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千篇一律的反应~还是?

楼主: gakuto (鼯鼠五技而穷唯有可爱无)   2012-05-19 17:51:43
※ 引述《sanzome (花花)》之铭言:
: : 以下“你”或“妳”互用 以方便行文
: : 其实我一直很纳闷 为什么要叫做女性主义
: : 而不是性别平等主义
: Feminism
: 我有个老师的说法我很喜欢,虽然他是在讲存在主义的时候说的,
: 他说:XX主义的是意思,就是指在这个思想或是学说当中,前面那个XX拥有优先的地位。
: 像是社会主义,即使把社会视为优先的地位,而存在主义就是指把存在优先的地位。
: (一般来说,这边的优先可能可以假设社会主义则是将社会视为优先于经济与国家,
:  而存在主义则是将存在视为优先于本质。)
: 由这个说法来说,可以说女性主义,即是一个思想与学说当中,
: 将“女性”放置于一个优先的地位的看法。
: 所以我并不同意下方推文说这是一个翻译的问题,
我说“觉得翻译不好”,是针对另一个版友说“feminism原本是有弱势意味”
这个前提。所以我才说,如果原本的意思是追求弱势间的平等
或说各族群的平等,那么女性主义的翻译就称不上好。
简单来说那是针对该版友的回应。
另外我也觉得 如果女性主义核心价值和目标是性别平等
那我也会觉得名字取得不好
但妳如果说
女性主义本来就是女性优先的意思
那我就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很棒
: 也不同意说女性主义就等于性别平等主义。
: 主义之所以为主义,是因为其有其学说与主张,可以说有部分女性主义的目标,或是
: 我们所能想像的女性主义浮现的目标是来自于“性别平等”,
: 但女性主义即为女性主义,作是一种对照,
: 可以说是在此学说当中女性被视为优先于男性的地位。
: 不过这边我们就要来探讨“优先”这个词,
: 这个词并不是说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优于男性,
: 在探讨女性主义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接受一种非二元论的想法,
: 即是男性跟女性做为性别的二元这种说法,而去看待女性主义一词,
: “女性”既可被当作是Woman/Female(作为个人或是个体的性别指涉)
: 也可以被当作是女的“性”(包含了女性的sexuality & femininity)
: 也就是说是一种相对于主流的以男性或是阳刚为中心的诠释与论述,
: 相对将女性放在优先于男性
意思是指 "女"性指称的不只是生理性别本身的女性
也是指 用较为柔性(而非主流阳刚)的观点去看待、诠释性/别吗?
: (同上这边的男性并不只单纯指涉为男人,更包含了像是法国女性主义者
:  最爱说的:Phallocentricism)
: 位置去诠释与论述,甚至是去建构出语言的意涵与文化剧码。
: 这种诠释与论述或可以被当成是一种性别平等的手段,
: 也或可以被当成是一种目标达成前的论述,
: 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主义以女性为中心此点。
^^^^^^^^^^^^^^^^^^^^^^^^^
这也是我觉得 实际上比较贴近真实的状况
意思是说 也许妳们会说 女性主义并非那么狭义的只是以生理性别女性者为出发点
其重点内涵其实是讲平等 或是讲更深刻的一种有别于主流男性或阳刚的诠释观点
但是那是理论上、理想上是这样
但实际上大部分我认识 谈女性主义的老师或朋友
几乎都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女性
而且事实上就是 几乎那些老师/朋友
论述时也大部分都是以生理性别女性为出发点
妳前面一直强调其实女性主义原本的内涵是怎样怎样
但那不是我关心的重点
我关心的重点是 宣称女性主义的那些人
他们在论述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口吻和立场
另外事实就是对于男性的了解和关注真的太少
简单来说 我"主观"认为 某些人 对男性的了解有点浅薄。
关注的点也流于表面 例如老生常谈的男子气概的压力之类的
: 同样的,并不能够将女性被压迫和男性被压迫视为是两组二元对立的观点,
: 并不是女性被压迫就必然是男人在压迫女人,
: 也不能说男人被压迫就一定是女人在压迫男人,
