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德国人如何纪念“共产之父”?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262920
2018/07/24 卫易萱(Barbara Witt)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8710.jpg
德国人是如何纪念马克思呢?图为特里尔市的马克思之家,举办〈从特里尔到全世界:当
代的马克思思想及其影响〉展览一角。 图/欧新社
今年5月5日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与革命社会主义者卡尔.马克思(
1818-1883)的诞辰200周年,德国人是如何纪念马克思呢?
他的故乡特里尔市(Trier)为之不惜工本,去年9月起到今年5月初整建了马克思之家(
Karl-Marx-Haus)以及里面的长期展览。同时,5月5日到10月21日,市民跟过客能参观特
里尔市莱茵邦博物馆、西蒙教堂博物馆、大教堂博物馆的马克思特展。另外,5月23-25日
市民还参与了“结构、变化、视角——马克思国际大会”学术讨论。
当然不只是马克思的故乡在办纪念活动:曾经在1953-1990年间、总共37年,因纪念马克
斯逝世70周年而改名为“卡尔.马克思城”(Karl-Marx-Stadt)的东德城市凯姆尼兹(
Chemnitz),在5月5日也安排了一天的活动。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204.jpg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出席特里尔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开幕
式时表示,马克思追随者所犯下的暴行不应都由马克思负责。 图/路透社
柏林的左派恊会罗莎卢森堡基金会(Rosa-Luxemburg-Stiftung)也办了一个“马克思200
周年”(Marx 200)大会,参与者有左翼党(Die Linke)主席卡提亚.基平和贝尔恩德
.里克辛尔(Bernd Riexinger,兼任德国服务行业工会秘书长)、法国哲学家阿兰.巴
迪欧(Alain Badiou)与德国社会学家夫里佳.豪格(Frigga Haug)等左派的人。
除了纪念马克思代表作《工产党宣言》出版170周年与《资本论》出版150周年的各种展览
、表演与活动,出版界为了马克思200周年,也在2017年底与2018年准备出版许多相关的
新书,其中较有名气的出版社包含C.H Beck、雷克拉姆(Reclam)、J. B. Metzler、苏
坎普(Suhrkamp)等。但根据“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Der Spiegel
Bestsellerliste),这些书没有一个能上排行榜、变成大家热门讨论的话题。
在一般德国人淡定看待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情况下,只有一个纪念活动成了话题:特里
尔市的新建雕像。但这却不是因为马克思在德国备受争议的身份,而是因为雕像的来历、
位置与大小。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193.jpg
在一般德国人淡定看待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情况下,只有一个纪念项目成了话题:特里
尔市的新建雕像。 图/美联社
争议的马克思雕像们
特里尔市新建的马克思雕像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作品,也是中国政府为纪念马克思
诞辰200周年而送的礼物。去年3月,特里尔市接受中国送的雕像,原订放在马克思之家前
面,但没想到,雕像比想像的大很多,总共5.5公尺(为纪念马克思5月5日的生日),而
老家前方空间不大,只好把位置改到西蒙教堂广场 (Simeonstiftplatz)。
市长莱布(Wolfram Leibe) 在舆论不停的批评下还是坚持立起新雕像,为了说服市民,
莱布在2017年初还特别准备了木制的模型,来证明雕像跟广场很配。当真的雕像送到特里
尔时,大部份市民对于那个“新来的伙伴”好像已经认了,有人还以卡尔的小名“Kalle
”来呼唤它。
