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东乌战争结局的几个看法

楼主: ipfu (江米小枣)   2014-09-08 12:12:07
米尔斯海默在本期《外交事务》撰文论乌克兰危机,
指出乌克兰危机是西方误用自由主义观点处理国际政治的后果。
http://goo.gl/EFe6Ir
身为一位攻势现实主义者,
米氏认为美国与欧洲的政治菁英迷信自由主义:
在东欧推销民主价值、强化经济互赖、接受东欧国家加入多边建制。
美国与其盟友的自由主义外交取向,使乌克兰陷入了危机之中。
忽视现实主义逻辑,西方的政治菁英推行三项计画:
˙欧盟东扩
˙北约东扩
˙在前苏联国家从事社会工程
这三项计画在地缘政治上威胁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则还击是必然的结果。
熟稔门罗主义的美国官员,按理应该很清楚其中的逻辑。
***
板友把“全面出兵乌克兰”放到俄罗斯的手牌里头,
而美国、北约和俄罗斯的官员在最近一个月的谈话中频繁地提及“新冷战”的概念。
这使得双边的互动成了懦夫赛局。
然而与冷战时期相较,俄罗斯的相对实力今不如昔、西方则是心态上软弱。
冷战时双方尚且长期对峙而未出现大规模冲突,
如今双方更不愿负担对抗成本,那么赛局的结果就可想而知。
米尔斯海默把“西方在东欧的作为”当作造成乌克兰危机的独立变项,
俄罗斯则是被动地采取回应。
循着这种思路,那么其实可以考虑改变目光焦点,
把讨论从“俄罗斯要打什么牌”转移到美国与欧盟的地缘取向。
譬如说,不要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
显然乌克兰加入西方建制会给自己带来立即的国安危险,
因此要说服乌克兰并非难事,这是三赢的选项。
如果乌克兰存在经济上的现实困难,
由美、欧、俄以及IMF联合提供援助要比与欧盟经济整合来得好。
可能会浮现的问题是:这是绥靖政策吗?
推文中提到普丁的野心和意愿,
实际上把俄罗斯的动作归因于普丁的人格特质或保守主义传统也是流行的说法。
基于这种论点,
则西方一旦退让,普丁很可能得寸进尺,完成“新俄罗斯”的版图。
不过以现今俄罗斯的相对国力而言,军事占领的成本过于高昂,
俄罗斯能轻易的回忆起苏联在阿富汗的经验。
至于归咎乌克兰的社会运动,
按米尔斯海默的理解,应当视为西方输入价值的结果。
在“大国政治”的国际体系中,小国无足轻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