: 我们必须要将女性与男性作为一种抽出以一种抽象的层面观看,
: 简单来说,女性被压迫>男性被压迫的程度若真有这种统计,
: 或许呈现的是一种整体统计上的事实,我们假设这组统计反映了所谓的“结构”,
: 我们仍然不能得到任何,就是男人在压迫女人的结论,
: 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 在现行的体制跟社会结构当中,男性相较于女性
: 可能可以得到更多的权力或是既得利益。
^^^^^^^^^^^^^^
其实这也是我从以前到现在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耶
因为有时候权力和利益这种东西 是很隐微的
而且也是有很多元的可能性
我觉得如果是拿一些比较具体或主流的价值观来看
那当然像是薪资所得、职位等等比较具体的部份
男性是既得利益者没错
但是虽然女性在这些具体可见的部份 可能处于劣势
但可能在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权力、利益上是比较有优势的啊
(以柔克刚,表面刚不代表就一定是优势方)
: 自然,个别差异的统计亦然。
: : 因为那只是整体平均数有差异
: : 不代表个别行为
: : 同理:
: : "男性就是压迫女性"
: : 这句话我觉得也是歧视
: : 因为就算整体而言有这样的现象
: : 但是整体行为差异不代表 某男生就是压迫女生
: : 1.就像一个人看到这世界犯罪率比较高的事实,但只要自己没犯罪,就没有认错必要性。
: : 2.况且以现实而言就算是再好的男人,一定还是有至少一个行为是压迫到女性的
: : 但是说不定以他个人而言
: : 他被女性压迫的程度>>>他压迫女性的程度。
: 男性就是压迫女性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歧视没有错,
既然妳能够回应了这句话 有所反思 表示我的举例并非毫无意义
至少我已经传达了我想表达的意念
我上篇的举例 主要就是表达上面妳回的这句话。
: 但是压迫的程度是无法量化的,用二元对立来思考一个性别个体与另外一种性别群体
: 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是无意义的。
那个当然只是举例
毕竟压迫要如何实际量化跟统计也是一个问题
但是我并不觉得我那样的论述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我强调的在于 不能把整个社会的错
或其他跟某人有同样属性(性别、种族等)的错
就这样怪罪给对方
毕竟对方可能是无辜的
而且身为强势方、身为男性 并不是一种原罪
(而且妳也不能否认 很多女性主义者 常把“男性压迫女性”挂在嘴边
难道这句话本身 就不是二元对立??就不是对男性歧视?)
: : 所以妳若看到他任何一个也有压迫到女性的行为 就要他认错检讨
: : 他当然会觉得不服气。
: : 就像比如你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 : 你不能因为世界上整体而言 都是小男孩会欺负小女孩比较多
: : 就心理有偏见觉得儿子一定会欺负女儿
: : 或看到别人家小孩 也不能有这样的偏见
: : 然后当你看到你的两个小孩斗来斗去
: : 你就只关心或只看到女儿被儿子打两拳
: : 但你忽略了也许刚刚你没注意到的时候
: : 儿子已经先被女儿踹10脚了
: 就这件CASE上来说,女儿被儿子打两拳和儿子被女儿踹十脚,或许在父母的管教与论罪
: 上有意义,但基本上就以压迫或是被压迫而言是无意义的。
: 因为女儿被儿子打是独立事件,
: 女儿踹儿子也是独立事件,
: 这两个独立事件当抽离因果关系出来看的时候,无论是谁对谁都是暴力行为,
: 不因女儿踹了儿子十脚而儿子的暴力行为就变成是正确的,反之亦然。
当然没错 但至少你要给双方公平的评判
而不是只看到儿子打女儿 就只怪罪儿子
然后女儿打儿子
完全忽视
如果儿子的两拳 和女儿的十脚都有被看见 那我觉得至少是公平的
你说两者是独立事件 当然没错
但我要求的是两个独立事件都要被看见
而不是只看到其中一个独立事件
(我从头到尾也没有说 两边的打和踹可以抵销或什么)
: 同上,若你这边的那个好男人有压迫到女性的行为,
: 和其他女性压迫他的行为彼此之间也是独立的,
: 并不因彼此之间的压迫就抵销了指责压迫的正当性。
同上,重点就在于 根本极少人讨论或关注男性被女性压迫的这种状况
"直接忽略" 才是我想提醒的
