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经济视角:企业债规模大暴增

楼主: Acalanatha30 (精灵〃小伟)   2018-07-27 10:16:55
《大家论坛》经济视角:企业债规模大暴增 不致于引爆金融危机
https://goo.gl/tqnhBS
不断成长的企业债务是否就是一个将破灭的泡沫?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在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非金融企业持有的债务增长了2兆美元,规模几乎与政府债务
相当。
市场可能会出现调整。不过,企业债增加并不像乍看上去那样是个凶兆,事实上在某些方
面甚至代表经济强劲表现。
过去10年公司债市场蓬勃发展
在过去的10年里,随着银行重组并修复资产负债表,公司债市场一片兴旺。自2007年以来
,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企业未偿债券价值几乎增加3倍,达11.7兆美元,而其占全球经济
规模比率则倍增。传统上,企业债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但现在全球各地的企业都有参与
该市场。
债券融资变的广泛是可乐见的现象。各大债务市场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重要资产类别,并为
大型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替代方案。
但是,很显然很多高风险借款人在信贷利率超低的年度里把手伸向了债券市场。在未来5
年内,规模空前的1.5兆美元非金融企业债将逐年到期,部分企业恐怕无力偿还,违约率
很可能会上升。
开发中国家企业狂发债筹资
借款人平均素质也已下降。在美国22%的非金融企业未偿债包含来自投机类发行人的“垃
圾”债券,还有另外40%只有BBB级,仅比垃圾高出一个档次。换句话说,近三分之二的
债券来自违约风险较高的公司,其中包括许多美国零售商。这些企业有大批投机级债务将
在未来5年内到期,由于许多消费者转向网上购物,一大批这类企业的销售额持续下滑,
根本无力偿还。
另一个潜在的脆弱性来源是开发中国家企业债飙升,自2007年以来,这部分债务占到了整
体企业债务增加的2/3。以往已开发国家企业是最大的借款人。但随着中国的崛起,该国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债券市场之一。从2007年到2017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券总额
已经从690亿美元增加到2兆美元。
最后一个风险是一些债券发行企业的脆弱财务状况。可以肯定的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
现就算在已开发国家利率上升200个基点,也只有不到10%的债券会增加违约风险。同样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中由濒危企业发行的债券额还不到总规模的5%,这代表目前为止只
有那些最大型蓝筹企业在发行债券。
但问题在于这其中存在一些脆弱性漏洞。即便在利率仍处于历史相对低点之际,美国能源
行业未偿债券(总值约1040亿美元)依然有18%处于违约风险较高状态。
中国、巴西、印度风险最高
最大的风险似乎出现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这些市场中有25~30%的债券是由
违约风险较高的企业(定义为利息备覆率低于1.5)发行。如果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其影
响范围可能增加到40%。
在这些新兴市场中,有些产业脆弱程度相对于其他产业则偏高。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工
业企业债券、28%的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较高。中国的企业违约率已经逐步上升;而
在巴西,四分之一高违约风险企业债券来自于工业部门。
鉴于全球企业违约率已经高于其30年平均水准,并且可能伴随着更多债券到期而进一步上
涨,那么是否意味着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即将降临?最简洁的答案是“不”。
监管机关需严控风险、提高市场透明度
虽然,个人债券投资者可能面临亏损,但公司债券市场的违约并不会像引发了上次金融危
机的证券化次级抵押贷款那样对整个体系构成明显的连锁反应。
再排除了短期震荡之外,企业转向债券融资是一种积极的发展,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可持续
增长空间。但随着市场的增长,银行将需要重新考虑自身策略,更多地关注其他客户细分
市场(例如中小企业和家庭)。投资者和个人储户将获得更多的投资组合多样化机会。
但如果说10年前的金融危机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风险往往会出现在最不可预料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监管机构、决策者应该继续监控现有和潜在风险,例如企业借款人信用违
约互换或债券的复杂证券化。还应该鼓励建立销售、交易企业债券的电子平台,以便提升
市场透明度和效率。这样的话今天的债务就不太可能成为明天的债务负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