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单] 普鲁申科简介 Tsar on the Ice (14)

楼主: sunfires (miyako.I)   2014-08-15 21:59:55
Evgeni Plushenko –Tsar on the ice XIV.The godfather, Alexei Mishin
网志原文(含照片、影片连结以及赛事曲目及战绩表等)
http://blog.yam.com/sunfires/article/50954797
虽然有点突然,但来谈谈阿列克谢・米什吧。
米什年少时期曾经把自己用条绳子偷偷地绑在车子的后面,让车子拖着他在雪地上享受滑
冰的速度感,他的父亲看到这个景象实在太过危险,所以才让他正式学习滑冰。
他开始滑冰生涯是在15岁的时候、以选手而言相当地晚,但即使如此也曾经以双人滑冰选
手的身分拿下过世界锦标赛的银牌。
米什自幼喜好机械工学,引退后除了从事滑冰指导的学习外,也顺利地取得了电子工学的
博士学位,以科学的角度书写了相当多如何提升滑冰技术进步的论文,并且得到了教授身
分在俄国的大学中授课。另一方面米什的说话方式相当饶舌却狠毒,经常使用众多巧妙独
特的譬喻,颇有讽刺诗人的风骨,他早年的教练生涯甚至曾因为尖锐的风格及极为年轻便
成功指导出苏联冠军锋芒过露而受KGB监视过。
简单地讲,米什是个非常地聪明并独具自己的一套哲学跟美学的人,同时他也以顽固跟霸
道闻名,这并不令人意外,一个年长同时兼具有权威、科学思考跟思辨说话方式的教练,
年少的小选手们很难抢白赢过他。
米什基本上喜欢顺从听话的选手,并且大多是从小就开始让这些小选手们习惯自己的风格
,尤其中年气壮时的米什相当地严厉,因此破门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米什风格不可否认地有他的优点,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旦认定这个选手有才华,他会
不收教练费并且不惜拿出自己的储蓄尽其一切力量协助选手继续滑冰生涯,并且对外时会
尽力地夸赞捍卫自己的学生。
米什几个知名的学生多少都有点家境困难的状况,乌曼诺夫年少时经济状况也不好、亚古
丁是单亲家庭、普鲁申科更是一度必须靠拾荒维生、贾钦斯基相较之下比较好一点但也父
母离异、连伊丽莎薇塔・图柯塔米薛娃(Elizaveta Tuktamysheva)也在14岁就面临了父亲
的早逝,这些选手们的训练、居所、服装、交通等等费用几乎通通都是米什来寻找赞助商
周转的。对于这些年幼就来到他身边的选手们来说,米什是他们的大黑柱,即使连亚古丁
都曾经说过对年少时的他来讲米什就像是父亲一样的存在。而当这些小选手们开始赢得奖
金之后,他们会将奖金的一部分作为谢礼再还给米什。
除此之外米什的团队以圣彼得堡为据点原则上不出外指导,让学生们在圣彼得堡落地生根
,训练以外的寝食学习生活都相当紧密,只有夏季在海外欧洲的度假地举办的滑冰强化营
才会指导自己所收的学生以外的他国选手,当然他的学生们也会伴随前去。
特别在近年的花式滑冰界中大多数的选手都已是考虑自己应加强的技巧等需求,每两三年
就更换教练的风气之中,米什的弟子多是长年跟随,以米什为中心,各自再分别拥有自己
的体能训练师、编舞师及音乐,这一切、特别在经历米什跟普鲁申科十数年如一日的关系
强化之后,营造出米什团队强烈的‘家族’色彩。
*米什与普鲁申科
如同这系列文章在一开始就曾经阐述过的,普鲁申科在年仅11岁那年来到圣彼得堡后,
穷困到米什都不忍心地而将他接进自己家中,从此于公于私都对他无比照顾。
普鲁申科曾经这样形容他与米什的关系:
“他是我的第二位父亲,是我的希金斯教授*。
 他教会我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该以哪一只手拿刀、哪一只手持叉。
 他将我从污泥中拉起,让我用自己的双脚站立。
 ──他让我成为一个‘人’。”
“有很多俄罗斯甚至美国的教练曾经主动来询问我愿不愿意去他们那边,但是我有我的教
 练。我过得非常幸福、我不需要其他的教练。”
相较于普鲁申科的坦率,米什倒是比较保守,他在被询问自己与普鲁申科的关系时,总是
会严正的这样子强调:“我不赞成将教练与选手之间的关系弄成像是作秀。寝食与共、只
有在电视机前才彼此互相热切的拥抱…人前人后的姿态应该要是一致的。教师必须要在学
生的上方,跟学生平起平坐这种事情根本就是荒唐。”
然而周遭的选手看来却似乎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曾经参与过米什的夏季训练营的日本选手村主章枝就在接受日杂访问时泄过米什的底。
“米什不时会用十分焦心、有如父亲般的眼神凝视著普鲁申科的一举一动。”
或许正是因为普鲁申科年幼时没有亲人照应太过贴近,他的思想举止都源自于自己,所以
