽景色,山水天都美,棒极了!
元町公园因为坡道地形的关系,也呈现一层一层的结构,在这清爽的初秋季节,就算只是
在凉亭内坐着发呆,也是很舒服的。
虽然看不到旧函馆公会堂,但可以看到元町公园内的“旧北海道庁函馆支庁庁舎”(旧北
海道厅函馆支厅厅舍)。白色的两层楼木造建筑,有着高耸的屋簷,前排的四根石柱相当
有特色。
旧北海道厅函馆支厅建于明治42年(西元1909年),也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洋楼,其特征
是门口的廊柱玄关,从2楼延伸出的屋簷,采用了希腊式的圆柱与卷杀结构,这样的设计
常出现在希腊神庙中。昭和57年(西元1982年)与元町公园一同整备完成,现在1楼是元町
观光案内所。元町公园从前也是松前藩的龟田番所,19世纪初时幕府直辖后设置箱馆奉行
于此地,西元1864年再将箱馆奉行移至五棱郭内,就是目前在五棱郭正中央的建筑物。
旧北海道厅函馆支厅的斜前方,有一栋红砖屋舍,这是也被列为北海道指定有形文化财的
“旧(旧)开拓史函馆支厅书籍库”。目前并未开放参观。
一红一白的两栋建筑,虽然风格迥异,但却一同见证函馆百年的近代史。
正对着元町公园的宽广道路,名为“基坂”,虽然正前方无法看到太多港湾景色,但这石
坂道与行道树的组合仍然让基坂呈现令人相当舒服的基调。
从基坂旁,可以直接于末广町坐上路面电车回到函馆駅,但我们还有一处景点还没
看到,于是我们往一早下车的十字街前进,在开港通り附近有一支电线杆,是日本最古的
水泥电线杆,西元1923年10月由函馆水电会社所建立,高10公尺,呈现四方型,相当有特
色。
回到路面电车的十字街駅,这里有一间“北海道 坂本龙马 记念馆”,不过我们等等还要
赶路就没有进去逛了,下次有时间再访。与之相隔的对面,则有一尊坂本龙马像,不过隐
藏哥一直疑惑龙马为何跟函馆有关系,后来查证,原来暗杀龙马的6人小组,最后在箱馆
战争中被俘虏,因此龙马虽然没有实际到过函馆,但却与函馆有着不解的孽缘啊~
回到函馆駅,结束这一回合的函馆散策。
函馆真的是个悠闲又令人感到舒服的城市啊,希望下次再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