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不设首都的瑞士 伯恩与无处不在的熊

楼主: k10055960 (我不想做太阳)   2018-09-30 21:34:16
标题:不设首都的瑞士 伯恩与无处不在的熊
新闻来源: 上报 / https://goo.gl/LqK1XS
官方意义上,伯恩不是瑞士的首都。现代瑞士联邦在1848年建立时,考量各地区的平等而
没有设置一个首都。愿意免费提供联邦政府必要工作空间的伯恩胜过基础建设更完善的苏
黎世,获选为“联邦城市”(Bundesstadt)。数个联邦重要机构也设于其他城市,如联
邦最高法院位于法语区的洛桑,联邦刑事法院则位于义语区的贝林佐纳。
伯恩居民约13万,在人口上属瑞士第4大城,建成可回溯至1191年。根据传说,被认为是
伯恩建城者的柴林根(Zähringen)家族公爵伯赫陶德五世(Berchtold V)决定以狩猎
时第一只遇见或捕获的动物为市镇命名,而这只动物是一只熊。这不是伯恩城名来源唯一
的解释,但是最知名的一种说法。如今伯恩老城区也可见得伯赫陶德五世与熊的壁画与塑
像。
以熊为城市象征与纹章动物的伯恩市区内至少可以看见三种熊:活的熊、绘画与塑像的熊
、被做成标本的熊,并分别地呈示了城市历史的不同面向。
城市最早豢养活熊的纪录出现在16世纪,是伯恩人1513年战胜诺瓦拉战役(Battle of
Novara)后带回来的战利品。至少一百余年间,伯恩的熊搬迁过数次住处,现位于阿勒河
(River Aare)畔的熊公园(BärenPark)是2009年翻修增建后的结果。受观光客欢迎的
棕熊芬恩(Finn)、碧玉(Björk)与女儿乌辛娜(Ursina)可在河岸草坡与池水中活动
,亦可透过隧道回到原本的熊坑(Bärengraben)。
距离曾是城市西门的钟楼(Zytglogge)不远处,位于杂货街(Kramgasse)路中央的武装
熊雕像属于伯恩11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塑像的喷泉之一。有时也被称为“喷泉之城”(
City of Fountains)的伯恩拥有超过100处可生饮的公共喷泉,过往也是居民取水、洗涤
及社交的聚集地点,保留了社会及文化活动的痕迹。曾有喷泉守卫驻守,确保人们不会取
用过多水量,或是试图污染水源。
名为“柴林根喷泉”(Zähringerbrunnen)的塑像由本地艺术家希治布兰德(Hans
Hiltbrand)打造,由一只全副武装的熊战士与脚边的一只幼熊组成,以纪念建城者伯赫
陶德五世。另外10座以传说、圣经故事及历史重要人物为主题的喷泉塑像被认为是雕塑家
吉恩(Hans Gieng)作品,知名者包括食婴者喷泉(Kindlifresserbrunnen)与蒙眼的正
义女神喷泉(Gerechtigkeitsbrunnen),后者拥有国家文化遗产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突显了旧瑞士邦联间的矛盾,伯恩的统治性地位也在1798年被法军击败后告终
。法军不仅在伯恩掠夺了1100万旧瑞郎,还将城市中的三只熊带回巴黎,以当时的伯恩领
袖为牠们命名。成为伯恩人的一大耻辱。
熊坑独剩的一只仔熊在失去父母后不久后丧命。这“旧伯恩的最后一只熊”被做成标本,
收藏在伯恩历史博物馆(Musée d’Histoire de Berne)中。站立的熊标本手持一柄剑
及一面盾牌,盾面上刻有“旧时代已逝”的拉丁文“Antiquum obiit 1798”,象征伯恩
作为强权的时代在此结束。
198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历史遗产的老城区是伯恩观光与购物核心地
区,街道规划仍与12-15世纪的模样相去无几。伯恩最早的城市范围被阿勒河三面环绕,
易守难攻。随着城市逐渐向西扩张,钟塔、监狱塔(Käfigturm)与克里斯托费尔塔(
Christoffelturm)都曾作为城市西端塔垒,两侧延展的建物因此被称为外墙(the front
)。
根据城市导览解释,伯恩对于保存历史建物已有共识。且不只是保存建筑供观光客欣赏的
外墙表面,连内装配置也大抵保存,只是补充现代化的设施。老城区拥有欧洲最长的有顶
购物拱廊与全国最高的大教堂(Münster)。许多建物的旧地窖已改为商店或餐厅,部分
外墙上的雕塑则诉说了城市行会(guilds)的过往。
