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危机视角:伟大技术革命要靠

楼主: Acalanatha30 (精灵〃小伟)   2018-09-30 17:46:50
《大家论坛》危机视角:伟大技术革命要靠国家 别过度美化创新产业
上报
https://goo.gl/wEczXA
人们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达成共识,即公共部门有责任出手干预以拯救那些具有
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并刺激经济成长。但这种共识并未延续太久,很快公共部门的经济干预
被视之为危机的主要成因,并应当予以制止。
结果证明这是一个严重错误。
欧洲金融改革失败 资金终究在银行手上
尤其是在欧洲,尽管导致崩溃的是私人债务而非公共借贷,但政府却因高额负债而饱受抨
击。多国政府被指示实施紧缩政策,而非透过逆周期政策去刺激经济成长。同时,各国还
被要求进行金融部门改革,寄望这一改革能与投资和工业的复苏共同作用去提升竞争力。
但实际上没有实现多少金融改革,同时许多国家的工业也还未站稳脚步。虽然许多产业的
利润回升,但由于现金囤积、金融化程度提高共同作用,同时股票回购——以提振股票价
格以及相应股票期权,创下历史新高,投资仍然疲弱。
原因很简单:那些备受诟病的国家只被允许采取极为弱势的政策回应。这种失败反映政策
持续受意识形态,特别是主张国家在经济中发挥最小作用的新自由主义,以及其学术近亲
,总是强调政府弱点的“公共选择”理论,而非历史经验影响程度。
成长需要一个运作良好的金融部门,而且要偏重于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操作。然而,欧洲直
到2016年才引入了金融交易税,而所谓的“耐心融资”(patient finance)依然不合时
宜地遍布于各处。于是透过货币宽松政策注入经济体资金最终又流回到银行手上。
短期思维的得势,反映人们对国家身上适当经济角色的根本误解。与危机后的共识相反,
积极的公共部门战略投资对成长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何所有伟大的技术革命——无论是医
学,电脑还是能源——都是由国家作为首选投资者而实现的。
过度美化创新产业 价值创造多为误导叙述
然而,我们却继续在美化创新产业的私人行为,忽视他们对公共投资产品的依赖。例如,
马斯克(Elon Musk)不仅从美国政府获得超过50亿美元的补贴;他名下的SpaceX和特斯
拉(Tesla)也都分别建立在美国宇航局、能源部的工作之上。
完全恢复经济的唯一途径,是要让公共部门重新发挥其作为战略性,长期性和以任务为导
向的投资者的关键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点,就有必要去揭穿那些关于价值和财富是如何被
创造出来的误导性叙述。
流行的假设是国家能促进财富的创造(并重新分配这些财富),但实际上并不创造财富。
相比之下,商业领袖被视为富有成效的经济行为者——也是一些人用来为不平等加剧辩护
的理由。
由于企业(通常是有风险的)活动创造了财富——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其领导者理应获
得更高的收入。这种假设也导致了对专利的错误使用,近几十年来那些倾向于维护专利的
法院逐渐让其应用范围过度扩张,甚至将一些研究工具而不仅仅是下游产物都私有化了。
美国减税政策无效 私人投资没增加
如果这些假设成立,那么税收激励措施必将刺激商业投资。无奈的是这种激励措施——例
如2017年12月颁布的美国企业减税政策——却在总体上减少了政府收入,并帮助企业录得
了创纪录的高利润水准,同时几乎没有推动什么私人投资。
这不应令人感到意外。2011年,大商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表明资本利得税并不
会阻止投资者进行投资,也不会破坏创造就业机会。他指出,“在1980~2000年间美国净
增加近4000万个就业机会。你知道自那以后发生了什么吗?更低的税率、更少的工作机会
增加”。
这些经历与经济思想中所谓边际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所孕育的信念相冲突,而
古典劳动价值论也被现代主观市场价格价值理论所取代。简而言之,我们假设只要一个组
织或一项活动能够获得一个价格,它就会产生价值。
这强化了那些将不平等状况正常化的观念,认定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必定也创造了很多价
值。这就是为什么高盛公司的执行长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胆敢厚颜无耻地在
2009年——仅仅在他所属的投行也有责任的金融危机爆发1年后——宣称他的手下是“全
世界最具生产力的”。
这也是为何即便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超过320亿美元用于打通药物创新链的高风险环节,而
制药企业却可以用“基于价值的定价”,来证明药物价格出现天文数字上涨的合理性。
价值由市场决定 等于让各方自说自话
当价值不是由特定指标,而是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时,价值变成了任由各方“各自表述”
的东西,而租金(非劳动收入)与利润(劳动收入)则混为一谈;不平等加剧;对实体经
济的投资也有所下降。当关于价值如何创造的错误意识形态立场塑造政策制定时,那么后
果就是那些无意中鼓励短期主义并破坏创新的措施。
危机爆发至今已10年,解决长期性经济弱点的必要性依然存在。这代表着首先要承认,价
值是由企业、劳动者,战略性公共机构和民间社会组织集体决定的。
这些不同行为者的互动方式不仅决定了经济成长的速度,还决定成长是否是创新主导、包
容且可持续的。只有认识到积极塑造,以及共同创造市场的政策与当问题出现时的应对政
策同样重要,我们才可能结束这场危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