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全球化视角:30年前柏林围

楼主: moimuim (欧泥酱)   2019-01-12 16:11:18
标题:《大家论坛》全球化视角:30年前柏林围墙倒下 如今又来到十字路口
新闻来源: 上报 https://goo.gl/d9b8xF
戈定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穆加
● 巴西智库The Igarapé Institute共同创办人
盼在2019年,历史的潮流得以改变动向。 
2018年,国家内部与国际间的分歧持续加深,纵使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geopolitical
tensions)与政治部落主义(political tribalism)改变了国际关系和国家政治,但新
技术正在推翻对安全、政治和经济长期存在的假设。
使问题更复杂的,是社会间愈来愈强烈的互赖现象,面对各种超出国家、城市或是个人控
制范围的力量,尤其是气候变迁问题,人类所受的影响愈来愈大。
全球化使世界更凹凸不平
30年的岁月能造成的改变,真的非常可观。1989年苏联解体,似乎是自由民主原则和价值
获得胜利的好兆头。同年发明的“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也为人类繁荣与全球
合作带来新希望。
21世纪初,像是“距离之死”(The Death of Distance)或“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等华丽标语,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然而,全球化并没有使世界变得更平坦,反而让它变得更凹凸不平、参差不齐。
一个人所居住的地方,基本上就决定了他的前途、寿命与生命的结局,这样的情况比任何
时候都还严重。全球化不仅没有成功使共同价值取代个别国家的理想,反而导致贪婪的竞
争、福利国家衰落与国际机构败坏。而虽然严格来讲,如今民主国家已比1989年多出许多
,许多人却变得更不自由。
因此公众对全球化的支持逐渐减弱,也不令意外。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攻击事件,和各
国政府花费美金5.6兆元发动的“反恐战争(war on terror)”显然于事无补。
2008年引爆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专家和机构,根本无能应付“互赖现象(
interdependence)”加剧与“技术变迁(technological change)”带来的改变。菁英
分子与所有“幸存者(left behind)”之间的鸿沟,毒害了整整一个世代的政治情势。
新启蒙运动
然而,对全球化想像破灭的国家,大致仅有北美与西欧国家。毕竟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的新
兴势力已经崛起,而且总体来说,与30年前相比,世界大多数人口的客观生活状况已改善
不少。
柏林围墙(the Berlin Wall)倒塌后,西方世界以外的人均收入增加了1倍,中国更是增
加了2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寿命(life expectancy)”增加了15年,而且全球有
30亿人学会了如何阅读与写字。
但是没人能够保证哈佛大学教授平克(Steven Pinker)所谓的“新启蒙运动(New
Enlightenment)”将持续有所斩获。
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可以说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
”造成的结果,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是科学与艺术改革的时代,更是不容异己的观念、宗教
战争与对科学家与知识分子迫害的温床。
文艺复兴期间和之后之所以会产生反动暴力,主要因为菁英分子无法应付印刷革命所带来
的巨变,与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平等。
今日的菁英分子必须特别注意这点。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
严重后果,深深伤害了公众对政府当局与专家的信任。
使右翼与左翼的民粹主义团结在一起的,莫过于对坐拥特权、只在乎自身利益的传统决策
者所抱持的失望态度。
保护弱势团体
他们所言并不无道理,为了推广全球化,政府实施的政策漏洞百出,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今时今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自动化技术(automation)
”很有可能取代人们的日常工作,更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政治领袖与民众,是否能够集
中意念来对抗共同的威胁,还是我们正在制造更大的分裂?
对此,2019年有关单位所采取的行动至关重要。比起任何时候,现在都应该更加努力解决
日益增加且环环相扣的改变因素。
为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行动以保护弱势群体。
正当人们最需要社会安全网时,它却遭到大幅削减。金融危机耗尽政府资源,并造成大量
举债之后,美国等国家政府却是透过减税使情况雪上加霜。
更广义地来说,我们必须亲自处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扬弃20世纪过时
的模式,撇除将一切政治二分为左派与右派,或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作法。
2019年的政治立基在价值观念之上,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政党受诉诸民族情感与怀旧情怀的
新兴政党团团包围,而感到腹背受敌。
正视不平等
到目前为止,政治革命总是充满愤怒与挫折,但是我们可以,也应该要借由这些情绪来实
现建设性的改革目标。
若欲使全球化具有包容力,我们则必须正视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拥抱各方面的多样性
,并确保国际合作跳脱“单边主义(unilateralism)”的框架。
2019年成败结果的重要性已到达颠峰。
极端主义、假新闻与受到外国操纵的政策,已严重威胁民主制度。若政策制定者与政治领
袖再不更积极地参与,那未来的希望将会非常渺茫。但由于改变的步伐持续加快,加上国
际间互赖现象逐渐加剧,找到共同解决方法变得难上加难。
虽然放弃或在面临重大决策时临时却步都相当容易,但不论我们是否亲身参与对话,正在
发生的改变都会影响我们所有人。
这么说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素养,并多多接触较为复杂的想法。若不这么做,
反而去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只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唯有亲手替未来塑形,我们才不会对未来如此恐惧。除非勇敢的人能够站出来,未来不会
更有正义,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击破道道新墙
30年前柏林围墙倒塌,而今我们又来到了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众声喧哗的各派思想与理
念,正在彼此激斗。
社会内部与社会之间所建立的道道“新墙”(new walls),正严重威胁我们共同的未来
。今年,2019年,是时候将它们各个击破了。
(翻译:蔡惟方,责任编辑:简嘉宏)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