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电荒推升生产基地移往东南亚的力道
新闻来源: https://bit.ly/3jy3HMV
https://bit.ly/3pvQ3hb
中国辽宁沈阳一个工业园区里的一家金属热处理工厂停工。(2021年9月30日)
台北 —
中国电力短缺波及多家工厂停产。纽约时报10月14日报道,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备
受考验。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过去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有越来越多的台厂或
外商将生产基地自中国迁出,这个趋势在美中贸易战开打后更为明显。现在,中国无预警
限电将更推升制造业从中国移出的力道,可以预见,生产基地的转移未来势必成为一门“
显学”,而东南亚国家可能成为下一波厂家们竞逐的乐土。
中国广东、江苏与浙江等制造业大省遭工业限电,多家企业大受冲击,而中国政府严格执
行“能耗双控”政策是导致供电紧缺的原因之一。
摩根士丹利九月底的报告指出,中国的钢铁、铝、水泥等产业受创严重,约7%铝产能暂停
,29%的水泥产能受到影响。报告还说,纸业和玻璃业将是接下来面临供应中断的产业。
化工、染料、家具和豆粕生产商也都已经受冲击。
根据台湾中央社报导,中国至少有15家企业在证交所公告中宣布限电措施造成生产中断,
同时有超过30家在台湾挂牌交易的企业也因为中国限电措施而必须暂停生产。
受到这波限电影响的台厂各有不同的因应措施,例如南电昆山厂启用备用发电机,上银苏
州厂在限电停工期调班休假,还有不少企业每周“开一停六”、“开二停五”。
中国优势丧失
台湾财讯杂志社长谢金河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随着中国工资上涨和各种优惠渐渐丧
失,中国已不再是个卓越的生产基地。制造业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供电,而这一次中国突
然拉闸限电,对制造业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也会推升制造业加速从中国移出的力道。
他说,自1990年代到现在,中国一直作为世界工厂,他当年去鸿海龙华厂参访的时候,当
时的工资是一个月300到350元人民币,但现在已经提升到5000到7000元人民币。经过30年
的发展,中国的工资已大幅飙涨,劳力成本也大幅上升。
他还表示,1990年代台商去中国投资时,当时的土地几乎是半买半送的“批租”方式,所
以台商可以享有很大、很便宜的土地优势,但现在中国没有便宜的土地,而且房价还贵得
惊人。
谢金河说:“所以如果从这些(生产要素)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逐渐会慢慢把
原来众多在中国设厂的制造业逼着它们离开,这个时候也包括中国在淘汰低端产业,所以
在这种情况之下,未来制造业是全面性供应链移转的一个走向,也就是说台商会不断地去
寻找更廉价的生产基地。”
东南亚成首选
分析人士表示,东盟10国人口数总计6.2亿(约占全球人口8.6%),平均薪资约中国的1/3
,加上东盟国家已经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成员,享有免关税优惠,因此,不
论是从人口红利、扩大内需还是分散风险的角度评估,东南亚都是台厂从中国移出后的首
选。
台湾东南亚与南亚协会理事长、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林若雩接受美国之
音采访时表示,中国优势不再后,已有厂家陆续移出,2018年美中贸易战开打后的趋势更
为明显,很多外国商社过去是美中两边下注,但现在不行了,变成要“选边站”,必须要
选择一个比较稳当可靠的生产基地,因此有些西方厂家或者日本、韩国的商社,或大的贸
易商、成衣厂、制鞋业等,都慢慢将生产基地移到东南亚,像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
甸等。
林若雩说:“现在中国限电,我不敢说这个生产基地的移转会100%,但是你可以看到,就
是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已经在那里,它不是突然的,而是一种缓慢渐进的移动。中国大陆的
优势不再,(厂家)已经从中国大陆慢慢移转到东南亚。”
不过,由于中国这一波限电才刚开始一个月而已,台厂是否因此迁出尚不明显,但林若雩
相信已有很多台商在默默筹划迁厂。她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生产基地转移的效应将可明
显看出。
迁出部分产能
亚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名誉总会长赖维信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对台商来讲,原料物
价上涨、工资提高、缺工,都还有办法解决,但最怕的就是限电,而且中国的资讯不透明
,在中国投资必须要承担很多的政治风险。
他说,大约在五、六年前就有很多台商嗅到在中国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超前部署
”,他们先到东南亚找一个点,接下来快速将部分产能迁出。他举制鞋业为例,有些本来
销售到全世界的鞋子,有70%的产能是从中国生产的,后来厂家将10%以上的产能迁到东南
亚,“这是一个很大的量,也在东南亚造成很大的震撼。”
《彭博》报导引述吉林省一份报告,说限电措施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3月,企业须随时为
停电做好准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为了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限电、缺电、涨价
问题恐怕会成为常态,提醒台商要特别注意。
也有不少评论警示,能源短缺和产业减产将加剧中国经济下行的重大压力。高盛预估有超