受强权环伺的瑞士在1515年马里亚诺战役(Battle of Marignano)败给法国后开始考虑
采取中立立场,今日许多城市中的老城区是数百年间未主动参战的遗产之一,也成为观光
业的一大资产。
瑞士北部与德边界处的莱茵河畔施泰茵(Stein am Rhein)是另一明证。位于下康斯坦茨
湖(Lake Constance)与莱茵河交汇处的莱茵河畔施泰茵是瑞士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古城之
一,于1972年获得瑞士遗产协会(SHS)颁布的首届建筑遗产保存奖华克奖(Wakker
Prize)肯定。
步行即可轻松游览的莱茵河畔施泰茵特别之处,是在极小的区域聚集许多保存良好的历史
性建物。伫立于市镇核心的市政厅广场,可将喷泉与长列半砖木楼房与外墙的壁画尽收眼
底。壁画描绘了历史故事、神话、战事与贸易等主题,许多反映了当时拥屋者的财富,今
日的屋主则必须在政府支持下持续维护它们。
走进莱茵河畔施泰茵,于是有如走进一个政府与人民共同打造的想像之镇,令人想起迪士
尼乐园常见的美国小镇大街。人工打造的迪士尼乐园虚假到有点真实,瑞士古城则真实到
有点虚假。两者都有些虚实难辨,美好得不像是自然存在世上的东西。
伯恩曾有几名居民登上过国际大银幕。包括引领比基尼潮流的第一位庞德女郎乌苏拉安德
丝(Ursula Andress)、以及在《铁达尼号》(Titanic)沉船间持续演奏的5名沙龙乐团
(I Salonisti)古典乐手。苏联(CCCP)首任领袖列宁(Владиbир Улья
cов)在1917年得以返国,也有赖德国驻伯恩大使馆的协商。他在4月离开瑞士,于
儒略历的10月领导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政变,改变了俄国的历史轨迹。
但伯恩最知名的居民应为出生德国、在此居住不满十年的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在此发表的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也为瑞士这个以制表知名的
国家与时间的关系增添一层理论物理性的纹理。
26岁的爱因斯坦在1905年间发表了4篇横跨3大物理领域的论文,这一年被称为在伯恩的“
奇蹟年”(annus mirabilis)。除了知名的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质能
等价(mass–energy equivalence)与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外,关于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的论文成为爱因斯坦1921年获诺贝尔奖的基础。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爱因斯坦因求职来到伯恩,1902年起于瑞士联邦智慧财产局
任职专利审查员。他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时,4500瑞郎的年薪已足够养育他的家庭
,包括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汉斯(Hans)。据其自述,他有不少想法都是在智财局时想出来
的。
1909年,在苏黎世获得教职的爱因斯坦离开了伯恩,其后再前往布拉格。直到1919年,英
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爵士(Sir Arthur Eddington)对日全食的观察证实了爱因斯坦的
广义相对论,他才在全球声名大噪。
拜访了位于历史博物馆内的爱因斯坦博物馆、以及玫瑰园(Rosengarten)附近适合合照
的长椅雕像后,老城区杂货街49号的爱因斯坦故居(Einsteinhaus)会是一个追寻这名物
理学家“快乐的伯恩日子”的理想终点。这小巧的博物馆是爱因斯坦家庭1903-1905年间
的住处,仍留存著当时简朴的家具及螺旋木阶梯,与爱因斯坦在此构思、写作他先驱性理
论时的模样没有太大差别。或许窗外的伯恩老城区也是如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