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赌城卖淫女郎:一段谬误脚本的性别悲剧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5-24 19:54:36
赌城卖淫女郎:一段谬误脚本的性别悲剧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1715431
凯莉.伦迪 (Kelly Lundy) 是一个高档伴游女郎,来回飞往拉斯维加斯,提供每小时
600美金的伴游跟性服务是她的工作内容。有时,一周内她只服务两名客户;有时,她则
在一天之内与五个男人发生性行为。
凯莉非常享受她的工作。透过性工作,她能够饱足自己强烈的性欲;更者,当性服务成为
对于拥有权势与财富的男人的控制手段,她也发觉性工作能够给予她无比的自信与权力。
2012年12月,凯莉登上网络小报《烟枪》 (The Smoking Gun),私生活暴露于光天化日
下,她的丈夫与女儿也成为公众骚扰的对象——因为凯莉并不真的是“凯莉”——在“凯
莉”之下,她其实是92、96、00年驰骋三届奥运田径场的美国中长跑国手,苏西.汉默顿
(Suzy Favor Hamilton)。
苏西将投入性工作的成因,归咎于自己长期被误诊成忧郁症的躁郁症,她解释“强烈的性
欲”是她的躁郁症状,类似于其他躁郁症患者会出现酗酒、吸毒、赌博等行为。
苏西曾经自愿且兴奋地进入性工作职场,由于她成功借由运动事业累积财富,与丈夫经营
的地产公司,也使她与家人没有经济顾虑,因此,苏西选择成为性工作者,金钱从来不是
诱因,性的解放与身心的自由感受才是最大的拉力。
当苏西的双面生活被强迫暴露于社会大众面前时,她才惊觉性工作者的身份夺走了她的尊
严,就好比她已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可随意抛弃的物品,或可以被任意销售的八卦故
事。那些性工作过程中的愉悦与权力,都是短暂而虚无的假象。然而现实事件的冲击,打
破了苏西对于心理疾病的迷思,并且重新面对自己最大的怪兽:躁郁症。
经过多年,苏西驯服了住在她身体里的怪兽,也重建平静的生活。
▎为什么被伤害的总是苏西?
苏西的故事,典型,却又不典型。
不典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像许多卖淫者一般被逼迫进入性产业,而是每一位卖淫
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有权利去归类、简化、甚至擅自解读这些故事;典型的
原因,是因为性交易作为一种“多人参与”的行为,但是不论法律上或社会道德上,受到
谴责、鄙视与惩罚的,长久不变地,还是“卖淫者”(大多数为女性),而非共同参与交
易的其他方。
卖淫者也时常必须承担经济、人身安全、以及身心健康等等风险。从我曾经在纽约从事性
工作者支持服务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卖淫者都有经济压力,包括:负债于人蛇集团、家人
需要医疗照顾、或抚养子女。在服务与支持性工作者的过程里,我了解到家暴、强暴、性
别歧视等是卖淫者们在进入性工作之前的共同故事,而当她们进入性工作后,暴力不旦没
有停止,反而更变本加厉。暴力的行使者,正是人蛇、皮条、嫖客、甚至执法人员,这些
与性交易牵扯的关系人。卖淫者与其他性交易关系者之间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的
悬殊浅显易见。
无论今天苏西是否如同纽约移民妇女一般地社经地位脆弱,也不论苏西是否心理状态健康
,或者理性也不受压迫地选择卖淫工作,她的下场并没有因为她拥有名校大学的学历、曾
经是国际级顶尖运动员,家庭生活美好,就比其他被迫从事卖淫的女性们光鲜亮丽;相反
地,由于苏西的名声与公众身份,当她私密的个人生活被八卦小报挖掘曝光后,针对她的
人身攻击与羞辱,更是公开、广布与残忍。
小报们以嘲弄式的手法将她过去的运动事业与当下的卖淫工作比较,并且公布她在伴游女