过4成产业活动受影响,预期中国今年的经济成长率将从8.2%下调至7.8%。
中国媒体上海第一财经10月12日的调查报告也看淡中国经济发展,称有经济学家预期中国
今年的经济成长率将从8.72%下修至8.15%。
不过,生产基地的转移绝非易事。林若雩说,有些在中国已经长期打下基础的台商、或是
习惯当地生活的、或者建立相当好的人脉的,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的转移生产基地。
一名在上海从事农场服务业的陈姓台商就是个例子。他告诉美国之音,他对中国的基础建
设很有信心,认为限电并非长期性的问题,也不会是一个常态。他说,迁移工厂兹事体大
,他周遭的台商朋友们仍在观望,尚没有人因为这段期间的限电措施就计划搬离中国。
中国供应链较为完整
亚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名誉总会长赖维信表示,相较于东南亚,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较为
完整。他说,他刚刚将汽车零件工厂从中国搬到印尼时,几乎要自己一手组建全部的供应
链。例如,通常一间做刀具加工的车床公司就只负责车床;利用压力使金属形变、冲压成
各种所需结构的冲床公司就只负责冲床;专门做塑胶射出的公司就只做塑胶射出。
他说:“那我的工厂就需要全部都有,把应该10个工厂的那些设备集中在一个工厂做,等
于说我就只好整个供应链自己去创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还说,有时候为了一个纸箱就卡到整个生意都乱掉的地步,后来甚至连纸箱都要自己想
办法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痛苦。但等到这些难关都突破后,就会创造出一个非常高、别人
无法跨越的门槛,此时,别人就很难来跟他竞争了,所以即使在疫情下,他公司的营业额
今年还是创下新高。
台湾财讯杂志社长谢金河表示,供应链出走中国,也是台商转型的机会,过去依靠廉价劳
力的生产迁徙也需要做些改变,要发挥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以创造高毛利的产业。
他表示,中国如果失去世界工厂地位,光靠内需,对中国经济恐怕会带来更巨大的影响。
但有些国家,像是越南,已经沉潜内敛了十几年,它也知道未来供应链如果都聚集在越南
,它的发展和爆发力将会与日俱增。谢金河乐观表示,东盟时代值得拭目以待。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xlwsjtu (xlw) 2021-10-24 16:24:00
笑死,洗不完的新闻,移不完的工厂
作者:
os2CV (os2CV)
2021-10-24 18:42:00说好了哈,移出去又逃回来的是小狗哦~
韭菜与其担心移出去的工厂后续 还不如先担心这个冬天会不会先变冷冻蔬菜吧www
作者:
Pissaro (日落龙城)
2021-10-24 22:34:00因为大家都在观望这是长期供应不足还是短期,就算长期足够,电价会不会继续在低点,就算要移产线还有后续问题存在
作者:
os2CV (os2CV)
2021-10-24 22:37:00越南印尼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疫情缓和+RCEP生效后就会再移出一批,从2015年开始涨工资+环保督查回访就开始移,贸易战又加速这一过程,三句话就差不多讲完的故事被各位说成连载电缺不缺其实对此无关紧要。
作者:
ksacet (ksacet)
2021-10-25 02:31:00缺电会变成系统性风险很重要,哪里无关紧要…东南亚疫情控制没中国稳定,只要电力有稳住,产业外移会放缓,工资问题再不济往工资更便宜的内陆省移动都是选择,你电不稳整个白搭,严重性可能跟美中贸易冲突差不多严重。老中玩产业升级有一手叫腾笼换鸟,现在供电不稳大概也不用玩了,科技业对电力稳定要求不会比高劳力传产低,低技术产业移出去,高技术产业未必进的来,怎么能把缺电讲成小事?
作者:
os2CV (os2CV)
2021-10-25 15:08:00越北部份也是由广西云南在供电,欢迎继续幻想推论我们缺电要是缺电或不稳是既定事实,昆山东莞两大湾区的台商绝对逃得比你VOA和BBC三民自报得还快。
都不知道逃多少了...墙内的鸽子看起来都被做成冷冻水饺了
作者: xlwsjtu (xlw) 2021-10-25 17:18:00
中国工厂移没了,发电量还涨了10%,也不知道这些电用来干嘛了,可能是拿去田里电青蛙了吧QQ
作者: BW556 (跟5566无关喔~) 2021-10-25 18:27:00
发电量涨了10% 结果民生用电还是要停个好几天 真是韭菜命
作者:
ksacet (ksacet)
2021-10-25 23:13:00发电量长10% 数据来源先拿出来 10月之后开始限电 发电量不太可能增加
作者:
os2CV (os2CV)
2021-10-26 04:01:00作者:
ksacet (ksacet)
2021-10-26 13:20:00从9月份具体情况看,全国发电量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这是9月的前面推文我就有提到了,10月开始限电,发电应该不可能增加了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21-10-26 16:17:00从抗疫来说 中国比多数东南亚国家强
作者:
kpier2 (条汉子)
2021-10-26 21:20:00什么时候超俄赶美的天朝沦落到比起东南亚国家了?
作者:
ksacet (ksacet)
2021-10-27 12:19:00因为产业链外移第一首选就是东南亚自然是跟东南亚比呀,不然哩。真要讲实话,单纯看防疫老中搞的比欧美日好很多了好吗。
作者: BW556 (跟5566无关喔~) 2021-10-30 22:33:00
国情不同,也可以这样比?人身自由的限制与疫情扩散的限制,本来就难以两全。
作者:
ksacet (ksacet)
2021-11-01 16:54:00国情不同一样可以比呀,欧美不也喜欢说老中极权不自由。都是政体本来就可以比较,特性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