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4-12-27 20:35:54标题: 德国总统宣布解散国会 明年2月23日举行大选
新闻来源: 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84/165348
作者:庄蕙嘉(太报)
德国总统史坦麦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今天(12/27)宣布,已下令国会解散,
明年2月23日举行大选。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本月16日向国会提出信任投票,没
有通过,因此必须进行改选。
美联社报导,这是战后德国国会第4次在原定任期届满之前解散。史坦麦尔指出,这是让
国家拥有稳定政府、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德国3政党共组的联合政府因无法对预算案达成共识,总理萧兹上月6日开除自由民主党籍
的财政部长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自民党随即宣布退出联合政府。
根据二战后的德国宪法,只有总统有权下令解散国会,以及宣布举行大选。在总统宣布后
,依法应于60天内举行国会选举,德国主要政党已同意选举日定在2月23日。
信任投票失败后,德国选战就已开始。民调显示,萧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SPD)落后保
守派对手、基民盟(CDU)党魁梅尔茨(Friedrich Merz)。
此次选举的3大关键议题是移民、经济及援助乌克兰。
史坦麦尔警告,大选投票恐有外来干预,称此为“对民主的威胁,无论是暗中进行的,例
如最近罗马尼亚大选举中的明显例子;或是公开且公然的,例如目前在X平台上特别密集
的行为”。
罗马尼亚上月24日举行总统大选首轮投票,原订本月8日举行决选投票,但国安会4日公布
一批解密文件,显示选举受到“激进的俄罗斯混合攻击”干预,包括社群网军及骇客攻击
中选会。罗马尼亚最高法院8日宣布废止首轮投票结果,重新举办投票。
───────────────────────────────────────
昔梅克尔死对头重建基民盟 挑战萧兹连任德总理之路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32895
新闻引据:采访
撰稿编辑:张雅涵(央广)
德国三党执政联盟瓦解后国会大选将提前在2025年2月登场,在野的保守阵营基督教民主
联盟(CDU)党魁麦兹(Friedrich Merz)强势挑战寻求连任的总理萧兹(Olaf Scholz),在前
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执政16年间被批评对中俄采取绥靖政策的基民盟若回归执政
,将如何牵动柏林的外交战略?难民议题又将如何挑动选民的敏感神经?
修正梅克尔路线 麦兹对中俄强硬
德国将在2025年2月23日举行国会大选,社民党(SPD)的总理萧兹在他的三党执政联盟瓦解
后寻求连任,面临到保守派基民盟党魁麦兹的强势挑战。前总理梅克尔昔日的党内对手麦
兹则透过和梅克尔路线划清界线,包括更强硬对中俄战略,以及保守的移民政策,要说服
德国选民他是带领德国面对国内外多重危机的最佳总理人选。
从历史上看,特别是在梅克尔的领导下,过去基民盟被批评对中俄态度软弱,将经济利益
置于西方价值观和安全关切之上。不过,最近麦兹已选择与此立场划清界限。
在基民盟和姊妹党基社盟(CSU)公布的大选白皮书中,所阐述的外交战略显示比过往更强
硬的对中立场,强调德国必须认清中国是德国的“系统性竞争对手”。此外,麦兹也显示
比萧兹更加对俄鹰派以及力挺乌克兰的立场。他批评萧兹拒绝向基辅提供被要求的金牛座
(Taurus)远程飞弹,称这就像是让乌克兰“把一只手绑在背后进行战斗”。
朝野调整对中战略成趋势
事实上,德国政府近年已开始调整对中俄的立场。萧兹的红绿灯内阁在2021年底上台后不
久就面临到俄乌战争爆发,中国对外也更加强势独断,让萧兹疾呼“划时代转折”
(Zeitenwende)理念,以进行迫需的改革,关键举措是提高军费开支以及整建国防军。对
中国则强调“去风险化”,并强化印太战略,强调德国虽非印太国家,但该地区的安全与