“抵销”之说 是妳想到的说法 不是我的意思。
我从头到尾没有 觉得两边的压迫可以抵销
再重申一次 我只是希望 反边立场 也要被看见 而不是自动忽略
我只是希望 看似处在强势方的族群(如男性) 不要就因此背上原罪
贴上潜在加害者的标签
: 更何况重申一次,所谓的压迫并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状态。
: 就如同歧视,歧视必然隐含了排除,将某人某事某物排除于国家之外,制度之外,
: 体制之外,正常之外...。
我根本没有要将 压迫 排除在系统之外的意思
而是强调 这系统本身 也存在男性被压迫的次系统
: : 这要看人,
: : 型1.的确有些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 : 自己从父权社会得到好处 却不承认的情况也是很多。
: : (型1: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男生)
: : 型2.但是反过来,也有男生是真的满委屈的
: : 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会觉得他比很多女性受到的压迫还大
: : 可是女性主义总是只帮女性或跨性别者发声
: : (型2:受委屈的男生)
: 女性主义本来就是“帮女性发声”,这是女性主义的历史脉络,
: 就如上所说,确实有男性在同样的性别体制下会受到压迫,
: 正如同盖儿鲁冰所说的这个压迫女人的制度其实也因为坚持将人格化成两半而压迫了
: 所有人。但是这并不是说好大家都被压迫所以我们扯平了,所谓的只为女性发声,
: 并不是说就要搞成男奴社会,而是,由女性的角度所看待与诠释的社会。
: 就像是台独运动的人或许会也或许不会现身支持
: 藏独运动,但我们可预期他们之间会存有一定的理解跟基本的同理。
: 男性的压迫本来就应该由男性发声,但正如我所说的,是针对这个体制,
: 而不是针对女人,而针对这个体制某种程度上也必须要了解,男性仍然是这个体制的
^^^^^^^^^^^^^^^^^^^^
: 既得利益者,当针对这个同样压迫男性的性别体制反抗与发声的时候,
^^^^^^^^^^^^
我认为一个体制之下 男、女一定都各有既得利益 也一定都各有所失去的
而既然你说 男女的被压迫无法抵销 那既得利益应该也无法抵销吧
例如:男生和女生出去,很多女生认为男生付钱是理所当然。
例如 结婚时 男生被要求要有三高(而且三个都比女生高)
例如:女生找服务业或家教或保母的工作 比男生容易很多
因为如果妳前面强调 被压迫无法抵销 那既得利益 也应该无法抵销
而是独立事件
那么为什么 女性的既得利益 几乎不曾被"某些"女性主义者提起?
: 同样,这样的男性也可能会受到攻击并且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
: 我认为,
: 如果男性不愿意放弃自己既得利益者的身分,愤而去反抗这个性别体制所给予的压迫,
^^^^^^^^^^^^^^^^^^^^^^^^^^^^^^^^^^^^^^^^^^^
同样 这样的假设是对全部男性?还是某些男性?
: 却一心期待女性主义者本着“性别平等”的崇高梦想去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 那我想也把女性主义与其运动者们想的太菩萨心肠了。
如果妳一开始就做了这样的否定(否定男性愿意追求性别平等而有所牺牲)
那当然妳的结论会是这样。
当妳以这样的前提为出发点
然后说如果要求女性主义把目标放在性别平等
就是菩萨心肠 这样是表示期望女性主义者追求性别平等是奢求吗
所以其实原来女性主义的目标不是放在性别平等啊?
难道是我一直误会了?
(还是我误会了上面这一段话?)
: : 型3.另外也有女生是的确受到很多压迫,
: : 所以接触到女性主义,觉得这是代表公平正义的理念 (型3 受委屈后捍卫权利的女生)
: : 因此加以宣扬,捍卫自己权利
: : 型4.还有一种则是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女生
: : 明明自己是透过女性身份得到许多好处 (型4 贪得无厌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女生)
: : 然后又在女性主义的保护伞下装可怜
: : 甚至要求更多的好处
: : 然后导致很多男生应有的公平权益被牺牲
: : 我想妳应该是型3的女生吧!!
