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入侵阿富汗的40年伤口:俄罗斯为何重返

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05-02 20:48:04
入侵阿富汗的40年伤口:俄罗斯为何重返“帝国坟场”?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788786
2019/05/02 The Glocal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50.jpg
2019年是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1979-1989)的40周年。这场战争,曾被戈巴契夫称为“
苏联的流血伤口”。图为苏阿战争期间入侵的红军“Mi-24”直升机。图/路透社
文/汤钧佑(The Glocal研究员)
“苏联–阿富汗战争之于苏联,就像越战之于美国。”曾有论者这样评论。
2019年是“苏联–阿富汗战争”40周年。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无疑是近代国际史上极
为重大的转折点——它终结了70年代美苏相对缓和的关系,并引发新一轮的激烈对抗,原
以为可在一个月内终结的战争,最后却延续近十年。
苏联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根据“苏共28大”工作报告,苏联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共花费了
600亿卢布,近5万苏军战死沙场,伤病人数近10万。如此沉重的负担,也被认为是导致日
后苏联瓦解、冷战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750.jpg
苏联为阿富汗战争付出惨痛代价,也被认为是导致日后苏联瓦解、冷战终结的重要原因之
一。图为苏阿战争中,坠机的红军直升机。图/美联社
四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阿富汗局势的变动对于苏联来说一向至关重要。美国前安全顾问
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曾公开表示:苏联一旦控制阿富汗,将西向伊朗,
东至南亚,从而打开印度洋;并能以阿富汗为立足点,向西南威胁波斯湾产油国,控制石
油管线,从侧翼包围西欧,谋求世界霸权。
而阿富汗全国人口中的大量塔吉克斯坦人、乌兹别克斯坦人与土库曼斯坦人,和苏联的中亚各加盟国的
各民族系出同源,彼此经贸又往来密切,阿富汗任何风吹草动,都对苏联国家利益影响甚
深。
1979年,阿富汗发生政变,继位者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上台后,不断声
称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并指责苏联有意谋害自己,想当然地被苏联视为“不听话”的眼
中钉。政变后一个多月,苏联中央政治局在向国家领导人布里兹涅夫(Leonid Brezhnev
)上缴的报告中便称:在当前情势下,政治局合理认为,阿明会为了保持个人统治地位,
做出改变阿富汗政权性质的行为。
由于苏联认定阿富汗自1973年建国起,在苏联扶植下已逐渐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故保
卫阿富汗社会主义的成果,自然也是苏联宣称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79年年末,苏联政
府暗杀阿明,并扶持魁儡巴布拉克.卡尔迈勒(Babrak Karmal)继位。但此时的阿富汗
因为政府内斗严重而威信大减,反政府军声势日渐壮大,为了“帮助”卡尔迈勒巩固政权
,苏联遂以“应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和国家领导的集体请求,反击外来侵略”为由,出兵阿
富汗。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84.jpg
阿富汗局势的变动,深深牵动着苏联。1979关键那年,阿富汗的亲美领导人阿明(图左)
在政变后掌权,苏联国家领导人布里兹涅夫(中)将阿明拔之而后快,并扶植傀儡政权卡
尔迈勒(右)上台。图/维基共享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17.jpg
“应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和国家领导的集体请求,反击外来侵略...”苏联以此为由,于
1979年出兵阿富汗。图/维基共享
为何苏联以失败告终?