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繁荣息息相关。
德国更在今年派遣军舰通过台湾海峡,是22年来的首次,展现柏林对自由航行和台海和平
的维护。在援助乌克兰方面,尽管萧兹不愿提供基辅一直想要的金牛座飞弹,称此举会恐
把德国拖入战争中,但柏林仍是排在美国之后的乌克兰第二大援助国。
至于基民盟,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志翔表示,随着国际局势改变,基
民盟不得不对中俄做出战略调整。许志翔说:‘(原音) 事实上在梅克尔下台之后,随着
德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乌克兰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就是很侵略性的对外政
策越来越明确的这种情况之下,其实基督教民主联盟很早,大概他们的政策大概就已经定
调了,大概也是会维持这个对中对抗的路线,甚至可能会更加强硬。’
但许志翔也指出,德国和欧盟近年来的对中战略,将北京定位为“体制上的对手”、“竞
争者”,同时也是“伙伴”,看来想要面面俱到,但现实上的作法时常出现矛盾,例如立
场友台的绿党所领军的外交部以及与萧兹同属社民党的国防部长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对中国立场强硬,但萧兹路却率领商业代表团访问中国。麦兹若成功入主总理
府,如何拿捏德国对中政策的力道,仍有待观察。
川普2.0投变量
让德国的对外策略变得更加复杂化的是川普将在明年1月重返白宫。
在川普的第一任期中,“美国优先”政策以及对多边关系的排斥让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深陷
紧张。因此,川普再次执政之后,对欧洲国家的施压可能重新产生,包括贸易与国防。
许志翔说:‘ (原音) 那其中一个点当然就在于说,对国防预算的投入,以及对乌克兰的
资源上面,就是川普一直主张说,欧洲国家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它们在国防上面的投入,以
及要负担更多,就是承担更多援助乌兰的责任,但是严格说起来,这些东西是过去几年已
经在做的,而且事实上持续在增加的,所以我们可以预期说川普政府会做的,可能是施压
他们进一步强化这些力道,而不是把没有的东西变成有。’
移民议题是选战焦点
不过,对于德国选民来说,外交并不是他们的首要关注。对于广大的德国人来说,政府如
何应对通膨、高电价、经济衰退和移民压力,才是当务之急。
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引擎在今年可能面对到连续第二年经济衰退。在俄乌战争后,德国失去
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使得能源成本飙升,推高了通膨,进一步导致德国经济疲软。
与此同时,对经济的不满更转移到以叙利亚难民为主体的移民身上,认为他们在社会融入
和就业上都为德国带来负担。
麦兹就以批评萧兹的执政联盟处理移民与经济问题不力,来对抗人气窜升的极右翼政党另
类选择党(AfD),并以强硬言论来迎合当年不满梅克尔对叙利亚难民开放门户的德国选民
。
在叙利亚巴夏尔政府倒台后,德国境内的叙利亚移民该何去何从的议题更成为这次选战的
焦点。
旅德独立记者林育立表示,近100万的叙利亚移民在德国境内生活10年后,许多人已经落
地生根,包括德国许多医护人员是叙利亚移民,南部一处市镇今年更选出了叙利亚移民出
身的市长。不过,对于仍需仰赖政府社福补贴的叙利亚人,可能面临遣返的压力。林育立
预期,不论谁上台,德国的难民政将更为强硬。
林育立说:‘那强硬的我想主要就是说,他们很可能会跟叙利亚政府谈判,然后因为我们
知道叙利亚现在需要重建,那他们可能会用经济诱因,比如德国就会说,那我们很乐意可
以帮你重建你的基础建设,愿意补助你,但是可不可以请你们想办法把在德国生活的难民
能够接回去,那其实在从叙利亚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很需要这些在海外的叙利亚人,
因为他们很需要重建。’
德国2025年国会大选是对内外政策的一项检验,基民盟在麦兹的率领下是否能重返执政,
选民将在明年2月作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