: : 然后妳想要批判的是型1的男生
: : 然后型1的男生听了就会嘴泡 用女性沙文主义反击
: : 型2的男生听了 就觉得好委屈 听到型1男生说了女性沙文主义一词
: : 也跳出来说 对阿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 真的是女性沙文主义耶 大家和平相处不好吗
: : 然后型4的女生就得义洋洋 觉得嘿嘿 你们继续帮女生争取权益
: : 那我就更能吃人够够了
: : 总之各种类型的男男女女都有 不能一概而论
: : 但是重点是绝对不是只有男生和女生这两个类型的群体
: : 妳与其用性别来分类 将人分作男/女两类 (型1型2归在同类,型3型4归在同类)
: : 为何不用 得利/受害 或压迫/被压迫 来将人分类呢 (型1型4同类,型2型3同类)
: : 我们要批判的对象应该是型1型4 而不是型2型3
: : 其中不该被批判 但常常主观感觉被 波及的是型2
: : 而应该批判 但是女性主义都会放过或忽略的 是型4
: 错了,错得非常离谱,
: 早在可以说是祖师奶奶的Mary Wollstonecraf 跟 Simone de Beauvoir二人,
: 对于那些依附男人以谋取好处的女人批判的比苏美类的乡民战神来的狠多了。
: Beauvoir甚至因此被后来学者怀疑实际上是个厌女的学者。
谢谢妳提供这样的讯息
我会google看看相关的资料:)
(只是很好奇的是,为何很少听到女性主义的老师/朋友讲到这方面的观点
书本上如何说如何认为不是我关注的点,重点是我认识的女性主义朋友/老师
还有看过女性主义网友的观点 都很少提到这个 所以我说女性主义会忽略
也不能说错的离谱吧 因为只有在书本理才没有被忽略 况且比例上
批判型1比起来 批判型2的比重还是低很多很多吧 ??? )
: (这部分就学理上我个人是抱持否定的立场,特别是新版译本出现之后,我并不认为
:  Beauvoir厌女,但她对于女性确实有所批判。)
: 同样的,压迫跟被压迫不是一组二元对立的概念,每个人几乎都同时身兼了压迫者
: 跟被压迫者两种脚色,我们必须把性别作为一种体制,
当然这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
但讨论一个议题 有时候为了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得已而有分类的方式解说 那是技术上的问题
其实我的思考模式 一直都不是非黑即白或二元对立的(除了数理有可能会那样)
但可能我上一篇文章的风格
让妳有这样的感觉
但那只是为了说明清楚我的想法
也许弄巧成拙了吧
: 而确实在现行体制当中异性恋男性是既得利益者。
: (如果硬是要更详尽一点,异性恋中产阶级白人或是以台湾脉络来说汉人男性)
: 这并不代表异性恋男性就要被批判或是每个异性恋男性都是压迫者,
: 要被批判的是体制,而压迫也是由体制而来。
: 我们必须要把个人跟社会分开,但又不能分得太开,
对啊 妳都知道有时候为了批判体制 所以必须把人跟社会分开了
那我上篇文章 做任何分类
也是不得已才那么做的
我当然知道各种人事物都很难决然划分(非二元对立)
但是如果讨论的时候 不分开来说
那要怎么讨论??
: 分开是为了区辨概念,不能把体制与个体混合在一起,错误的去决定谁应该要被怪罪。
对啊 所以我上篇文章的任何分类动作 也是为了区辨 便于讨论的目的
我当然知道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 不能分得太开是必须要看到社会作用在个人身上的复杂性。
: 这点就接着我会在下面重述。
: : 1.我不否认台湾整体而言仍然是女性被压迫 比 男性被压迫严重
: : 但妳也要考量到 每个人生活的圈圈不同
: : 例如8年级以后世代 跟 40岁以上世代
: : 以性别方面来说 根本是两个世界了
: : 所以如果妳看到女性被压迫的事实 是看到40岁以上有女性被压迫的例子
: : 然后用这个例子来跟8年级以后的男生说
: : 那当然8年级以后的男生 听了会觉得不符合“ 他的世界的现实”
: : 这也是妳可以考量的地方。
: : 2.假设你是女生 那我合理推测 妳一定比较看不到男生被压迫的状况
: : 毕竟这种压迫不是一般讲得那样单纯
: : 好像只有扯到男生一定要男子气概 或男生一定要主外 那种压迫才较压迫
: : 有一个大家也知道的现象 可是常被忽略 就是从这个社会对男生的要求来看
: : 女生选择伴侣
: : 倾向找高学历、身高高、有钱的
: : 这样的压力有多大妳又能体会吗?