郎网站的照片,以及客户们对她提供的性服务的评价、爆料、和消遣;另一头,许多主流
媒体也加入这场煽腥色庆典,苏西因为心理疾病的挣扎与挣存(survival),成为庆典的
祭祀品与烟火花。她的隐私被无情地、赤裸裸地摊在公共互动场域里,她作为人的价值,
被随意放在所谓道德的磅称上衡量,而她却连一点遮掩或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失去维护基
本尊严的权力。
卖淫、性交易、援交、性工作这些词汇,不断出现在娱乐八卦及政治辩论中,到底买卖性
与身体是否符合道德?到底法律该保障人类的性自主权、工作权,还是该解决性交易中的
剥削现象?到底卖淫该非法还是合法化?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以来的争论,这些问题还
是无解。
多年来,各国为管制性交易兴起许多对应政策。如台湾的“性交易区”政策,尝试推行“
性交易区内,性交易合法”——但成效是零——因为没有政客愿意冒着违反台湾社会道德
的风险,提拨预算保障卖淫者与推行此项政策。
又例如纽约的“卖淫除罪化”,以“接受辅导”取代刑事责罚,并借由连结社会福利资源
,尝试协助卖淫者脱离性工作。然而,成效也非常有限,因为社会福利资源短期内无法解
决类似负债、移民困境、暴力等将卖淫者们推回身体买卖的交易。
除了这些政策尝试之外,近年另一种兴起的“北欧模式”,以“罚嫖不罚娼”的方式,试
图解决卖淫者遭受剥削与暴力危险的问题;但这一政策逻辑,却遭受到不少批判,相关意
见认为“罚嫖”的作法,使卖淫者失去生意、因而失去生计。今年4月法国跟进“北欧模
式”所制定的新法律,也遭到性工作者大规模抗议。
我们将卖淫或性交易视为社会问题,不断追究其对于人类与社会的正面与负面冲击,但却
忽视了,卖淫或性交易并不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导因,而是一个性别不平等的结局,剥削、
压迫、暴力、疾病都只是附带症状。并非性交易导致卖淫者被歧视、被剥削、被暴力对待
,而是女性长期被剥夺尊严、被压迫、被暴力对待,进而逐渐延伸成为制度化与被视为理
所当然的卖淫现象。想要探讨性工作与它的副作用,只看见性交易的表面是不足的,必须
从探讨性别不平等出发。
▎令人生厌的老剧本:“女性又被打倒”的结局
“性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性别”根生于所有文化里,“性别角色”的建构也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西蒙.波娃(S. de Beauvoir) 提出“女人不是‘生为’女人,
而是‘成为’女人”,翻转了过去认为“生理”是性别认知的基础的观念,也奠定了女性
主义认为“性别身份(identity)是由特定形式的、且有意识的人类行为,借由不断复制
而组成,而非自然生物演化”的理论脉络。
巴特勒(J. Butler)更进一步提出,“性别”是一个透过“被性化的身体注1”呈现出的
展演行为,观众是包括表演者在内的社会,剧本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不断一代代地被复制
及繁衍,使得“性别身份”成为一种表演者们,看待与运用“身体”的信仰,并且被表演
者以信仰的模式呈现与遵循。
若波娃与巴特勒的理论为真,则“性别差异”便是一个被建构且复制的模式。父权社会中
的“男尊女卑”的角色扮演,也只是拥有身体的人们被观众(包括表演者的社会),透过
社会制裁与禁忌,勒令按照剧本演出。男性如何成为性别表演里的权力掌控者,以及父权
社会如何被建构的历史过于冗长,我也就不需于此赘述;同样地,女性作为父权社会里的
“弱势”,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透过历史事件以及当代社会现象,任何人都应该能轻易
找到因为“身体差异”导致“剧本不同”或“结局不等”的证据:妇德规范、处女情结、
伴侣暴力、强暴、性骚扰、猎巫、性器割礼(FGM)、职业歧视、同工不同酬、剥夺或干