在苏联出兵阿富汗初期,无论是领导阶层乃至第一线官兵,都认为这次行动会如同1968年
的布拉格之春一样,苏军必能在短期内稳定情势,迅速撤退。讽刺的是,这一次的任务时
程直至十年后的1989年才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复杂,但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僵化,是一大
致命伤。
布里兹涅夫上任后,自70年代开始趋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当时苏联的决策,往往
是由一群缺乏战争实务经验的少数高层,根据未经严格检视的情报所下达的指令。这一特
性在进军阿富汗时,苏联对国际事务的错误预测也显露无遗——当时苏联中央过度乐观地
认为,阿富汗虽位于中亚,但离富藏石油的海湾尚有一段距离,不会严重危及国际石油供
应,西方世界应当不会有强烈反应。
不料进军阿富汗的行为,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同声谴责,认为苏联为谋求私利,打破了当
时国际战略平衡。1980年,联合国召开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
汗”的决议,此后8年连年做出如是结论。
苏联对外关系亦屡屡受挫。美国不断以阿富汗问题在谈判时向苏联施加压力;中国则把阿
富汗问题称为苏中关系的障碍;苏联在伊斯兰世界的外交活动也濒临停顿。雪上加霜的是
,美国甚至透过中央情报局,向战场上的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武器援助,迫使希望早日撤
军的苏军,不得不对抵抗力量发动更猛烈的回击。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36.jpg
当时苏联的决策,往往是由一群缺乏战争实务经验的少数高层,根据未经严格检视的情报
所下达的指令。这一特性在进军阿富汗时,苏联对国际事务的错误预测也显露无遗。图/
美联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37.jpg
美国甚至透过中央情报局,向战场上的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武器援助,迫使希望早日撤军
的苏军,不得不对抵抗力量发动更猛烈的回击。图为与苏联作战的阿富汗圣战士。图/美
联社
苏联领导人缺乏对时局的准确判断与预测,使得当时的军事战略更是一大败笔。由于过于
轻敌,苏军派往阿富汗的作战人数明显不足,大规模进攻战术又无法适应阿富汗的山区地
形和游击战,过分集中的指挥权也限制了前线军官调度军队的机动性,造成苏军大量伤亡
;在政治上,苏联于阿富汗扶植的魁儡政权,其所引进带有苏联色彩的制度与文化,也与
阿富汗人民格格不入,遭到强烈抵制,根本无法有效统治。
此外,在战场上的高额花费,在苏联经济下滑的80年代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不断从战场
送回苏联的棺材亦造成全国国民陷入极度伤感的低迷氛围。战争带来的消极感,让苏联内
部人民开始对政府的出兵决策心生不满。1984年,莫斯科民调显示,高达6成的民众反对
阿富汗战争,共产党员中亦有4成持反对意见。在苏阿战争末期,苏联提倡的“新思维”
政策,让民众更公开地讨论时事,这些反对声浪也无疑对中央带来极大压力。
苏联领导阶层意识到,阿富汗战争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与军事上的负担,也使得克里姆林
宫在国内与国际上声望骤降。内忧外患下,1986年,苏联对阿富汗战争有了关键性的变化
——苏阿两国不再坚持撤军问题只是两国之间的事,并表示愿意接受联合国调解。苏联开
始大力支持阿富汗政权实行“民族和解”政策:由政府带头宣布单方面停火,停止军事行
动以及给予百姓生活补助等。
时任总书记戈巴契夫也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在阿富汗打了6年,再不改变态度,还得再
打个20,30年。苏联应该在两年内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阿富汗、巴基斯坦、苏联与
美国代表就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签署协议。阿富汗战争被戈巴契夫称作苏联“流血的伤口
”,长达十年的流血战争至此终于告一段落。然而,此后的苏联/俄罗斯却始终没有忘记
那场战争的教训和未竟的野心。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17.jpg
苏军大规模进攻战术无法适应阿富汗的山区地形和游击战,过分集中的指挥权也限制了前
线军官调度军队的机动性,造成苏军大量伤亡。图为遭圣战士游击队俘虏的苏军坦克。图
/美联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00.jpg
“我们已经在阿富汗打了6年,再不改变态度,还得再打个20,30年。苏联应该在两年内
从阿富汗撤军。”图/路透社
当代俄阿关系的演变
苏联撤出阿富汗后,在战争期间出现的各大军事组织进入长期内乱。可以说,阿富汗今日
不断的大小内战,便是源于当时苏联的对阿战争。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90年代政经转
型过程中,由于奉行一面倒的亲西方政策,再加上国内经济萧条,通膨与失业居高不下,
外交上难以发挥,对中东局势也只能隔岸观火。
1992年阿富汗发生革命,俄罗斯承认新成立的阿富汗伊斯兰国;但好景不常,塔利班于
1996年夺取政权,改称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由于塔利班采取伊斯兰极端主义,更公开承
认车臣分裂政权,刺激著当时中亚新兴独立国家极端宗教主义者的野心,也对俄罗斯地缘
政治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俄罗斯政府不愿承认塔利班政权,对其采取反对立场。并且基于维护国土完整的考