这么亲密的呼唤好像显得特里尔人不太尊重马克思,但其实德国另一角落的凯姆尼兹市民
,对市中心巨大的马克思头像也是这种态度,当地人以“Nischl”或“Kopp”(两者都是
当地“人头” 的方言)呼唤它。但就算市民多亲密称呼它,东德没了以后,也曾掀起废
掉该头像的讨论。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221.jpg
图/欧新社
当时的论点大概与2008年,凯姆尼兹隔壁的莱比锡市民,讨论莱比锡大学马克思浮雕的未
来一样:2006年,当地的马克思浮雕连同所在大楼一起被拆了;到了2008年时,校方想把
浮雕移到大学另外一栋大楼的墙上,但据《明镜》杂志的报导,这个决定引起了巨大的争
论。
小报《图片报》(Bild)如此抱怨莱比锡:
┌───────────────────────────┐
│ 因为一个德国统一社会党的纪念浮雕,浪费纳税人的钱! │
└───────────────────────────┘
而因为“反革命的结社”曾在东德坐过7年牢的作家埃里希.略斯特(Erich Loest)表示
,那个浮雕是对一个发动“东德转型”城市的羞辱。他建议,等东德的受害者与凶手都过
世了,让再无成见的下个世代子孙们做决定。
但莱比锡大学的校长弗朗茨.豪泽尔(Franz Häuser)与莱比锡大学学生会还是支持浮
雕的再造。学生会表示,马克思浮雕是莱比锡大学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批评性地面对这
段历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最后,浮雕被搬到市中心外的分校,旁边还加了一个纪念牌,
上面说明马克思浮雕与城市及大学的关联。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423.jpg
“浪费纳税人的钱!”2006年,莱比锡大学内的马克思浮雕,连同所在大楼一起拆除;
2008年时,校方想把浮雕移到大学另外一栋大楼的墙上,这个决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图/法新社
话说回特里尔的马克思雕像,在特里尔的共产主义专制统治受害者协会(UOKG) 也同样
不欢迎雕像的建立。
让问题更加严重是,送雕像的国家是也是共产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像是国际笔会
(PEN International)的德国中心在5月4日写了一封公开信,拜托市长莱布在刘晓波遗
孀刘霞软禁还没解除前不要举办揭幕式,甚至法轮功的学员也在揭幕式当天到特里尔游行
。
相反地,中国政府反而隆重地过马克思纪念日。无论是在北京或在特里尔,两位在场的中
国代表非都常赞扬马克思以及雕像背后的意义。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表示
,“中国向马克思的故乡赠送雕像,反映了中德人民的友谊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意愿。”而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也希望中德加强友好往来,共创更加灿烂的文明。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325.jpg
特里尔的新马克斯雕像揭幕当天,抗议民众举牌“解放西藏!” 图/路透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8711.jpg
相反地,中国政府反而隆重地过马克思纪念日。图为中国央视新闻介绍马克斯的文章。
图/美联社
当时德国莱茵兰–普法兹邦(Rheinland-Pfalz)首长马鲁.德莱尔(Malu Dreyer)反应
,雕像为中德友谊与合作架起了新桥梁,但雕像的落成也能给德国人一个深入了解马克思
的机会:
┌──────────────────────────────────────┐
│ 我们不能因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者)的暴行让马克思顶罪,但也不能说他是圣人。 │
└──────────────────────────────────────┘
不过特里尔市市民以本地罗马文化遗迹为傲,仍不太明白外人——尤其来自中国的观光客
和就读特里尔大学的中国学生——为什么对这位年仅17岁就已经离开家乡的人这么热爱?
