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ouTsan (Meteor)
2021-01-18 20:34:32消费时间:110/01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一段160巷18号
电话:02 8771 0828
营业时间:12:00 - 15:00,18:00 - 00:00
每人平均价位:$2500
完整图文:https://reurl.cc/5oqeKV
眼馋了好久,终于趁着生日吃了ULV Restaurant And Bar
当晚点了一份套餐,另外单点了四样前菜、一样主菜
基本上跟点两份套餐没什么差别了,当晚的胃口相当好
餐点用毕准备上甜点时,甚至想要加点一份主菜的鸭胸
但因为背对厨房所以不知道内场已经要休息了
当下让内外场一阵忙乱,当时真是窘得无地自容
还好侍者没过多久就来桌边告知已经不方便再做加点
我也就连声说著不好意思的下了台阶,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https://i.imgur.com/ETwRVno.jpeg
首先上桌的是伪装成萝卜的开胃小点,可以直接用手拔出
是自制的风干鸭肉火腿,包裹水田芥和辣根酱
鸭肉火腿的风味很好,咸鲜肥腴
在咸味的尾端再衔接上辣根和水田芥的一抹呛涩
是一款不论在视觉还是食用过程上都有乐趣的开胃小点
对面包的印象就比较一般了,对ANiMA的面包更有印象
但毕竟佐料就几乎完全不同,并列比较好像也不太公平
https://i.imgur.com/KuAn9yT.jpg
冷龙虾佐太妃糖龙虾酱,上面感觉是浅渍过的萝卜丝
整体味觉偏甜,跟龙虾丁摆在一块儿的面包丁感觉有燻过
把萝卜丝、醃渍青苹果、面包丁和龙虾沾酱一起入口嚼食
一股烟燻火燎的味道奔涌而出
顿时觉得自己吃的是某种经过炭烤的畜肉而不是龙虾肉
相当神秘,但因为是最后一口所以也无从再次确认
https://i.imgur.com/TEGA2m6.jpg
备受赞誉的和牛塔塔则意外的没有那么让我喜欢
美乃滋使得整体口味偏酸甜,没有太多牛肉本身的味道
再搭配上方的炸酸豆,整个味觉体验与其说是和牛塔塔
闭着眼睛喂我吃一口,我可能有机会错认为是燻鲑鱼
搭配食用的薯片也稍微有些偏油,但整体份量很够
接着是单点的发酵马铃薯饼
口感上像是黏性没有那么高的麻糬
口味带点酸,总共有两块,是很扎实的淀粉食物
搭配一旁的鳟鱼卵和酸奶,可说是酸上加酸了
鱼卵提供咸鲜,酸奶浓郁酸爽带着奶香,是蛮有趣的搭配
https://i.imgur.com/NR8ACEE.jpeg
酥炸鸡肉球则是单纯的爽菜,一份要价$180并不贵
一共有三颗,外层酥脆而内里浓郁绵软
口感口味都让我想到奶油蟹肉可乐饼
但比起奶油蟹肉可乐饼的甜郁
酥炸鸡肉球更带点奶油起司的酸爽
https://i.imgur.com/SEkCMgv.jpg
炭烧小卷的香气相当逼人,一旁搭配盐昆布和风干甜菜
一时之间还有点无法分辨双双切成细丝的昆布和甜菜
小卷的火候亦是极好,堪堪夹生,食材和手艺俱佳
但因为店内整体环境气味的缘故
对那股子有些过于逼人的烟燻火燎味其实已经有些感冒
这里刚好讲到炭烧,就难免想提一嘴
店内因为是开放式厨房,和用餐区就在同一个空间
所以油烟味其实比我想像中的还要重上很多
是觉得周遭空气甚至已经有一点凝滞感的程度
这点可能是开放式厨房无可避免的缺点
我自己是不太喜欢这样
对接下来的慢炖牛舌的印象同样不深
牛舌好吃,虽说是炖,但又有点像是煎烤过的口感
搭配熟甜的栗子,是整体很有秋冬感的一品
接下来是小牛胸腺搭配孢子甘蓝/优格/香料油
再搭上碗边的香料脆饼,整体呈现相当印度
这也可能是我第一次吃小牛胸腺
和我想像中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太一样
原本以为可能是偏精囊或脑子的那种绵软浓郁
但其实是更有弹性的口感,不禁让人想起鸡猪下水
味觉很明确的指向了内脏,像肝,像心,也像胃
接着是在进入主餐之前最后的一道前菜:
台梗九号脆米饼|嫩煎鸡翅与发酵竹笋
旁边的白色泡沫则是蛤蛎泡沫
这道菜让我留下了蛮深的印象
因为尽管其组成结构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但在看到这个排列组合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不会想到
这道菜吃起来给人的感觉会是梅干扣肉
其成分也并没有写到梅干菜
所以我当时以为就是梅干菜的东西
可能其实是材料中的发酵竹笋也说不一定
整体呈现除了鸡翅并不若五花扣肉一般肥腴之外
这道菜整体的味觉印象真的太梅干扣肉了,十分有趣
https://i.imgur.com/QbKX3E3.jpg
https://i.imgur.com/AgEJg0A.jpg
终于来到主餐,伊比利老饕和M9澳和侧腹各点了一份
已然切分开来的老饕肉上头盖著非常吸睛的黑色饼干
就是菜单上写着的海藻脆片,视觉效果很好
口味则是咸中带甘甜,颇有日本零食的感觉
但脆片不论是单吃或者搭配猪排,我都觉得仅只一般
反倒是切成小块的甜豆䇲更得我青睐
那股豆荚特有的豆生味,那个很"青"的味道
和猪排之间形成一个很好的搭配
M9澳洲和牛使用了侧腹的部位,接近内外横膈膜
照理说应该要是一个相对精瘦的部位
但可能因为使用的等级是M9,所以仍然十足肥腴
一旁搭配了千层马铃薯、焦化洋葱泥和一朵羊肚菌
牛肉的火候相当好,搭配起洋葱泥和羊肚菌也很不错
但整道菜令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肉汁
肉汁的质地极其浓郁,几乎像是保卫尔(Bovril)牛肉酱
甚至有几丝黏性,感觉是经过浓缩再浓缩的产物
风味相当醇厚,搭配牛肉简直绝配,好吃到想买一瓶回家
套餐的甜点则像是解构重组的蒙布朗
淡褐色的末状物是栗子慕斯,感觉像是手削出来的
但菜单上是写慕斯,跟这个呈现有些连不起来,觉得神秘
不知道是不是做成慕斯之后先进行冷冻
等够硬了之后再进行加工磨削呢?
总的来说是物有所值的一餐,主菜的价格也并不太贵
两道都落在千元上下,表现也都算不错
只是冷热前菜的表现要来得更加亮眼,主菜就矮了一截
有机会的话会想要再来吃吃看其他的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