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白阳法门”

楼主: DavisC (大言希声)   2017-05-31 19:51:45
济公活佛慈训
诗云:梦中谁人理潇湘,云去巫山枉断肠;
   雾失楼台增惆怅,月迷津渡感悲伤;
   光寄流水随东去,鱼传尺素到昏黄;
   谁人识得个中意?握机速奔极乐乡。
白阳修士所修持的是佛愿、天命法门;而一贯道所强调的是天命,
若无天命存在则无殊胜可言。天命就是 佛的愿力,本师弥勒佛所
修持的是慈心,亦即慈心三昧。而白阳修士所希望的是将来回到天
佛院内院,即佛门,所谓的兜率天,因此对自己的法门应深入探讨
,勤加修持,以达心性光明。
佛陀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所讲的只有“空”而已,破除我执才能达
到空。而明师一指已然超生,但是接着就要破累世的宿习,去烦恼
障,否则还是不能了死,还是在轮回当中流转。所谓“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一般人将身、心
视为“有”,己落于“常”(永远存在),是为断灭,而断灭乃因
缘合和而成,没有至性而有名相。
又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
是将身、心视为“无”,为非断灭,因此,修道修到某个阶段,人
人均有神通。神者不可思议,通者自在无碍,故而得知神通乃累世
积修而来。
今日既要精进,就必须先达到空(无)的阶段,然后再有,之后才
能真空妙有,所谓不经罗汉阶段无法证菩萨,所以要按步就班,修
行的法门由小乘而进入大乘,由内心修为开始,有时俗世、语言甚
至要去掉,但亦非全部不要。
所谓慈心三昧乃唯心识界,由心识下手,转识成智。其方法在去我
执,众生我执太重故无法破茧而出。我执即我相,亦即内心所存在
的一切知障──对于上下四方的“宇”,古往今来的“宙”,有自
以为是的宇宙观,认为我所知道都是对的。
事实上,人们皆受时空无形的支配而不自知。故我障不除无法达到
圆通,虽是已经舍弃一切而来修道,但还不能舍去名利,摒弃人事
上的有无,而令此身为名利的奴隶,执于人事的是是非非。
欲破我执就须时存感恩之心。弥勒祖师乘愿下世而来普渡众生,并
将要在世界上成就佛;老师济公活佛领天命普渡三曹,掌理道盘,
是一个结缘法门;而白阳修士则是开路先锋,旨在修道了缘。因缘
结得少的好修道,而因缘既然结了也不用怨天尤人,尽自己的本份
了缘就是。
至于如何了呢?由“心”着手,当中切忌有法执,若一心念着我有
罪我要了罪,也是一个障碍。有言“罪福本空应无住”,心能造业
心能转业,业性本是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年岁。智慧者处处能觉,由修道的过程中
觉察,达到修道的最后目标觉悟。
在求道当下每一个人均已明体,只因知障而无法悟空,故要时时观
照,由心由潜意识下手,转而步人空境,而且能够无住,不在善恶
福罪当中偏浮,如此才能把持得住,坚定信心持之以恒,以永不退
转的道心向前开创,祈求能够同注天盘,完成三曹普渡的大事。
http://pfc55116688.pixnet.net/blog/post/366573470-%E3%80%90%E6%BF%9F%E5%85%AC%E6%B4%BB%E4%BD%9B%E6%85%88%E8%A8%93%EF%BC%9A%E8%AB%87%E3%80%8C%E7%99%BD%E9%99%BD%E6%B3%95%E9%96%80%E3%80%8D-%E3%80%9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