才让米什觉得他必须时时提醒恰当的距离及权威好保有紧张感吧?不过这种举动也随着时
间的流逝而逐渐淡薄。
2011年3月8日,普鲁申科筹办了一场盛大的冰秀来替米什庆祝他的70岁大寿。
贾钦斯基与图柯塔米薛娃等目前的弟子们不用说,包括米什教出的第一位奥运金牌,现在
是教练身分的大大师兄乌曼诺夫也回来,亚古丁当天虽另有行程,但也录制了影片祝福。
普鲁申科还请来冰界的好友,曾于夏季训练营中受米什指导过的兰比尔及威尔一起给予祝
福。但筹画之中普鲁申科自己却罹患了重感冒,逞强到当天被救护车送医,原订听说要表
演三首曲目的他被医生勒令禁止上场,他再三恳请医生,终于上场滑了一曲。曲目是他在
2006年都灵奥运拿下金牌时的安可名曲Caruso,并且请来友人的季马.比兰现场演唱。
就像是他们去参赛时一如往常的场景似地,米什在冰场外双手抱胸前靠在档版上凝视著普
鲁申科,而穿着粉色衬衫的普鲁申科在高烧39度中脸色饬红地调整呼吸,但乐声一响起便
轻柔地舞了起来,每一个动作都是朝向米什。
曲毕普鲁申科要来了麦克风,滑向为自己鼓掌的教练,单膝下跪仿佛誓约忠诚。
“我爱你有如我的父亲。”
在这场冰秀前的访问中,才刚刚强调自己与普鲁申科“不会私底下为彼此庆祝过生日,秀
结束了之后就一起坐在冰场边,然后就结束了。这才是教练跟选手应有的距离,我们这种
良好的关系从他小时候到现在都不曾改变。”的米什,早已敞开双臂等著迎接他,更不甘
示弱地拿走了麦克风抢白。
“我爱你有如我儿子,或许更胜于此。”
一路互相扶持情深之切,触动了不少观众。
*米什与其他弟子
米什原则上偏爱指导男子单人滑冰选手,甚至说过这种足以惹火全世界女性主义者的话:
“比起教导一个超级有才华的女选手,我宁愿指导两个有平均水准以上才华的男选手,
 因为比起女孩子,男孩子们是比较俱备运动性而且更有能力快速地去学习那些技巧的
 ──女孩子们太过易感而且情绪不稳。”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跟他与选手间十分紧密的师徒关系有所关联,因为米什也做过这样子的
发言:“指导女性是危险的──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太容易反复发生,我的妻子一开始就
是我的学生,瞧、现在发生了什么事?”
几位知名的男性弟子在他旗下的期间分别是:
乌曼诺夫(1988-1999)、亚古丁(1992-1998) 普鲁申科(1993-)、贾钦斯基(2002-2014*),
不管哪一个时期,米什的门下都同时兼有着两位甚至多位夺牌热门选手,对此米什表示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虽然普鲁申科跟亚古丁曾因此而分道扬镳各自雄据一方,但事过境迁后两位选手也纷纷认
同如果没有对方的存在来给与刺激,自己恐怕是无法抵达那样的一个高度。
近几年来,米什的形象相对的慈祥了许多。
所有人都清楚,米什在2006年普鲁申科夺下奥运金牌前,几乎是没有心力去指导其他选手
的,贾钦斯基虽然隶属于米什旗下,但他早年的教练其实是米什的妻子塔提安娜・米什娜
(Tatiana Mishina)。普鲁申科已经是世界冠军的时候,贾钦斯基才刚进入米什的团队,
我们可以在普鲁申科2000年初期的纪录片中,发现背景里10岁不到的贾钦斯基正一面暖身
一面凝视着他一举一动的画面;在普鲁申科进入了三年的休养期后,米什才将重心移转到
贾钦斯基的身上。
他与贾钦斯基的相处模式相较早年其他弟子相当不同,米什虽然依旧是较为权威式的,但
对待贾钦斯基的态度却相对地鼓励,在贾钦斯基好几次被俄国媒体拿来与普鲁申科相比较
时,更不断地替他说话辩称。
“有很多人经常喜欢批判贾钦斯基根本是热尼亚的复制人,我完全不赞同这样子的声音。
我的弟子们只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跳跃的技巧。普鲁申科与贾钦斯基表彰了两种不同的
面向,热尼亚将他的自信与积极包覆在他的艺术里,贾钦斯基则是内化为自己而滑的类
型。如果这样的比喻堪称恰当的话,他们就像是玛雅‧普丽瑟斯卡娅(Maya Plisetskaya
)*与加琳娜‧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
尤其米什与贾钦斯基是在相隔了一个普鲁申科世代所构成的师徒关系──普鲁申科现在身
兼米什的助理教练,米什不在时他会指导贾钦斯基、图柯塔米薛娃跟其他所有米什团队中
的弟子,甚至在夏季集训时还会亲自下厨,就像米什当年为他作的一样。
“我们有一位充满丰富经验的前导者,普鲁申科在我的团队里面是非常友善绅士的,他在
我缺席不在的时候会去确认我的孩子们的状况,有些称赞有些则是精准地调整著,他的
批评指点充满建设性,而且热尼亚很仔细,他不光只是照顾奥图跟丽莎‧图柯塔米薛娃
,还有所有团队里的小选手们。”
但这种同时具备着指导者及偶像的特殊身分并不影响同为选手的互相砥砺。
