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政治的日常》改变时代的日本人:让历史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7-21 23:17:21
政治的日常》改变时代的日本人:让历史转弯的板垣退助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766716
板垣退助是土佐人,维新前是位上士。在门第观念颇深的土佐,上士的地位崇隆,他不用
像下士出身的武市半平太、坂本龙马那么辛苦,很早就可以参与藩政。维新之后,土佐藩
士也因为维新前签了“萨土盟约”站对了位置,而有机会成为新执政团队的一员。只是大
多数新政府成员,都来自萨长两藩,其他藩士都只是点缀,板垣对此深感不满,于是立志
要打破这种萨长垄断的政局,开始投入自由民权运动。
板垣会觉得不公平并非没原因,他在倒幕的戊辰战争中,也发挥了辩论长才而立下功劳。
当时幕军一路败退,退守到日光附近,以德川家庙东照宫为据点展开防御,板垣深感东照
宫是俱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地点,特别前往谈判,转移战场,让东照宫得以躲过兵火,保留
下来。现在日光的神桥畔,还可以看到板垣的铜像,并为他保全东照宫立下一碑。
这样浪漫主义的板垣,投入自由民权运动也毫不保留。1872年,他辞职离开政府,开始推
动自由民权运动。不仅仅是批判萨长人士垄断政府,板垣也真心认为,日本要强大起来,
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推动公议,实施民主,让自由成为新日本的新价值。他先成立“立志社
”,又组成“自由党”,到处办演讲会,传递民主自由的观念,所到之处也风靡各方。
电视剧《坂上之云》当中,就有自由民权运动人士宣讲,现场人山人海,主角秋山真之、
正冈子规也去凑热闹的场景,来凸显自由民权运动的热闹。只是这样的热闹,也引起了政
府的紧张。所有非民选的政府,对于民主都会严厉警惕,自由民权运动不仅仅冲击萨长藩
阀政治的既得利益,也可能冲击皇权,自然引起当时的执政者高度紧张。
不仅仅是运动本身,运动的附带效果,也带来许多叛乱冲击。许多跟运动无关,但对税金
、地租、征兵等等政府施政不满的暴乱行动,让政府为了解决问题疲于奔命。政府的立场
很简单,把这些不安定全部赖给自由民权运动者就好,不仅可以让冀求安定的民意压力转
向自由民权运动,也可以压制民主化要求的气焰。
不过因为自由民权运动确实大受欢迎,政府当中的萨长人士也深深被运动风潮所震撼,于
是也开始有制定宪法的呼声。这种对于制度的信服,也肇因于早期执政者大久保利通等人
对于政治事务的日趋复杂,难以依赖天才手段治理的认知。大久保曾在1877年西南战争之
后,说过:接下来就是日本“整顿内治”的开始。这些主张,都突显了当时执政精英对于
建立制度的期待。
也因此,虽然跟板垣的自由民权主张显然有差异,但当时日本朝野对于制定宪法,却是有
共识的。当时的重臣伊藤博文,就衔命前往欧洲,考察德意志的宪政制度,希望以之作为
日本国宪法的参考。
伊藤博文是长州藩出身,是板垣等自由民权运动者的讨伐对象,对板垣自然没什么好感。
此外,伊藤博文深深感觉,推动民主,只会让日本陷入混乱,保守的他认为应该要在最小
限度内实施公议,同时要建立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宪法,才符合日本国情。对自
由民权运动没好感的伊藤,深深倾心于德意志宪法,并且矢志把这样的宪政精神带回日本
,建立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宪法体制。
但宪法的制定总不好自己一个人做,于是当时的政府也展开了征询。共计有66个宪政构想
,七部完整的宪法草案提出来,比较接近西方民主的自然是由民间提出来的版本。伊藤博
文跟当时的另一位立宪主事者,也是后来早稻田大学的创设者大隈重信,当时就陷入了迥
异立场的冲突。伊藤要的是无上皇权,大隈倾向的却是民权民主,于是伊藤在1881年找了
机会,利用舆论对政府是否贱售北海道官产质疑的机会,直接把大隈扫下政治舞台。
但下台的大隈重信,也没有因此跟在野的板垣退助合作,再一次印证了知识精英经常因为
各吹一把号,互相难妥协而被批评并非胡说。板垣的自由党和大隈的立宪改进党,不但没
有合作,还互相攻击。立宪改进党攻击板垣退助和另一位自由党要角,同是土佐上士出身
的后藤象二郎跟财团关系匪浅,拿三菱财团的钱去欧洲考察兼玩乐,大伤其自由民权运动
领导者形象。而自由党也不甘示弱地回击,批评立宪改进党会这么计较这些鸡毛蒜皮事,
就是因为和政府沆瀣一气,根本不想推动民主改革。
这类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的斗争,看在伊藤博文眼中自是高兴。政党恶斗越激烈,强有力
的政府就越被期待。伊藤展开欧洲考察,将德意志宪法的精神引进明治宪法,终于成功引
进普选,启动国会,让日本有了一部宪法,只是这部宪法,也因为对无上皇权的推崇,导
致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之路。对这部宪法有疑议的人并不少,但因为大隈和板垣忙着争斗
,而比较倾向民权的朝臣岩仓具视又死了,天皇意志无所托付,就算不太欣赏伊藤,也只
能委托他持续管理政务,并顺了他宪改的意。
可以说,自由民权运动的确改变的历史,让日本终于有了一部宪法,也有了政党政治。第
一次普选选出来的结果,也是自由党变成的自由立宪党,和立宪改进党所被认为的“民党
”,在席次上胜过了执政团队支持,被称作“吏党”的对手。不过当时的宪法,并没有多
数党组阁的规定,因此内阁的组成,仍然是萨长藩士所掌握,伊藤博文也成为初代首相。
这部明治宪法,并不是板垣所期待的自由民权宪法,帝国议会当中,即使民党过了半,对
政治的影响依然很有限,不用选举的贵族院也处处对普选的众议院制肘,而让政府的施政
一团混乱。这样看来,板垣退助所推动的自由民权运动,虽然成功改变了历史,让日本走
上宪政之路,但日本真正走上的道路,根本就和板垣想的不一样。板垣一生的命运总是如
此,他晚年应林献堂邀请,曾经参加过台湾同化会活动,并当选总裁,但这个运动也没有
如他想像的前进。他的一生,就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追撞之中度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