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没抓到重点
我直接具体解释一下好了
我本身是做系统专案的
而我目前的专案之一就包括这种导航运输的服务管理
首先 先看经济面
UBER能营运获利(?) 唯一的真正理由是他的规模小
在台北 出租车空车率高达70%(不是使用率喔 刚好相反)
由于过高的闲置率导致成本系数暴增 因此竞争力就自然薄弱 这是原罪
当然 这牵涉到非常多种不同的因素
1. 就政策面来说 台北市没有进行车牌总量管制
相对来说纽约就有做管制 因此纽约的一张出租车牌要价是1M镁(没打错
2. 出租车是"非计画性供给" 所以无法就经营管理做成本最佳化配置
虽然现在台北市的大车行都有提供叫车服务 但是还是无法完全优化
而我手头上另一个政府专案 就是属于完全的计划性叫车
因此他的时段服务率高达95%(10-15趟/D) 而且还供不应求 经常爆超时(望向劳工局
其实扣除休假/维修以及早晚班问题 派遣率根本就已经是100%了
而这两个成本问题 UBER刚好都没有
UBER虽然没有管制司机上限
但是以当前规模来说 根本就没有超过市场供应饱和 所以谈这个问题还太早
但只要UBER的规模成长到台北市出租车的3成
我就可以保证 他的"经济系统"会直接崩溃
然后 UBER是100%网络叫车 所以不需要(也不能)不断的随机巡回揽客 省去了揽客成本
因为这两个主要因素 所以他才有办法在社会中玩"游击式"经济
另外 就制度面来说
职业驾照与车险就不用说 就我们承接的所有案子这都是基本要求
另外 在台湾凡所有提供里程计价载客服务的车辆
都必须到标检局去安装检验合格过的"车表" 出租车上那种就是之一
虽然说 我们家也有提供像是UBER那种的GPS里程订位服务
可是很抱歉 政府不买单 他只相信标检局的数据
基本上那种用GPS来计算里程的 在我们看来就只是个"玩具"而已
GPS轨迹 只能用做1999客诉时的参考证据
而就品质面来说 我是不知道南部地区是怎样啦
但是在我家 只要拿起对讲机 跟门口警卫喊一声出租车
5-15分钟后 就会有一台干净的车队出租车来了 使用上完全没有障碍
虽然 也有时会遇上一些路况不熟的司机 会多绕一小段小路(我家略偏僻)
不过 大概500公尺内就会被纠正了
使用上跟UBER完全没有差异 而UBER也并没有比较特别比较好
所以 把UBER奖得这么先进 其实就我来看实在是自卖自夸满好笑的
其实UBER就是出租车 而UBER有太多的行为 就我们来看就只是在不守规矩而已
完全没有在遵守社会规范
※ 引述《moondark92 (明星黯月)》之铭言:
: 推文有点乱,重新回文好了
: ※ 引述《monopoliest (中肯无益于中出)》之铭言:
: : → moondark92: 如果今天uber收取供应方与需求方中间的价差,那uber可 08/28 12:17
: : → moondark92: 以趁火打劫,但今天uber是按双方交易金额抽成... 08/28 12:17
: : → moondark92: 而供应者是一群互相独立无勾串的司机,纯粹市场机制 08/28 12:18
: : 看你这个回应我还真有点傻眼。
: : Uber的案例里,现实中订下价格的是Uber公司方,不管是司机或者乘客,通通没有
: : 议价能力。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是所有的司机各自独立制订价格的吧?
: : Uber真的位置,不是纯粹的“平台”而已,它更像是个批发搭乘服务的中盘商,由
: : 它来决定市场价格。
: 做了两个图档,里面几张图
: http://g.udn.com.tw/upfiles/B_MO/moondark/PSN_PHOTO/590/f_18381590_1.jpg
: http://g.udn.com.tw/upfiles/B_MO/moondark/PSN_PHOTO/902/f_18381902_1.jpg
: 里面红线是市场需求曲线,蓝线是供应曲线
: 粉红色区块为价格线与需求线围成的区块,为消费者剩余
: 淡蓝色区块为价格线与供应线围成的区块,为供应者剩余
: 当市场无第三者而由买卖其中一方独占或用联合行为垄断时,如下图
: http://g.udn.com.tw/upfiles/B_MO/moondark/PSN_PHOTO/902/f_18381902_1.jpg
: (1)买方(消费者)垄断时,由买方定价,买方会让粉红区域最大化,
: 如左图将价格订于Pa处
: (2)卖方(供应者)垄断时,由卖方定价,卖方会让淡蓝区域最大化,
: 如右图将价格订于Pb处
: 当市场有独占第三者介乎买卖双方中间时,如下图
: http://g.udn.com.tw/upfiles/B_MO/moondark/PSN_PHOTO/590/f_18381590_1.jpg
: (1)中盘商对买卖双方可采取不同交易价格,赚取中间橘色区域价差,
: 为了最大化橘色区域,如左图,对消费者卖出价格Pd,对供应者购买价格定于Ps,
: 其中Pd与Pb相近,Ps与Pa相近
: (2)若采仲介式定价者,对买方与卖方采取共同交易价格,如右图
: 供需两曲线交点价格Pm,若订价高于Pm则供应>需求,若订价低于Pm则供应<需求
: 仲介式第三者将会订价于Pm
: 也就是说uber价格真正的决定者既非uber,也非个别供应者或消费者,
: 而是由uber找出供需两条曲线的交叉均衡点做为订价而已
: 而社会总剩余价值(着色区域和)呢?
