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中70年:从封锁到接触再到“脱钩”
新闻来源: https://is.gd/Z20v4R
华盛顿 —
2019年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周年。与此同时,美中关系也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中美建交
40年后,美国对开始于尼克松时代的接触政策不再抱有希望,美中双边关系似乎进入更具
敌意的时代。从最初的封锁到后来长达40年的接触再到现在的对抗,美国对华政策的背后
到底有什么思量?
1949-1969, 封锁和孤立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上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生剧烈变化的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局
势,还有中美关系。曾经在二战中与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结盟的美国,在中共建政后的
三十年间,拒绝承认共产党政府,继续与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并承认中华民国是
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除此之外,美国还在军事、外交和经济领域对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实
施封锁和孤立。
不过,史料显示,在中共建政之初,杜鲁门政府并没有完全排除与中共建交的可能。在
1949年10月1日之前,杜鲁门甚至派出了当时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中共进行试探性接触
;1950年1月,杜鲁门宣布结束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1950年6月,国务卿艾奇逊在一个记
者会上说,虽然美国不支持直接将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但
是,美国也不会使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阻止这样的动议。
但是,美中建交的大门最终因为中国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选择向苏联阵营“一边倒” 而
关闭。
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是美国《时代》杂志驻北京办事处的首位主任
,他后来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国1945:毛的革命与美国命中注定的选择》。在这本书中
,伯恩斯坦认为,即便美国更早放弃对蒋介石的支持,转而与共产党人合作,毛泽东也不
会倒向美国,所以,谈不上杜鲁门政府因为错误政策而“失去了中国”。
美国一些历史学家和分析人士认为,是美国造成了1949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的美中之
间不友好的关系,认为是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将毛泽东推到了斯大林那边。
但伯恩斯坦认为,无论美国怎么做,毛泽东注定会选择苏联。他告诉美国之音: “我不
认为是美国将毛泽东推向了斯大林,毛泽东一直都在斯大林那边。因为革命的意识形态,
他把斯大林看作是智慧的源泉,是革命和意识形态的起源的权威。在他的整个生命中,只
是在晚年的时候,他才对斯大林有一些负面的评价。毛是斯大林的忠实的门徒。即便是美
国1949年打算与中共建交,我也不认为会有多大的改变。”
伯恩斯坦说,毛泽东一直把美国看作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全球总部。如果这一点不改
变,那是无法扭转当时的美中关系的。他说,毛泽东上台后的一系列动作,建立斯大林式
的政权、“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都显示,毛一直在追求自己极端的革
命目标。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正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
就使中美关系从蒋介石时期的盟友变成了对手。
1950年6月25日,朝鲜入侵韩国,韩战全面爆发。 伯恩斯坦说,即便美国曾经有意图与中
国建交,韩战也使得建交的希望完全蒸发。一个星期内,杜鲁门下令美国海陆空部队援助
韩国,并下令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共产党统一台湾。同年10月19日,中国
军队入朝参战,美中直接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
美国主要是通过孤立和封锁来实施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在经济上,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
。1950年11月7日,华盛顿终止了美国与中国的商务往来,全面对中国实施禁运。1951年
起,美国还鼓励盟友和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对中国的禁运。1951年5月18日,在美国的策划
下,联合国大会通过《实施对中国禁运决议》,各国参照美国对华禁运货单对中国实行禁
运,品种多达1700余种。
军事上,美国在韩战爆发之后,构建了一道主要针对中国的亚太军事体系,即所谓的“新
月形包围圈”围堵中国。美国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台湾签订了《美日
安全条约》、《美菲条约》、《美、澳、新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
体防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军事协定等。
另外,美国还在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排斥。比如,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加入联合国,却
一直遭到了美国的阻挠。
当时的美中关系是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伯恩斯坦说,当时,美国国内对共产