“当贾钦斯基状况优异的时候,热尼亚会变得很敏感。但这是好事情。”
“奥图会跳非常棒的四回转,所以我非跳不可。”
前两年也曾有过流言说贾钦斯基曾有意离开米什,原因就是因为忧心普鲁申科复出后米什
是否会偏心及与普鲁申科相比较的压力,但至今看来,相较稳重的贾钦斯基与米什之间的
感情也有股爷孙般温馨的感觉。
这个现象在难得的女弟子伊丽莎薇塔・图柯塔米薛娃身上就更为明显。
米什对丽莎(Liza)采取了他从未做过的教导方式,他与丽莎原本的教练史崴拉娜・维列坦
尼可娃(Svetlana Veretennikova)共同担任丽莎的教练进行指导。他给予丽莎资金的支援
及包括从头矫正她的跳跃等技术性上的指导,米什称这个机制叫做三方同盟。
“没错、这样子的体系是很稀有的。
一般来说当选手来到另一个人的团队里时,原先的教练就会从此消失。
但是史崴拉娜的存在是必要的。丽莎来到这里之后,我们为了修正她的技巧必须做很多
大幅的变更及练习,她们撑过去了。选手跟教练都是,她们都完美地学会了新技巧的基
础。这就是我们三方同盟最大的业绩。丽莎这样的选手的存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能够
学会新的指导法的教练也是不可取代的。为了指导丽莎,我们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让她
吸收,没有所谓的地位阶级,非常调和融洽地进行着我们的工作。教练到了我这个年纪
,有着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其他人的义务。”
丽莎在接受访问什是如此形容他们的大家族的。
“我们有一个非常友好的团队,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甚至是前、后辈之分。”
“我了解到阿列克谢・尼可拉维奇是非常和蔼的人,一点都不严厉。他是位经验丰富而且
总是愿意理解选手的教练。米什真的是非常棒的教练而且为人风趣!”
*米什开始积极导入新的技术及编舞
不光只是与弟子相处之上性格上变得圆融,米什甚至在面对花式滑冰本身的想法上也更加
地开明而且兼容并蓄。
米什对于自己有关花式滑冰的研究都很大方分享,他出版过四本有关于花式滑冰技术及教
练技巧的教学书籍,并且在网站上公开自己所使用的道具以及指导时的场景。
特别是关于跳跃技术上米什所研发的harness式学习法,除了米什自己的子弟兵外,包括
现任世界冠军的陈伟群也表示自己在习得四回转的过程中有利用此种学习方式。
而今年(2012-2013)赛季,米什旗下的三位主力弟子的编舞师,更是都换成了一批令人惊讶
的成员。普鲁申科在米什的推荐下找来了意大利的帕斯奎莱・卡梅连果(Pasquale Camerl
engo),普鲁申科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换过编舞师;而贾钦斯基则是与美国的汤姆・迪克森
(Tom Dickson)合作;图柯塔米薛娃更是令人惊讶地找来了加拿大的大卫・威尔逊(David
Wilson)。
从苏联崩坏以来,相较于如塔拉索娃等优秀教练纷纷奔向海外执教,米什向来固执于俄罗
斯本土,除了夏季的短期集训以外,从未将自己的据点搬离圣彼得堡,甚至从来没有担任
任何一个非俄罗斯人的正式教练。
如此坚持十数年下来的米什,在现在这个年纪还肯做这样的变化跟挑战,当然源自于他对
于自己的团队以及学生的信心以外,也不得不佩服他充满精力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花式滑冰
的执著吧。
*Professer Higgins 剧作皮革马利翁(即电影‘窈窕淑女’的原作)中的男主角。
*玛雅‧普丽瑟斯卡娅/加琳娜‧乌兰诺娃两位都是世界最杰出知名的芭蕾舞者,英文wiki
都有页面可供参考。
*我必须很遗憾地承认这篇2012年写的文章有一部份变成了一篇打脸文...
首先普鲁申科最终没使用卡梅连果的编舞;再来史崴拉娜离开了三方联盟;最后贾钦斯基
在2014年索契冬奥后,决定投身去资源较多的莫斯科--塔拉索娃所在的CSKA
(CSKA是俄国由政府成立的体育指导机构,经费跟资源都是俄国国内最充裕的地方。)
普鲁申科在跟雅娜结婚之后,其实现在住在莫斯科,但练习时他依旧坚持前往米什所属的
圣彼得堡由比列尼运动俱乐部。
作者: spittz (背中から抱きしめて)   2014-08-16 01:20:00
谢谢,我也对祕辛这位大教练感到好好奇喔!
楼主: sunfires (miyako.I)   2014-08-18 22:01:00
不客气~也谢谢各位赏光~
作者: spittz (背中から抱きしめて)   2014-08-19 08:23:00
而且我也喜欢B'z~~~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