马克思后来去柏林、科隆、巴黎、布鲁塞尔,1848年后定居伦敦,终身都没再回过特里尔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321.jpg
特里尔市市民以本地罗马文化遗迹为傲,不太明白外人——尤其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和就读
特里尔大学的中国学生——为什么对这位年仅17岁就已经离开家乡的人这么热爱。1818年
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的布吕肯大街10号(Brückenstraße 10),如今故居转型
成博物馆供人参观。 图/欧新社
马克思之于德国人
不管他是多么伟大的思想者,马克思对很多德国人来说,跟东德、苏联、冷战、各国共产
党与各种以马克思主义的专制统治不能分开来看。
大部分的德国人没看过《共产党宣言》或《资本论》,更不用说马克思其他作品。他们所
认识的马克思,都是通过别人的解读:列宁、史达林、毛泽东或波布;上学的时候也不特
别讨论马克思,可能读中国20世纪历史跟马克思主义时接触最多,但那都已经是经过苏联
与中国“再诠释”的思想,马克思原本的作品反而没什么讨论。
因此,一般德国人听到马克思,会联想到被再诠释的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曾经导致短缺经
济与专制的国有社会主义。尤其以前的西德社会,在冷战时代就是这样看马克思的,除了
一部分的大学生在60年代热络讨论马克思的作品以外,都没什么人真的看了原作。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452.jpg
大部分的德国人没看过《共产党宣言》或《资本论》,更不用说马克思其他作品。他们所
认识的马克思,都是通过别人的解读:列宁、史达林、毛泽东或波布。图为1963年莫斯科
红场上的胜利日阅兵,后方依序可见列宁、恩格斯、马克思图像。 图/美联社
东德就不一样,东德是积极崇拜马克思的社会,但是在东德长大的季希(Gregor Gysi,
德国左翼党前主席与欧洲左派党主席)在德国广播台(Deutschlandfunk)的专访中也表
明,当时国家政权为了专制之便,把解释马克思思想给一般人的部分文献内容,跟马克思
本人所讲的变成相反道理。
冷战结束后,两德统一了,马克思在德国再也不是课程内容或国家统治理念(
Staatsdoktrin),读马克思的人估计又变少了。若看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的参与者,
很快就能发现,他们多数来自左翼党或左派组织,而没有基民盟(CDU)、基社盟(CSU)
、自民党(FDP)或绿党(Die Grünen)的人,更不用说右派的另类选择党(AfD)。后
者在马克斯雕像揭幕式当天的抗议甚至高喊:
┌─────────────────────┐
│ 拉马克思下台!(Marx vom Sockel holen) │
└─────────────────────┘
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不要崇拜马克思,还有把他的雕像给废了。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609.jpg
冷战结束后,两德统一了,读马克思的人估计又变少了。图为东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雕
像。两德统一以后,该纪念雕像及广场一度引发争议:部分柏林人认为主张移除象征过去
东德遗留政权的广场;另一派人则认为,雕像具有历史意义,应当保存。 图/路透社
德国第二电视台(ZDF)的纪实剧《马克思:德国预言家》(Karl Marx - der deutsche
Prophet)中, 德国著名老演员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扮演去往阿尔及尔的马
克思。当时的马克思早已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后被普鲁士放逐而居留伦敦,刚丧偶的他身
体也不健康,从阿尔及尔回英国后不久就过世了。
作家维特施托克(Uwe Wittstock)所写的小说《马克思去理发店》(Karl Marx beim
Barbier),同样在描述马克思去阿尔及尔的旅程,书里年老又精神疲劳的马克思,让阿
尔及尔的理发师剪掉“革命者”的头髪与胡须,并在写给战友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的书信中反省过去人生。
其实马克思也赞同保持质疑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事情,而像季希那样的左翼分子也希望德
国人不要跟东德时期一样,毫无疑问地拿马克思或恩格斯的引文佐证自己的立场,反而要
保持质疑的态度去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或人民的需求。
即使季希知道马克思的作品里的缺点,他还是希望德国人可以在真实生活与思想上,让被
德国“驱逐”的马克思回来。但在现实看来,一个巨大的马克思雕像并不是让德国人想要
跟马克思有所接触的好媒介。
比起中国的热爱与崇拜,当代的德国人平时不太想起马克思,若讨论就是尖锐的批评、缜
密的分析和慎重其实的热情。特里尔市市民一下子无法接受中国送的巨大马克思雕像,比
起来他们可能更喜欢2013年(马克思去世130周年)时艺术家贺尔(Ottmar Hörl),在
特里尔尼格拉城门前放置的小型马克思像——500个只有1公尺高的红色雕像,以“幽默、
寓意、讽刺与尊重”接触19世纪的通才马克思。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0/99/5033164.jpg
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