党国家很害怕。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与美国对共产党国家的恐惧分不开,甚至后来的越南战
争也可以追溯到这点,美国担心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共产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1969-1979 缓和与和解
中共建政初期,是苏联的盟邦,但是随着苏联在1956年开始“非斯大林化”,中国公开与
苏联对立。19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边境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1969年春季,中苏军队在乌苏里江边界(珍宝岛)爆发的激烈冲突将中苏紧张关系推到了
最高点。莫斯科随后向边境地区调集重兵,并部署核武器。苏联成为中国最直接、最现实
、最大的敌人。
不过,这场冲突,却成为美中关系的转折点,促成了美中关系正常化。在苏联的巨大军事
政治压力之下,北京决定靠拢美国,借美国之力建立反制苏联的战略平衡。而受到越南战
争牵制的美国,在中东、南亚和中美洲都感受到了苏联的压力,也在寻求抗衡苏联的力量
。
在中苏珍宝岛冲突后,尼克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中国释放善意。比如:宣布放宽
对中美之间的人员往来和贸易限制;不同意苏联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其他旨
在孤立中国的行动;下令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也不再阻挠北京重返联合国。
其实,在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立刻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
月1日,他指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探讨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性,并一再托巴基斯坦
总统叶海亚‧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向中国传递口信,希望
同中国进行直接对话。
1971年3月,中美关系出现了出人意外的突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
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美国乒乓球运动员访华,
史称“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开启了与中国接触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基于一个信念
,即通过贸易和投资使中国摆脱孤立状态,让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美国认为,这样会令美
国更安全,也许还会令中国更像美国。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月
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也称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
史伯明(Douglas Spelman)是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美研究所副主任。 1972年,
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时,他曾担任访问美国的中国乒乓球队的翻译。2012年在威尔逊学
者中心举行的尼克松访华四十周年纪念时,史伯明这样解释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他说:“双方的背景,在美国方面,当然是越南战争,那是越南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在中
苏方面,是局势最紧张的时刻。双方因为界河上的一个小岛发生冲突。那是艰难的时刻,
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因素都是尼克松访华的背景。双方都担心苏联, 这是将我们双方
拉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1973年,美国在北京开设联络处。兴奋的基辛格写信给尼克松说, “现在我们变成了心
照不宣的盟友。”
1979-1989 密切合作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
》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与此同时,美国同意结束与台湾
的正式外交关系,但与台湾保持非官方的关系。
1979年1月29日,美中实现关系正常化后仅几个星期,中国当时实际的领导人邓小平便率
团访美。1月31日,两国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建交后两国签署的首批政
府间协定之一。
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两国之间一连串重要、高级别的交流。两国之间签署了多个双边条约,
特别是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以及贸易交流。
1980年代,直到1989年前,是美中关系最好的时期。随着1980年代双方高层与工作层接触
的加深,两国在更广泛的议题上进行对话,包括全球与地区战略问题、政治、军事问题、
裁军、联合国和其他多边事务等。
两国密切合作的最大体现是美中军事合作在这个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邓小平访美
后不久,中国出动十多万解放军对越南发起攻势。这场战争导致大量中国士兵伤亡,但是
却使得美中关系进一步强化。
中越边境战争暴露了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急需现代化,而彼时,美国政界、军界也日益形
成共识,一个在军事上足够强大的中国,能够对苏联进行有效的牵制,这完全符合美国的
国家利益。
正如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他《论中国》一书中写到的,“这场战争开启了中国与美国在
冷战期间最为密切的合作。” 中越战争后,中国从此脱离社会主义阵营,成为美国的战
略伙伴。
