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Being Well-liked

楼主: husohome (傅)   2009-06-21 13:53:38
Well-liked到底有多重要?要怎么样才能Well-liked(讲得好像我就很
Well-liked一样@@")这个问题困扰了Willy一背子,使Willy在这个不适
合他的世界中活不下去,只好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里(搞不好真实的世界
才是他的想像)。
Well-liked重不重要似乎被认为是值观的问题,也就是,每个人的自尊
是倾向于靠自己建立还是靠别人的称赞而建立,或许我们可以分析两者
的利弊,然后得到一个比较中性的答案:这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
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自尊是要靠别人建立还立,被别人喜欢
对自己来说重不重要是个人价值判断的结果。
然而,我对Well-liked的重要性这个议题抱持着比较消极的看法─人不
太可能选择靠自己建立自己的自尊,人一定需要别人鼓励。一个得不到
别人的赞赏,不被别人喜欢的时候,就算表面上过得很好,能释怀,其
实内心某种程度是感到悲哀的。因为心理学对人性的最基本假设是“人
有渴望伟大潜在欲望”,这样的欲望天生就存在我们心中,很难或者不
可能消除。这样的欲望成为我们努力上进的动机,然而,当这样的欲望
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一些症状,轻微一点就是因为自卑
而造成的自负的恶性循环(自负的结果是更不Well-liked,更不被喜欢
就更自卑,然后更自负),重一点可能就会像Willy那样自把回忆以及幻
想凑合起来,完全无法面对一个“他在里面不伟大的世界”。
然而渴望伟大不代表就要靠别人来建立自己的伟大,自己也可以成就啊?
这关系到存在我们大脑结构理天生的功能:
同类互比效应,讲简单一点就是打脑会把身边的事物自动依据某些
标准加以分类,然后产生比较以及竞争意识。举个例子:有ABC三个学生
A与B成绩都非常好,C绩垫底。设B很在乎成绩。那么如下情况就很有可能
会发生:
B可以非常耐心的教导C与D功课,因为C与D在成绩上已经被B归类为跟他不同
类的人,因此在成绩上B对C和D都不会产生竞争比较心态,但是A在向B讨论
功课的时候,B就可能会开始耍手段,比方说故意教A错的东西,至于会不会耍
手段还要看B的个人修养,总之,B因为把A归为和他成绩上和他同一类的人
所以A问B功课的时候,B会有竞争心态而感受到依个人感受力不同而程度不
同的威胁。
这样的效应导致了我们other-oriented的倾向,因为人类在生物和人情标准上
会把所有其他人都归为自己的同类,因而产生比较的效应。我们的人际关系明
显地比别人差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竞争心态产生想要让自己人缘变好的潜在欲
望,要不要付诸行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也因此我们为想要争取同一个族群中
别的个体的认同证明自己同类互比结果上的优势,所以我们不太可能完全靠自
己建立自尊。所以being well-liked by others对每个人来说都很本能地重要!
那要如何改善Willy的情况呢?
我认为他应该要了解我们大脑的另外一个功能:
投射效应,也就是除非我们刻意去压制,不然我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以
为别人跟我们有相同的喜好和厌恶的事情。
这点跟Well-liked的重要性比较没有关系,却与如何被Well-liked有关系。如果
我们的个性刚好跟这个社会的多数人比较像,我们又把别人当作个性跟我们类似
的人,那么我们的行为举止就会“刚好很贴心”,因为我们“刚好跟多数人在
某些想法上很像”,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会生气的点,所以我们避开,而我们个性
如果刚好跟我们所处环境的人很像的话,我们刚好就能避开这群人会生气的点,
也就是我们刚好能够避免成为白目。反之,残酷的是,因为投射效应,一些个性
跟别人比较不一样的人,以生气的点为例,如果某个人在别人都会生气的点上不
会生气,那他因为投射效应,会以为别人这样也不会生气,所以他就很容易惹到
别人,很容易被别人认为是“自我中心”、“白目”。那么别人为什么会给他贴
“白目”的标签呢?也是因为投射效应这些“别人”以为这个“白目”跟他们一样
“应该要知道这样别人会生气”,所以就会觉得“白目”很明知故犯,或者“毫不
在乎别人会生气的点”,这是事实,但是其实这也是因为投射效应的残酷,因为
“白目”通常不是故意成为别人眼中的“白目”的。
可喜的是,投射效应是比同类互比效应容易摆脱的效应,只要我们脑筋清醒,有
意识到这个效应的存在,我们便能把事情看得比较清楚。
可是说到这里,Willy就算知道了也没办法改善啊?(假设他个性很特异)
事实上Willy只要多做点努力就行了。
在知道了投射效应之后,Willy应该要能够接受自己不是故意不被Well-liked的
所以他可以先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再慢慢改善,他可以做的事不外乎
把本能性世故的天份发挥到淋漓尽致!
所谓人的本能性世故(老师上课讲过唷!!!)就是随着大脑智力发展的时候产生的
“揣测别人心意的能力”,比方说小婴儿发展到某个阶段,就知道“微笑”会让
父母开心,所以如果他想要让父母开心就会微笑;“哭”就会有糖吃,那么想吃糖
的时候他就会哭。另外很重要的是,这个本能套用到更大一点的孩子以及成人身上
就是“说谎的本能”。假设小孩们偷了东西,父母逼他认罪,他很能不会认罪,
而选择说谎,因为他知道“父母会很难过或很生气”或者“自己一定会被处罚”,
所以他揣测父母心意以后选择说谎;那么有些小孩也会选择诚实,很大的原因也是
他们猜测“父母会因为他的诚实感到高兴,因为父母觉得诚实是可喜可贺的美德”
那么,他可能就会选择“诚实”,然而这样的诚实也算说谎的一种,因为他绝对不会
跟父母讲说:“我是因为觉得我诚实你会更看重我所我我才诚实”(不过其实这也跟
诚实的定义有关系,不过在此我把故意隐藏事实当作说谎的一种)
社交场合也是啊,当我们选择“官腔”的时候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知道别人希望
听到什么所以才选择说好听的话,即使有时候不是真的,我们甚至还会强调:“没有
啦我没在官腔,你的衣服真的很好看!”
这样讲好像很阴谋论,可是这是本能,而且这刚好带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Nora到底算不算innocent?
Nora是把本能性事故天份发挥到神的境界的人!!!但是,因为这是本能
加上Nora使用她这种能力并不是想要做坏事,所以我认为她其实是innocent的
她知道"feign innocence"可以让别人喜欢,所以一直在play acting
但是重点是她的动机不坏,这是她的生存之道,也是本能!
关于这个我去查了一下字典:innocent有两个涵义,第一个是ignorant,第二个是
harmless/childlike,我是依据第二的定义,认为Nora是innocent的。(当然依据
第一个定义的话Nora当然不是innocent因为她不无知。)
Willy岂不是应该多像Nora学学,多练习揣测身边人的心意!
(不过不要把这样揣测心意的能力用在陷害别人上)
然后我又要推翻自己了,此心理学假设虽然是有科学实验证据的但是科学也是会
被推翻的,Aristotle的力学理论在现在科学看起来是大错特错,日心地动说目
前看来也不对但是在以前有一段时间被奉为真理。所以如果前面提到的心理学理论
有朝一日背证明是错的的话,那么我前面讲的东西都是错的!
B97102085
作者: Aquatina (H_H)   2009-06-21 14:55:00
但是我总觉得人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一群动物,有时其实都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过总是很难说只有努力就能够改过来的...
楼主: husohome (傅)   2009-06-21 23:05:00
快教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广东话 (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