: : 像我听到的例子,
: : 一对男女朋友两人大约都是30岁
: : 交往10年
: : 男生边工作边念博士班 薪水四万多
: : 女生大学毕业后 工作到现在 薪水两万多
: : 原本交往都很稳定 没什么问题
: : 也预期会结婚
: : 后来 女生努力后顺利考到高考
: : 薪水从两万多 跃升到 四万多
: : 变成和男生一样水准
: : 又过一阵子 男生觉得年龄差不多了
: : 于是探问女生 是不是可以考虑结婚的事情
: : 但是女生考到高考后
: : 觉得自己的条件应该可以配得上更高薪水的男人
: : 因为她觉得男生薪水应该要比自己高一个等级
: : 才算登对
: : 因此一直用各种理由推辞
: : 真不知道她把两人长年的感情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了
: 上面可以看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性,
: 对于每个人而言这个世界的现实都“不相同”,
: 但有些东西是“相同的”
: 打个比方来说,我这辈子目前为止认识最有钱的人是个GAY,
: 他家庭开放根本不介意他是个GAY,所以他很早就出柜很早就开始过他的快乐日子,
: 他跟男朋友同居,到处旅游。
: 我是个异性恋者,对照之下他应该才是被压迫者,可是如果看他过往的生活,
: 你会觉得他好像过得比我好十几倍,感觉我好像才是被压迫者。
: 但事实上压迫跟被压迫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 他仍然没办法合法结婚,没有办法和另外一半合法的领养小孩抚育下一代,
: 他的另外一半没有办法帮他签手术同意书....。
: 他跟另外一半在马路上接吻的时候,旁边的人走过可能会骂好恶心。
: 这个国家仍然强烈的排斥他的性向。
: 这些压迫不是任何一个异性恋干的,但也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异性恋干的。
: 因为这是一个强制异性恋的法律、国家、婚姻体系。
你说的这些我完全同意啊
而且也是我经常提醒自己的部份
和对一些不能接受同志的朋友
加以说服的部份(希望他们站在同志的立场想)
但我不清楚这跟我说的哪里有矛盾??
(以上只有“但也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异性恋干的” 这句话我比较不同意
那这样等于只要是异性恋 不管他再怎么努力 去捍卫这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终他还是因为自己是异性恋 就带有压迫同志的原罪?我觉得这样的
说法太理论话了 变成只看到系统 忽略了个人和现实面
就像之前性别课 老师说就算我们是好男人 也是强暴案的共犯结构之一
那时候我听到 整个火都上来 我觉得X的 那我们既然做的再好都是共犯
那妳到底要我怎么做 所以我觉得那根本就是读书读到
变成过于理论化了)
: 就你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很个人的看说这女人不知道把感情放在哪里,
: 但很好笑的是,感情这种东西一直都不是你想像中那样纯粹单一的,
: “女往上婚,男往下婚”,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社会铁则?
没错啊 但是这样的社会铁则 也是我们要批判的不是吗?
: 就像是为什么隋棠跟姚元浩分手乡民跟媒体会怪罪于隋棠比姚元浩红?
其实就谁比较红这个点来说
几乎都是骂姚比较多
例如会说 姚比隋不红那么多 有什么资格甩人家 等等
ps.我是从头到尾都站在"姚不对的立场"
: 为什么这是一个可以怪罪的理由?
