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台南三天二夜 中西区小吃

楼主: pttjordy (Archer)   2022-03-10 21:55:15
上周末刚好趁著古都马去台南跟朋友吃了一些餐厅,故时间就是上周末2022/3
有些如布丁吃到后面或吃比较饱味觉会有些混乱或麻痺请多见谅
餐厅:鸭母寮垃圾面
餐点:垃圾面(60)+红茶(10)
感想:
面的本身普通。汤或料的部分因为有加入炸过的肥肉,所以在香味的部分其实还蛮不错的
,和汤一起喝下去也是多增加了一个口感,并且因为吸收了一部分的咸味所以使得在味道
上也多了一个变化。
红茶的部分就只是一般的古早味红茶。
整体来说,其实就是一般市场的路边小吃,但香味跟口感其实个人觉得蛮值得一试的,但
用餐时间会有一些排队人潮。
餐厅:无名豆花(近鸭母寮)
餐点:花生豆花(45)
感想:
豆花的部分没到很浓郁。糖水的部分喝起来也是一般。花生的部分是采乾花生没煮过的,
其花生的味道比较重,使得整体变成花生为主体搭配豆花的概念。
整体来说,完全采用硬花生算蛮特别的作法,花生的味道也算浓郁,虽然其他部分普通,
若是路过可以试试。
餐厅:泰诚水果店
餐点:葡萄芒果哈密瓜冰(220)
感想:
虽然是以哈密瓜为底座,但其中间其实是挖空并以哈密瓜球冰来取代,故可以说是以哈密
瓜当碗,上面放著葡萄、芒果及哈密瓜的球状冰淇淋。
整体来说,其实不管哈密瓜、葡萄或芒果,甜度都没到很高,份量来说虽然不少但也没到
多。假日期间或天热会较有排队人潮,但个人觉得是可以略过。
餐厅:石精臼牛肉汤
餐点:牛肉汤(110)
感想:
虽然当时牛杂都卖完了,但因为是跟着牛杂一起煮的,汤就会比较混浊,同时也比较有味
道。
汤的部分不是一般的鲜甜而是比较重的味道,肉的部分还算软嫩。
整体来说,以其排队人潮跟味道,路过可以试。
餐厅:仁峰沙茶炉
餐点:牛肉、猪肉、火锅料、炸鱿鱼,鱼浆等
感想:
高汤的部分刚上来时味道有点淡,要搭配食材煮到后面才会浓郁。
食材的部分都算软嫩跟新鲜,火锅料也都很实在吃的到海鲜。
炸鱿鱼的部分,内部鱿鱼相当有甜味也很有弹性,难怪老板一直推荐。
沙茶是自制的,颗粒比较粗一些,个人觉得跟小豪洲比,香气比较差一些但味道比较浓郁

整体来说,其用料跟份量都算不差,炸鱿鱼蛮不错的,环境也比较好,因为刚开幕人很少
而且老板急于推销会比较吵,算蛮可以试试。
餐厅:东洲黑糖奶舖
餐点:黑蛋奶(50)
感想:
奶味的部分普通。黑糖的味道明显的浓郁,香气也有。珍珠的部分有弹性,量也不少。
整体来说,以其份量、品质跟价钱(跟台北相较)来说,可以试试。
餐厅:阿芳肉燥饭
餐点:虱目鱼肚粥(90)+煎鱼肠(65)
感想:
虱目鱼肚粥的部分,鱼肚没煮到太硬还算可以,粥的部分是米粒还蛮分明的煮法。
鱼肠还带有一点腥味,但不到太多个人觉得可以当作其风味。煎得相当酥脆也不会太油。
整体来说,虱目鱼肚粥跟煎鱼肠算普通,但主要是难得可以在市场就找到一个煎鱼肠,而
且也不用一大早就起床(7:30开始提供),这点实在是一大加分。
餐厅:胡须忠牛肉汤
餐点:综合牛肉汤(150)+芥蓝牛肉(120)+(牛)肉燥饭(20)
感想:
综合牛肉汤的部分,同样是用牛杂去煮的所以比较浓郁,但牛肉的部分就比较硬没这么软
嫩,牛杂的部分倒是煮的比较好,还保有脆度跟软度,增加了一些口感。
芥蓝牛肉的牛肉也还比牛肉汤软些。肉燥饭虽然带一些肥肉,但瘦肉就明显的硬,酱汁就
一般普通的酱油带些洋葱,洋葱也是偏硬。
