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731inv003/
2.新闻来源︰
镜周刊
3.完整新闻标题
※ 请完整转载标题 请勿修改与编排 ※
【硕论照抄英翻中2】错字英翻中露馅 揭林杏儿3大离谱抄袭行径
4.完整新闻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身兼国民党副发言人的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林杏儿,遭爆在铭传大学发表的硕士论文,以英
翻中手法,抄袭政大教授林日璇的英文论文及国科会研究。最离谱的是,她除了抄袭之外
,还英翻中翻错、错字照样复制贴上,甚至刻意窜改数字等。
本刊比对林杏儿2020年发表的《FB网络媒体使用与政治参与关系之研究》论文,与原著林
日璇发表于《亚洲传播杂志》(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英文论文,林杏儿
在研究动机中变造民调数字,似乎意图掩盖抄袭事实。
原著林日璇引用TVBS在2008年所做民调,写道:“a survey showed that only 54% of
first-time voters aged 20-23 voted in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TVBS
Poll Center,2008)”,但林杏儿将前后文照抄后,却将数字改成“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
,只有5成5的20-24岁的首投族去投票…(TVBS Poll Center,2008)”。
对此,本刊查证TVBS当年是否有做上述民调,结果显示与林日璇所写数据相符,但没做林
杏儿论文提及的区间调查,证实林杏儿除了抄袭之外,还为免被抓包而窜改民调数字。
林杏儿的硕论直接翻译政大教授林日璇的英文期刊著作,但窜改民调数字,意图掩盖抄袭
。
除此之外,本刊也还发现部分原著误植的错字,林杏儿也复制贴上。例如,林日璇2012年
在国科会的计画《2012年总统大选纵向研究》,其研究写道“针对其他年龄层的选民收集
资料,于PPT上各大看板张贴招募讯息”,误将PTT写成PPT。林杏儿的硕论也照抄,另有
其他部分格式错误也是如此。
本刊比对林杏儿与林日璇发表的国科会研究,发现林日璇误植的错字,如“PPT”(应为
PTT),林杏儿也复制贴上。
此外,还有不少英翻中的错误,像是林杏儿把“Scholars”学者翻译成学生,或原著林日
璇写道:“Kao(2011)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a FB fan page for one of the
candidates(Chu Chen)”,林杏儿则只有写“Kao(2011)为某位候选人进行了一个FB
粉丝页面的案例研究”,漏翻了陈菊的名字Chu Chen。
另一方面,在研究架构及问卷设计上,林杏儿虽有提到参考林日璇的研究计画,但原著的
问卷有效样本第1波为1036份、第2波523份,林杏儿仅写1,162份,完全与原著定义不同。
经本刊比对,林杏儿硕论有多处整段剪贴林日璇的英文期刊论文,但部分英翻中翻得十分
诡异。
更令人不解的是,林杏儿的论文题目发表于2020年,强调研究内容为网络媒体近10年来被
广泛使用的网络趋势,但她却以林日璇2012年的研究计画为基础,并引用及删改原著的问
卷项目,是否具前瞻性及学术参考价值,不无疑问。
林杏儿除了英翻中涉抄袭林日璇的英文论文及国科会研究外,本刊也发现,林杏儿在文献
回顾的第9节中有写道:“在学者(Conway,1985)的认定属于非典型传统投票及选举的政
治参与,应归类于非惯常性的政治参与活动。”经比对,此段来自台北大学硕士生陈雅玫
的论文《学生脸书使用与政治参与:以太阳花学运为例》,但林杏儿并未附上注解说明出
处,恐也有违学术伦理。
5.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复制贴上、打错字、英文拼错、数字误植
小瑕疵啦~!!
只是引用相同的资料、
结论不同、架构不同、
这怎么能算得上抄袭呢?
对吧,小智?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