预生育自主权...等。这些剧本内容与结局,都具备着同种共同点:明显针对于女性注2。
当一个剧本存在一个根深蒂固且不被动摇的故事宗旨,假设:男性为胜利者,女性为输家
,无论表演者怎么修改台词、变动舞台动作、或者替换演员,若无法翻转宗旨,剧本也只
是转个弯换个方式,呈现同样一个对部份演员是喜剧却对其他表演者是悲剧的结局。卖淫
,便是一个转了个弯的剧本内容,可以轻易地被家暴、强暴、褫夺性自主权等等剧码取代
,而不影响同一个“女性被打倒”的结局。
▎突破传统剧本的限制
让我们回到苏西的故事。
我想用苏西的故事来说明,她虽然没有经济压迫,但仍然决定卖淫的行为,就好像她尝试
改写剧本,可能是想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结局,但是仍然逃不过一个被道德羞辱与剥夺
尊严的悲剧。
巴特勒在将“性别身份”与“剧场理论”相互比较时也强调,“性别扮演”与“剧场表演
”的最大的差异是,剧场可以随时喊“卡”、观众与表演者都有机会可以拒绝接受故事发
展所造成的后果;但现实生活中,性别扮演却很危险——因为所有后果都必须有人承担。
如果一个同苏西一般的中产阶级白人,以她的优势及能够取得的资源,都无法逃脱现实里
的性别悲剧、后果的严重性也让她不可能独自承担,那么我们怎还能轻易地认为,“合法
化卖淫”或者“罚嫖不罚娼”,就能够改变更多比苏西还要弱势的族群在面对“女性永远
为输家”时的现实挑战?
延续以上的论述,尽管苏西不是为金钱,而是为能够自由地想发生性行为,就发生性行为
;想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就怎么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自由”仍然不代表就是所
谓的“性解放”。
性解放并不是肤浅地改变性别扮演的“舞台动作”,而是了解“身体”如何无法避免地被
“性化”的过程,并且拿回自我诠释的权利与再造“身体意义”的革命,例如:避孕药的
发明重新定义了女性运用性器的目的:从随时有可能受育到享受不受生育限制的性行为。
因此,简化式地认为“性交易合法化”等同于尊重性自主权或性解放,甚至类推为性别压
迫与性别暴力的“合理解方”,实际上是无法与性革命的目的视为同类的。
我们可以不断修剪枝叶,剪掉性交易、或者剪掉因为性交易非法而将卖淫者推向更弱势的
蔓藤,但是针对女性的压迫与暴力,只会不断冒出新芽,从另一个旁枝继续生长。尽管透
过法律尝试减低卖淫者的生存风险是时势所需,针对“卖淫”、“性交易”来处理性别不
平等和暴力,仍然只是模糊焦点,治标不治本。女性为输家的结局,还是会透过其他方式
来完成。
好在,巴特勒认为,既然性别扮演是一个透过循环复制行为型态的产物,而不是既定且必
须透过突变或演化才能改变的生物现象,则借由打破复制的循环,来达成性别转型(
gender transformation)的可能性就应该存在。
也就是说,若我们有能力看见除了“男性为胜利者,女性为败犬”之外的故事宗旨,并致
力于重建新的剧场,我们才有机会改变结局;当故事最后不再是“女性被打倒”,那些为
了“确保”传统结局而出现的戏间剧——压迫、暴力、与剥削——也就不会再被需要了。
▎备注
注1:
身体种类可以被分化成手短脚长、脖子粗细等,但是“性征”却成为最直觉且最广泛的分
类项目,因此“被性化的身体”成为探讨人类建构“性别身份”的重要元素。
注2:
其他不符合传统剧本期待的性别扮演,由于脱稿演出而受到的制裁,在此不多做讨论。
作者: ACDC69 (消失的淡香)   2016-05-24 22:20:00
这是喜文章还是我走错版?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16-05-25 16:38:00
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这些女人都有投票权 她们投trump.马1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