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伊朗与西亚世界》抵抗制裁、翻转世界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9-12-27 12:31:16
伊朗与西亚世界》抵抗制裁、翻转世界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021211
陈立樵/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2019年12月21日,吉隆坡高峰会(Kuala Lumpur Summit)上聚集了来自马来西亚(Malaysia)、土耳其(Turkey)、伊朗(Iran)、卡达(Qatar)等国家领导人,这场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制裁。上述几个国家中,伊朗应算是现阶段最直接对抗美国的伊斯兰国家-主流国际舆论谴责了近40年,背负邪恶国家的骂名。
敌对霸权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毕竟也没有任何国际规范要求各国都必须和霸权友好,但历史的教训是:不与霸权为伍是在国际社会求生存的原罪。
https://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9/12/26/phpLRrAzx.jpg
吉隆坡高峰会上聚集了来自马来西亚、土耳其、伊朗、卡达等国家领导人,这场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制裁。(EP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地区在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瓦解之际随即被英法两
国占领,使得阿拉伯人抵抗西方霸权的情况屡见不鲜。伊拉克(Iraq)地区在1920年已有
大规模的抗英运动,往后伊拉克人的反英情绪也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Zionism)结合
,这逼使英国在1931年有限度地同意伊拉克独立,且在隔年邀请伊拉克进入国际联盟(
League of Nations)。凯末尔(Mustafa Kemal)领导下的土耳其,对英国在西亚的优势造成威胁。而伊朗与阿富汗由于向来受英国压迫,在一战之后国内也都有浓厚的反英氛围。于是,1937年出现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结盟的态势,四国在伊朗德黑兰(Tehran)的沙阿德阿巴德皇宫(Saad Abad)签订条约,协议互相尊重、维护区域安全。
但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担忧德国势力将渗透到西亚地区,于是伊朗、伊拉克、
叙利亚、埃及先后沦为英国势力范围,中断了西亚国家自主的机会。战后旋即进入美国与
苏俄对峙的冷战(Cold War)时期,走“第三路线”的倡议出现,1955年以印度(India)
为首的亚非国家,集结在印尼(Indonesia)的“万隆会议”(Bandung Conference)上,
与会的印度总理尼赫鲁(Jawaharial Nehru)、埃及总统的纳塞尔(Abdel Gamal Nasser
)都是主张摆脱冷战压力的重点人物。但实际上要完全成为冷战的“不沾锅”却相当困难,苏俄为了将势力扩张到西亚,承诺提供埃及诸多协助,尽管纳塞尔在“万隆会议”上表达不愿加入冷战任何一方的态度,但苏俄提供的协助对埃及而言却是相当实际。
1956年10月埃及在苏伊士运河战争(Suez Canal Crisis)力抗英国、法国与以色列,一时
之间将自己的地位推上了阿拉伯世界的顶端。随后,“纳塞尔主义”(Nasserism)蔓延西
亚。同一时期,英国主导了西亚地区围堵共产势力的“中部公约组织”(Central Treaty
Organisation),组成国有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Pakistan)。目的之一,就是藉该组织孤立埃及。此后,埃及与叙利亚(Syria)虽欲合并以一统阿拉伯世界,却因叙利亚不愿将一切交由埃及主导而在1961年破局。苏俄并未减少对埃及与叙利亚个别的支持,在西亚仍令西方国家备感威胁。1958年,伊拉克在革命后出现反西方帝国主义政府,使得“中部公约组织”失去作用,但整体来看伊朗、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土耳其、约旦(Jordan)都较向西方世界靠拢,仍比埃及与叙利亚拥有优势。
https://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9/12/26/phpFdxQkB.png
二战后旋即进入美国与苏俄对峙的冷战时期,走“第三路线”的倡议出现,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的纳塞尔都是主张摆脱冷战压力的重点人物。(图:网络)
从上述这段的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在冷战时期西亚地区要组建对抗西方势力的联盟,有
相当大的难度。毕竟冷战时期西亚各国都处于西方的压迫之下,被占领、控制,也有人认
为应与西方靠拢与释出善意,例如伊拉克在1958年之前就有这类的路线争议。此外,伊朗
与土耳其虽然都抗拒英国,但在二战期间与战后也都因受到苏俄的压力,转而向西方靠拢
。美苏的冷战戏码在西亚上演,导致西亚各国必须选边站以求“保命”。然而,谁能料到
1977年底埃及与以色列和谈,让美国与以色列阵营多了新成员,搞不好西亚地区国家将停
止对以色列施压,但谁也没料到,1979年伊朗革命竟然换来反美的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政府,连带也对抗和美国友好的国家,如以色列与沙乌地。
也没有人料到,在西亚的彼端,东南亚的马来西亚(Malaysia)自1960年代完全脱离英国
独立之后,强调自己是伊斯兰国家,除了对抗西方帝国主义之外,也连带反以色列,1981
年马哈地(Mahathir Mohammad)担任总理之后更加如此。西亚的伊朗自此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结合,成为跨区域反以色列的合作势力,迄今以维持友好关系近40年。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1年叙利亚内战之后,土耳其有意维持叙利亚政府的稳定,以防止边界安全出现疑虑,但西方军队的介入让土耳其与美国关系也不甚和睦。2017年阿拉伯半岛的卡达(Qatar)因长期批判沙乌地、又与伊朗友好,遭到沙乌地与周遭国家封锁...。以上诸多因素,把伊朗、土耳其、卡达、马来西亚慢慢“送作堆”,形成今日四国结合的景象,而且明显与美国、沙乌地、以色列对抗。
日前,伊朗外交部长萨里夫(Javad Zarif)与印度外交部长在德黑兰会面,商讨未来双方的友好对合作关系,以及如何共同应对区域及全球议题。萨里夫在推特(Twitter)说道:“我们(伊朗与印度)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了,有历史脉络可循,也是坚不可破的。”这代表从西亚、中亚到南亚,合作的态势越来越成形,尽管合作不等于共同对抗西方势力,却也展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具有摆脱上个世纪被列为第三世界的意涵。
人们习以为常地一切“向西看齐”,然而现在各个不同的区域也逐渐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世界局势会不会就此翻转,没有人说得准。厘清了历史脉络,便会发现很多价值观并没有绝对且永久的优势,唯一不变的,是世界局势总是在流动的状态中。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19-12-27 17:12:00
更宏观的点是:临中国挑战 现美国无力再压制ISLAM猜 美国将会挑动ISRAEL SAUDI兴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