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thforPhy (Wakka)》之铭言:
: 那给你解一题
: laplacian exp(-r) / r,r^2 = x^2 + y^2 + z^2
exp(-r)一看就知道你po错了,应该是exp(-r/a)没有单位
这就是exp(-r/a)/r就是著名的汤川位势的形式啦
http://www.twwiki.com/wiki/%E6%B9%AF%E5%B7%9D%E7%A7%80%E6%A8%B9
在大阪大学工作不久,在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
,发表了介子场论文。当时,量子电动力学正处于草创阶段,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电磁相
互作用可以看作是在荷电粒子之间交换光子,光子是电磁场的“量子”,它以光速运动因
而静质量为零。参照这一理论,汤川把核力设想为带有势函数U(x,y,z,t)的特定场中的
相互作用,这种场导致所谓U量子,U量子是核强相互作用时交换的粒子,其静质量约为电
子的200倍(后来命名为“介子”),即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介子而相互转化(《论基本
粒子的相互作用》)。
他预言,作为核力及β衰变的媒介存在有新粒子即介子,还提出了核力场的方程和核力的
势,即汤川势的表达式。按照这一理论,质子和中子通过介子可以带正、负电荷或者是中
性的,一个介子可以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不带电的轻子(即中微子)。交换介子而互相转化
,核力是一种交换介子的相互作用。1937年C.D.安德森等在宇宙线中发现新的带电粒子(
后被认定为μ子)之后,经C.F.鲍威尔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另一种
粒子,认定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被命名为π介子。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介
子的存在。
汤川秀树和坂田昌一等人在1937年展开了介子场理论的研究。1947年提出了非定域场理论
,试图解决场的发散问题。在1953年9月在京都召开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会上,汤川秀树发
表了非定域场的统一理论。
: 解解看吧,这题只是大学部等级的题目而已
教育一下乡民好了,这是Griffiths电磁学的难题
2 exp(-r/a) exp(-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