整体来说,综合牛肉汤的内脏类比较好些,其他都普通或差一些。
餐厅:冰乡
餐点:草莓牛奶冰(160)+布丁(20)
感想:
草莓牛奶冰部分,就如同照片上的相当浮夸,份量也是不小。草莓的部分甜度虽然不高,
但搭配甜度高的草莓果酱,反倒就比较协调。牛奶的部分比较不明显。布丁感觉应该是用
鸭母寮的。
整体来说,以其CP来说算是相当可以一试,但要嘛排队要嘛早上要先拿号码牌,若是时间
行程有顺可以拿完下午再来吃,不然人潮都会相当的多,并且很快就会卖完了。
餐厅:卓家肉燥饭
餐点:肉燥饭(20)+综合丸汤(35)
感想:
肉燥饭的部分是台南特色有加鱼松的,但可惜肉汁不多,没能浸到鱼松和著一起吃。肉燥
部分稍微偏肥。黄瓜解腻程度不高有些多余。
综合丸汤的鱼丸比较不差,但其余还好。
整体来说没太多特色,但对其肉汁不多这点比较在意些,不然价格也不贵,就是一个安全
牌概念。
餐厅:拳拳到肉泰国炸鸡
餐点:辣味小鸡翅*6(99)
感想:
首先,因为是以孜然等香料去醃过,所以香气的部分相当明显,并且颜色也是较深的褐色

外皮稍微有粉,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保有酥脆度,并且油腻感也不重。
肉质的部分虽然没到很软嫩,但还有一定的水准。因为是辣味所以稍微带辣,但没到很重
而是很恰巧的刺激的食欲。
整体来说,虽然跟一般炸鸡比有些偏贵,但醃料有下功夫,炸功也是不差,算是可以试试
,但也有一定的人潮。
餐厅:幽灵泰式串烧
餐点:泰式炒饭、酥炸肥肠、酥炸臭豆腐、香草松阪猪、盐烤猪五花
感想:
整体吃起来,炒饭的部分比较只能吃出辣度,肥肠跟臭豆腐也没太多特色,松阪猪跟猪五
花的烤功和调味也是一般,其实没感觉有什么印象深刻之处。
餐厅:阿凤虱目鱼
餐点:虱目鱼羹(60)
感想:
虽然相较于一般的羹汤价格高了不少,但其虱目鱼羹是可以明显吃到鱼肉的,因此在口感
或是满足度都会高些;汤的部分相当清甜,加入乌醋口味会更加丰富。
整体来说,价格偏高一些,但虱目鱼羹也有不同之处,所以算是见仁见智。
餐厅:永乐牛肉汤
餐点:牛腩汤(110)
感想:去的稍微晚了点,牛肉没了,只好点牛腩汤。
因为不是用牛杂去煮,所以就没有杂质的问题,也没这么浓郁,就是比较淡又带有一点甘
甜。牛腩的部分版筋很软,又带有一些咬劲,可惜就比较容易卡牙缝。
整体来说,不管是汤或是肉的部位,皆跟其他的有一些差异,所以就会是见仁见智。
餐厅:永乐米糕
餐点:米糕(30)+四神汤(30)
感想:
这家是传统加鱼松的作法。米糕的部分味道淡些,也不比阿霞的湿润,吃起来稍微干硬些
。鲁肉的部分是以肥肉为主,搭上较干的米糕反而适合。
四神汤味道可再浓郁些,料的部分小肠煮的软烂也给的不少,但相对就没什么其他的料。
整体来说虽然没很好但也不算差,感觉也是一个安全牌的概念。
餐厅:阿松割包
餐点:猪舌包(单个)(45)
感想:相较于常吃到的作法,这家以花生酱代替花生粉,也没有加香菜。
猪舌相较于一般控肉,在脆度上增加不少,也不会有控肉常见的干柴问题,是一个特殊的
口感。以花生酱代替,让割包整体更加湿润,并且花生酱本身也是浓郁。酸菜稍微有些酸
度,但其实不太明显,没有能作为点缀作用。割包本身感觉湿润度或是Q度还可以加强,
根一般的割包皮似乎无异。
整体来说,割包本身没太大差异,但猪舌根花生酱皆是一个不同的感受跟味道,尝鲜来说
值得试试,但是否喜欢也是要看个人。另外排队人数也是同样不少。
餐厅:药师的私藏红茶
餐点:蜜香红茶(45)
感想:
虽然有朋友反应中药味有点重,但个人觉得喝不太出来。其余蜜香的部分确实带有一丝甜