量,俄罗斯持续对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权提供协助,运送军火资源及协助修缮基础建设。
千禧年后普丁(Vladimir Putin)上台,俄国经济随着国际原物料价格高速成长,摆脱90
年代苏联解体后的疲软。经济恢复让俄罗斯得以开始加强对中东外交,逐步恢复在该地区
的影响力:在阿富汗的“北方联盟”成立后,俄罗斯立即对阿富汗展开全面性的政治、经
济与军事协助,并展开高层互访活动,企图阻止北约东扩以及极端民族主义散布,以维护
俄罗斯国家安全之名——重返阿富汗。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02.jpg
90年代塔利班夺取政权后,俄罗斯政府不愿承认其政权,并且持续对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权
提供协助,运送军火资源及协助修缮基础建设。图为1998年阿富汗大地震时,俄国协助赈
灾。图/路透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10.jpg
千禧年后,俄国摆脱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疲软,重新加强对中东、中亚外交,逐步恢复在
该地区的影响力。图为2000左右,车臣危机时俄罗斯的车臣大搜捕。图/美联社
千禧年、普丁、重返阿富汗
2001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藉反恐名义,进入阿富汗围剿塔利班与宾拉登
。但在推翻塔利班后,美国却没有任何从阿富汗撤兵的迹象,持续以反恐为由,在中亚建
立的军事基地驻扎,这也使得俄罗斯的不满与怀疑逐渐增加。
俄罗斯担忧,美国想借由控制阿富汗,将其与印度、巴基斯坦连成一线,围堵俄罗斯战略
南下之路,并扩大北约在印度洋的活动空间。同时,若由美国主导的、途经阿富汗与巴基
斯坦的输油管道成功修建,那么欧洲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性更会大大降低。
是故,塔利班政权解体后,笼罩在对阿战争阴影下的俄罗斯,开始积极透过各方勘璇,促
成亲俄的“北方联盟”迅速在政府中掌握了实权。2002年,“北方联盟”取得中央政权后
,俄国外交部长随即展开访阿之行,并承诺向阿国提供后勤与技术支援,帮助其组建职业
军队;次年,俄阿政府进一步发表联合声明,并公开签署17项协议,表示两国将致力于发
展政治、经贸、科技与文化等深入关系。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78.jpg
911事件后,美国藉反恐名义,进入阿富汗围剿塔利班与宾拉登。但在推翻塔利班后,却
没有任何从阿富汗撤兵的迹象,持续以反恐为由,在中亚建立的军事基地驻扎。图为美军
在中亚的军事基地之一。图/美联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88.jpg
美军在阿富汗、中亚的活动,另克里姆林宫感到不安。图为2004年,普丁前往车臣视察
。图/美联社
为了解决阿富汗对苏联的大笔债务及拓展双方经贸关系,俄罗斯更在2007年宣布“免除阿
富汗90%对俄欠款”,以获得承包阿富汗公共建设的优先权,并签署经贸合作发展备忘录
。此举也成功让俄阿贸易总额从07年的0.7亿美金,大幅增长到08年的1.9亿美元,希望藉
著日渐增加的对阿经济影响力,回应美国在阿富汗的干涉。
此外,俄罗斯更重启苏联软实力对外战略,大力在阿富汗推广俄式教育体系,帮助阿国学
生到俄国留学,并强调俄阿的历史友好,回顾苏联时期在阿国的各项建设与人才培育绩效
。有历史学者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俄国的轰炸宣传,阿富汗民众对苏阿战争的惨痛回
忆似也逐渐模糊,反倒开始对苏联与俄罗斯在当地的投入产生正面解读。
2014年后,当撤军阿富汗开始成为美国政府与民间的主要论调后,俄罗斯立刻表态支持支
持阿富汗政权的独立性。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曾表示:“2014年后
的阿富汗,要开始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15.jpg
2014年后,撤军阿富汗开始成为美国主要论调后,俄罗斯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曾表示:“
阿富汗要开始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图为在阿美军,身后可见苏军在对阿战争期
间遗留下来的坦克。图/路透社
笔者认为,这显示了俄罗斯在长年与阿富汗交涉的过程中体悟到:既然塔利班政权已然垮
台,比起强硬地与美国竞逐阿国代理权,不如转而支持阿富汗作为国际中立国家,名正言
顺地支持阿国现有亲俄政权与政治体系。
事实上,早在2002年“北方联盟”取得政权后,俄阿便立即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要将阿富
汗打造为一个“和平、统一、中立、繁荣,并与邻国和睦相处的国家”。俄罗斯外交部长
拉夫罗夫在2010年也曾公开宣示:在国际社会为稳定所尽的努力后,恢复阿富汗的中立地
位,将是形成区域和睦氛围的关键因素。
从苏联至俄罗斯,这40年间对阿富汗的政策上虽有差异,但始终不变的就是维持对其的影
响力。从前苏联出兵阿富汗,是为了在冷战对峙下,防止阿国领导阶层过度亲美;现今俄
罗斯透过政治与经济乃至于软实力等手段援助阿富汗,也是希望确保阿富汗维持某种程度
的“中立性”,抑制美国等西方势力在该地区的渗透。
时至今日,阿富汗的动荡与贫困都与俄罗斯紧密相关。不论未来国际局势如何改变,相信
俄罗斯依然会将阿富汗视为其国际战略中的棋子,谋求俄国最大的国家利益。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706.jpg
阿富汗的动荡与贫困都与俄罗斯紧密相关。不论未来国际局势如何改变,俄罗斯依然会将
阿富汗视为其国际战略中的棋子,谋求俄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图/路透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