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etze (异教神)》之铭言:
: 柏杨曾说过
: 中国的诗是世上唯一无法翻译的文字(柏杨说的嘿)
: 中国的诗用洗练而简短的文字
: 表现出来的意境常常十分宏大
他其实在说中文是最缺乏逻辑性, 一致性, 明确性的语言
是你没看懂
: 能带动你的想像
: 牵动你的思绪
: 而有的诗暗喻时事
: 不去了解创作时的背景
因为中文本身就是模拟两可的语言, 所以适合表达朦胧美
看的人各自解读, 各自想像
: 你不会去了解作者在这首诗真正想表达的意涵
: 其实我不知道欣赏这种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问什么出社会有什么用
: 被经典的文字牵动思绪看到作者所要表达的风景
: 或了解作者的本意后的会心一笑或是同声感叹
: 这就就是文学要作的事
这跟考试引导教学是完全冲突的. 文学本来就没有一定答案,
文学的美来自暧昧性, 可是考试引导教学下的文学, 暧昧性变
成选择题的陷阱. 最后学生还是得 "正确解读" 才能拿分. 请
问这是哪门子文学赏析?
: 舍弃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文言文诗词歌赋
: 去选择只因为"台湾"二字的就价值无限上纲的文章?
: 我还真不知道要怎作等价交换
我同意这是很蠢的选择, 但依然无法掩饰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毫
无用处的事实. 为了出题容易, 设定标准答案, 文学教育变成
词语教育, 这有比较高明吗?
在我看来文言白话之争是见树不见林, 支持文言文的老师也不
是真的在乎文言文, 而是文言文出题比现有的白话文作品简单
. 否则如果真的在乎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应该是重视写作,
大幅增加写作课程比重, 怎么会是不断阅读? 有人会说阅读是
打基础, 问题是你的考题不是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也没有更加
重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而是不断考形音义, 这跟那些老师
强调的语文表达能力根本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