味,但其余似乎没有很明显之处,相当浓郁或是茶香明显之类,相较于台北著名的红茶店
,也可能个人对饮料喝的少的关系。
整体来说,排队人数有时会不少,但个人没喝到很明显的特色。
餐厅:阿美饭店
餐点:宴席蔡单(6,000)
感想:
四碟拼盘部分,香肠没有一般比较常见的硝酸味,但其余海哲皮、香菇感觉不出特色,丸
子应该是海鲜类但感觉就单纯鱼浆而已。
白灼虾吃起来就是一般虾子,但新鲜度或产地问题,吃完还是有些过敏反应。
红蟳米糕的蟹膏没有阿霞单买的多,或许是人数较少导致。其余似乎还是阿霞的湿润些,
但仍就比保安路的好。
桂花干贝是吃出明显的干贝丝,搭配蛋丝香菇等一起,但也没吃出特别的味道。
干炒鳝鱼的鳝鱼保有脆度,搭配较甜的酱汁及洋葱,算是台南的菜色。
清蒸时鱼感觉是类似石斑之类的切片(个人对鱼实在不熟),就中规中矩的作法跟手法。
砂锅鸭加入金针第一次看到,白菜也有煮软,但鸭肉稍微硬一些。汤的部分口味算重也浓
郁,油也相对比较多。
布丁就吃起来是鸭母寮的,八宝冰料其实也不是太多相当普通。
整体来说,虽然部分餐点算有些特色或还不差,但全部算起来仍就会是一个安全牌的定位
,也或许是该价位没吃到强项的手路菜。
餐厅:千森制菓
餐点:抹茶千层(220)
感想:
抹茶的部分,中间的卡士达酱明显偏甜;抹茶酱香气跟浓郁度比较高,甜度较低,但碍于
最上面的抹茶粉,其实由上淋下去是完全会被隔开的;千层皮的部分比起台北的穿石不管
是香气、焦香程度或是酥脆度都差了一些。
抹茶在中间跟卡士达的结合,表面的抹茶粉以及抹茶酱三种搭配之下,都不够作到明显而
有各自的味觉或是特色,尤其是抹茶酱有多余之处。以跟个人唯一吃过的穿石手作千层比
,饼皮的部分也较为逊色,无法跟抹茶达到相应或对比之处。
整体来说,口感或味觉太过温和,没办法有互相呼应或是各自对比,虽然是用了大量抹茶
而达到一定的浓郁度,但也就是如此而已。
餐厅:连德堂
餐点:鸡蛋煎饼(65)+味噌煎饼(65)
感想:
从进店或是买完后打开,香气的部分都是相当明显,味噌的部分更是;煎饼本身鸡蛋跟面
粉的味道也是浓郁,味噌的就相较稍微差些,但吃起来皆是相当酥脆,似乎反过来比较不
适合老人家。
整体来说,香气、浓郁度或酥脆皆是不差,虽然相对比较不便宜,但可以试试。
餐厅:虎山雷创意蛋塔
餐点:北海道牛奶(35)+葡式原味(35)
感想:
蛋塔的内馅的部分,蛋味明显,吃起来很扎实的稠状,而北海道牛奶又多了一些牛奶味。
一般的蛋塔皮没太明显之处,葡式因为烤过带有一些香味,皮的部分虽然酥脆但又偏硬一
些。
整体来说,皮的部分特色不大,内馅都是作的比较特别的浓稠感,价格不算贵,其余就看
各人口味。
餐厅:Cookiss美式软饼干
餐点:抹茶蔓越莓(75)+MM巧克力(75)+味噌白巧克力(75)+双倍巧克力(85)
感想:
抹茶蔓越莓的部分,抹茶味道不重,香气比较明显但也是蛮淡,蔓越莓的量没有很多所以
酸度的点缀不强,饼干本身比较软。
MM巧克力饼干本身稍微不甜,甜度比较集中在四散的MM巧克力上,而也会因此造成饼干跟
巧克力两边的口干差异,饼干本身算比较硬。
味噌白巧克力因为有白巧克力,所以甜度算四个里面蛮高的;味噌有稍微增添了咸味跟不
同的风味但同样不明显,算有点在西式饼干中揉合一点日式的味道,饼干本身稍微硬些。
双倍巧克力的甜度也是蛮高,并且饼干中有巧克力块来增加口感跟凸显浓度,但可惜的是
在不同巧克力之间没有针对甜度来作变化,使得整体都一起往很高的甜度走。
整体来说,价格算是偏贵,但份量其实也不算小,有点接近司康的大小了;味道部分各自