在此之后,华盛顿同意向中国出售军用装备,包括先进雷达、运输型直升机、电子侦察装
置以及带有先进军事软件的计算机。唯一的例外是限制向中国出口有可能会对美国产生威
胁的进攻性武器。
1980年代的里根总统时期是美苏冷战的高潮期。美中关系进一步友好发展。在里根执政初
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有过激烈交锋。1982年8月17日,双方签署了美中第三个联合公报
,也就是《八一七公报》。在这份公报中,美国承诺将逐渐减少对台的武器出售,而中方
则承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中方的基本原则。这使得美中之间因美国对台军售而引发的短
暂危机得到缓和。
在里根政府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温斯顿‧洛德( Winston Lord)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
说,这段期间,美中之间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交流大规模增加,双方的部长级访问和
各军种参谋长的互访都大为增加,双方还合作对抗苏联。
他说:“我们还向中国出口军火,几乎有10亿美元。在当时来说,这是不小的数目,在今
天简直无法想像。我们在中苏边界设有基地,在这些秘密基地里,我们与中方合作追踪苏
联的导弹。我本人还去过其中一些。我们还与中方合作向抗击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抵抗力量
提供武器。”
到1984年起,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到里根总统1988年1月卸任之际,美
中双边货物贸易额与他就任时相比翻了一番。中国对美出口占其全部400亿美元对外出口
额的四分之一。
1987年,美国快餐连锁肯德基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分店。那段时期可以说是美中关系
的“黄金时期”。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说,这段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另一个原因是
中国那时候在辩论和思考政治改革。
1989年1月,里根的副手老布什宣誓就任总统。他在就职后仅一个月就到访北京,其间接
受了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成为首位通过电视屏幕直接向中国民众讲话的美国元首
。
1989-2009,接触加防范
美中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因1989年6月4日发生的“天安门事件”而嘎然而止。中国当局6
月3日晚和6月4日凌晨动用军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及附近地区血腥镇压了要求改革和民主
的大学生和民众。
“天安门事件”之后,美国宣布了多项对华制裁措施,包括美国停止高层和官方的交流,
禁止出售武器给中国。许多制裁现在已经撤销,但最具象征意义的禁止对华出售武器和军
事系统的制裁至今仍然有效。
也是从“六四”以后,美国对华政策带有了接触和防范的双重色彩。在经贸关系和人文交
流领域,双方合作的一面比较明显;在国际安全和人权等问题上,防范与牵制则更为突出
。 孟捷慕 (James Mann)1984年到 1987年期间担任过《洛杉矶时报》驻京记者站站长
,他曾在六四25周年前夕接受美国之音记者专访时说,“六四”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政治
变革运动的终结,也使得美中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他说:“对于与美国的关系,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它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从1971年到89年
,中美两国发展了基辛格所称之为‘心照不宣的联盟’,合作对抗苏联。…… 1989年发
生了两件全球性的重大事件,一是天安门事件,另一事件就是柏林墙的倒塌。这两个事件
加在一起导致1971年以来存在的美中关系的结束。这两个国家的高层领导人还是进行对话
,他们试图继续发展双边关系,但是他们再也不可能把它复原到从前的样子。”
柏林墙倒塌后不久,1990年前后,东欧和中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共产党政权纷纷
瓦解。1991年,苏联也解体,美中联合抗苏这一共同的战略利益不复存在。
不过,美中很快找到了另一个共同的战略利益-经济和贸易。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中经
贸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贸合作成为继安全关系之后,美中关系的新的“压舱石”。
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回顾美中关系历史时,这样解释苏联解体后,美国继续对
中国实施接触的政策原因。 “苏联垮台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由国家
。带着这份乐观,美国在21世纪前夕向中国敞开大门,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克林顿击败了老布什。克林顿在竞选中对老布什总统在天安门
事件不久后即与中国接触大加抨击,他甚至称中国领导人为“北京的屠夫”。克林顿在上
台之初把贸易与中国的人权状况挂钩。不过,到1994年5月时,克林顿宣布继续给予中国
最惠国待遇,并将贸易与人权脱钩。贸易与人权脱钩,意味着在天安门事件之后美国政府
对华政策上的一个转变,经贸关系成美中关系中的主轴。之后,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2000年,克林顿还签署《2000年美中关系法》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 )在接
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解释了克林顿总统当时的想法。她说:“(克林顿)总统把入世当成一
个可以为中国民众创造机会的途径。 克林顿总统过去总是说,我们不能为中国选择,我
们也不能帮他们选择他们希望的政治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帮忙,让中国民众有个选择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