: 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看出仲介式的定价可以让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 其实证券市场集中交易也有类似的机制,
: http://www.twse.com.tw/ch/trading/introduce/introduce.php
: "5.集合竞价成交价格决定原则如后:(1) 满足最大成交量成交,..."
: 那难道要说股价是由证交所决定的吗? .....
作者:
coober 2016-08-29 02:20:00抽白牌车25% 然后不设分公司 不顾人 不纳税光这几胆就不值得给他合法 要合法先从设分公司 故人 纳税开始做起
逃税只是其中小小之一而已 重点是他的"规模"小因为规模小 所以"缺点"才不明显
http://tinyurl.com/gmgxf7v 在下这篇就已经有提揽客造成的空车里程成本问题,要不然其实小黄+车行的成本其实比uber低,白牌车多缴的牌照+燃料税已经大于小黄缴的保险费+靠行费(没卫星无线部分)至于规模问题,如同空车率一般,uber不需要吃下市场上所有司机造成"空司机率",只要能有效反映市场价格就可以留下最适司机量,然后进一步推高揽客成本把超出市场最适规模多余的司机全部扫出市场...台北市现在有这么多超额小黄,其实就是政府管制费率下限造成,超额利润全部被转移贴补空车揽客成本只要费率自由化,揽客成本无法转嫁,揽客就会被淘汰连结阁下看了吗? 里面是交通部对小黄问卷调查结果
想过一个问题没有,空车率为何是7成,不是9成?无限的出租车进入市场,空车率应该越来越高原因是政府订了固定费率,不足以支撑9成空车率成本只要把费率降的够低,空车率与成本过高的就会退出市场赚得少会留在市场,但赔钱肯定退出市场
你这做法 只会让市场陷入另一种低成本竞争的恶性循环原则上 比较好的做法是开放第二费率透过资格审查的第二高价费率 让市场出现不同的分布
让费率介在网络叫车与揽客中间,就可把揽客者扫出市场小黄对uber最大不满其实就在于低价抢客已造成客源流失变动成本如果高于费率,做一笔赔一笔,兼职一样退出市场
所以就说 你想得太天真 不懂这个市场秩序如果有这么简单的话那就好了 最要命的就是这些兼职的可以忍受低劣环境 又同时降低市场水准揽客成本再怎样都不会比载客收入高的而只要收入>0 就算只有1000或更少 都有兼职价值但是全职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月入不到2万的 根本就去死所以 你的论点只会让大量低水准的兼职充斥在市场上
这时uber提供另一个好处,就是乘客评价系统解决了资讯透明度的问题
车行也有评价系统阿 N年前 但是跑个人的怎么办??所以就说了 跑个人的 你根本就无法限制与规范他们车行要是表现不佳 是会被开除的喔 跟UBER一样
劣币逐良币的问题,在资讯透明的市场相对较不会发生所以跑个人的就会被市场淘汰阿,留下品牌车行和uber也就是把评鉴司机工作由政府转移出去到车行和网约平台
上面说的用费率淘汰阿...还有个人市场劣化后被乘客
除非 你要立法强制靠行 但这又会牵涉到车行剥削疑虑
路上缆车是"随机"的 你怎么费率淘汰.......
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费率一样,揽车不用等大家当然都揽车,所以要先有感降低网约费率,然后揽车乘客就会变少uber已经证明了民众乘车习惯是可以因品质和费率改变
而且 路上揽客根本就无法识别车行/个人你说的 根本就不实际
UBER并没有证明什么 他市场很小 并没有成为产业核心
是的 在乡下叫车是主流 但是也已有既定的合法供应商
当揽车都已经停下来了 你才说不要搭 你觉得有可能吗
对阿 他没有成为市场的骨干 但是他经营效率较高对司机收入的冲击较大 这并不违反上述的描写
但是 这2-3成都是计画性轿车 产业主体的非计画性轿车要怎么办? 你不能让非主体需求倒客为主
有多少非计画性叫车不能转成计画性叫车? 就多等10分钟
另外 2-3成都是司机说的 这种东西没有精确统计 很没参考价值 这也是当前出租车产业的盲点 完全无法估计
我只跟你讲 台北市民要我路上发呆10分钟 免谈 没可能
如果没改变,那小黄何必整天去政府抗议?白牌车以前就有
而且 现在的车行方针都是 叫车反而有折扣(司机吞)才没有什么 叫车费率较高这回事哩
而且 真要增加费率别 这也是政府的公权力 不是UBER总之 UBER并没有改进任何东西 只是混乱当前的秩序
"车队提供乘客之优惠措施,其费用不得转嫁驾驶人负担"
目前的市场 其实就已经是 制度低价出租车 与高价私人
uber就是提供低于政府费率的价格选择阿...怎会没改变即便车行折扣后费率有比uber低?
其实UBER也很不要脸 做不到商业包车的水平 就只会
更不用说现在车队的折扣也是非法的(车行不可能吸收吧)
欺负一般出租车 有能力的车行 都码是玩商业租车 好赚
在下做为行人最不满的就是路上揽客的"一般"出租车...
人事成本是差不多的 机具成本除了一次性较高 经常性成本是相同的 但是收入费率 大概就是差了一个0
期待小客车市场能转移到网约为主,揽客为少数这也是在下这么关心这个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每天出门
问题是 一般出租车没立法强制靠行 根本就无法管制他
讲再多都没有用 就像没有警察执法 不会有人遵守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