不尽相同,其余就看个人的抉择见仁见智。
餐厅:银波、红砖、方蓝川、依蕾特、鸭母寮、金芳、雅+达藤原、千森制菓
餐点:布丁9种
感想:
银波-古早味手工布丁(30):蛋味似乎稍微比较不重,底部加有焦糖所以有不同风味。
红砖-传统焦糖布丁(56):布蕾的作法,奶油味相当浓郁,份量也比较大,并且是把焦糖
跟布丁混和的作法。
方蓝川-焦皮布丁(45):因为是焦皮的关系,表皮较硬有不同口感也带有一点焦香,蛋味
似乎比鸭母寮浓一些。
依蕾特-鲜奶布丁(42):感觉也是很平均值的布丁,表皮或浓郁或焦糖皆没太多特点。
鸭母寮阿婆布丁(16):表皮稍硬,味道同样蛋味而浓度似乎一般,没什么焦皮或焦糖的特
点,一切都是传统且中规中矩,冰乡或阿美或各处都有机会吃到。
金芳-金钻原味布丁(50)+黄金布丁(40):原味的部分吃起来蛮一般的;金钻的部分表皮较
硬,蛋味明显浓郁的多,布丁本身也比较像布蕾的口感。
雅+达藤原-法式香草烤布丁(35):布蕾的作法,奶油味比较淡但持续的比较久,焦糖是相
当浓稠的在底部,因此在焦糖本身的风味会比较强烈。
千森制菓-香草鸡蛋布丁(60):布蕾的作法,吃起来像奶酪,味道普通程度浓郁,焦糖带
点尾巴的苦味。
因吃到后面其实有麻痺的状况,若有弄混请多见谅
餐厅:尧平
餐点:综合布朗尼(480)
感想:
原味:吃起来确实跟传闻中的一样,像是生巧克力的口感,但又没有奶油味,是蛮浓郁的
巧克力味,但也就是这样而已,甜度也是不低。
核桃:与其说增加核桃味道,不如说是以浓郁的核桃来压低了布朗尼的甜度,而当然也有
辅以核桃的风味就是。
咖啡:以咖啡的味道作为点缀,同时增加咖啡粒来变化口感,但可惜选用的咖啡跟巧克力
差异度不够,咖啡粒也不脆无法产生新的口感。
莓果:上面的梅果跟叶子有多了一点酸味跟口感,可惜酸味不够,梅果的口感跟布朗尼也
无法融入。
甜酒:甜酒的酒味相较于渍樱桃的红酒就相对明显,但其加入对于布朗尼似乎没有太多的
变化,就只是多了个酒味,而甜度或口感也没有变化
塩盐:因为塩盐的加入,多加了一点的咸味以及上层绿色的一点口感,但个人觉得两者均
不明显
棉花糖:棉花糖的部分甜度较低,并且还保有弹性,在甜度跟口感上均做出了一些变化,
但离传统的布朗尼就多了点距离
抹茶:抹茶的香气普通,但味道比较重,很刚好地跟巧克力做了一个调和,也降低了不少
甜度
辛咖哩:咖哩的味道不是很明显,倒是辣椒比较突出,而且是吃完后过一下才会感觉到辣
味跟一点麻味。虽然跟甜味并不相融但也没到完全互斥,算是特别的味道。
干酪橘:橘的味道同样不明显,干酪其实味道也是偏淡,口感又跟布朗尼类似,某个程度
只是让巧克力味减弱的概念。
可可浆果:红豆的味道淡淡的,口感方面的变化比较明显,姜的味道吃不太出来,感觉就
是减弱的红豆口味的布朗尼
肉桂:闻起来的香气比较重,实际吃起来有降低一些,虽然明显但还是一个巧克力为主的
概念,其实个人觉得有点各自为政的概念,没很好的融合
渍樱桃:布朗尼整体很明显被酒跟樱桃的味道压制,不少的樱桃皮有增加口感并且以红酒
来辅佐,虽然酒味不重,整体比较有跟巧克力互相抗衡到
白巧克力:大概就是原味的替换为白巧克力的概念
整体来说,其实每一款在布朗尼本身的味道都算蛮重的,因此虽然口味多可是就只是点缀
的功能。另外冰过之后,点缀方面会被相当程度的减弱,故要常温或是冰过要看各人选择
作者: onlylove514 (西门总二郎)   2022-03-10 23:08:00
可以吃这么多,超级厉害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