: 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只能接受这作为“正常的”,
: 所以“女往上婚,男往下婚”这个铁则变成了同时压迫两种性别的社会制度,
: 表面女性好像在这铁则中得利,得到了阶级流动的机会,
: 但转念来看,女性若要使用自己的能力往上阶级流动,则遭受到更多的阻力,
: 得到个人的成就和能够得到家庭与婚姻就变成互斥的选项。
: 例如说许多要念博士班的女性会遭受到身边的人问说“啊念完了谁会娶你。”
这些我都同意
但是妳反过来也可以说 男生看似既得的利益 反面而言也是压力啊
不是吗??
例如追求中 男主动/女被动的 "社会铁则中"
女生总是说 男生好好喔 有主动追求的权利
而女生一旦主动 就会被说花痴
没错这是对女生的压迫
但是妳反过来看
男生不也是 被迫要主动??
这社会等于是把主动追求的责任和压力都丢给男生
因为这个体制让女生不能主动
所以让男生必须去做很多很多努力 追求的动作
想很多点子 安排邀约 巧遇 送礼 约会行程等
而女生就是 等著男生约 等著男生想点子
所以我认为有时候真的是如妳所说 是压迫还是既得利益
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妳的例子:女生要得到高学历的压力较小,
但反之就代表高学历女生反而很难嫁出去)
(也例如我的例子:男生可以主动追女生,是一种权力、利益,
但反之就代表要承受主动努力追求的责任和压力)
根据以上
所以我还是要说 既然妳可以看见 女性看似优势处 其实也隐含着被压迫的一面
那我也要跟妳说 其实男性亦然 有一些看似优势处 其实也是有付出代价的一面
: : 另外女性主义一直强调 女性被物化
: : 女性被物化是整体社会现实没错得 我完全同意
: 我真的要说,物化这个字真的已经被滥用了。
: 物化不是物理化学,
: 物化指的是objectify,客体化。
: 因为我实在很累不想要再进行名词解释了,
: 简单来说,不只女性被物化,
: 以马克思的角度来说,
: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被物化。”
: 为什么呢?因为在商品化之前,你必须要先物化,成为“物”,
: 你才能将那样东西投入市场进行交易。
: 所以当你的教授在教你东西的时候呢?
: 他的知识甚至可以说他的脑也是被物化的。
: 物化并非批评,严格来讲异化才是,
: 但不知道为什么台湾媒体总以为物化是批评...
: 难道园区的工程师真以为自己没有被“物化”,雇主有把他们当人看待吗?XD
: 很多乡民误以为女性主义一直在强调物化,其实只是看了台湾新闻对于妇权团体的报导。
: 这点很有趣乡民总是在靠北台湾新闻,但碰到关于妇权的新闻却又深信不疑。
: 仔细去看光是台湾的女性主义派系当中,
: 不赞同女性身体被“物化”这种理论的女性主义者就满坑满谷。(例如何春蕤)
: 根本就不用还扯到西方女性主义的派系。
: 若是由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看待主客体或是傅柯的角度看待客体化,
: 这就更复杂了,我想也不是台湾记者跟乡民会去搞懂的抽象概念。
: 我好累喔就先跳过吧。
OK 一个名词当然有广义有狭义 有深层有表浅
但还是要说 我上篇只是举例
况且女性主义分那么多派别
本来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这也是每次都鬼打墙的原因 只要批评女性主义怎样怎样 当然对方就可以举反例说
哪有 某某派别 不是那样 哪有 某某女性主义者不是那样 好吧 这也是我的问题
因为应该是要针对某人某段话来评论 才是比较客观有依据的)
但我还是要非常感谢您跟我说明那么多物化的意涵
让我更了解了
其实如果物化是您说的这样的意涵
那么其实就很符合我的想法了。
(物化本来就是社会上普遍现象 并且每个人在交换后都有失有得)
: : 总之,一个物化文化的产生,重点不是在男生女生
: : 而是在于某人有没有物化的动机(想不想交易),以及他是得利者 还是受害者
: 基本上“物化”本来就没有对错的问题,
: 真爱,或我更详尽一点的说自由恋爱,其实可以说是19世纪以后的产物,
: 在这之前婚配跟伴侣关系本来就和生育与经济交换绑在一起的。
: 想像有一个没有物质条件的恋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就以您原文所举的例子中,难道为了“美貌”追求她人的那位男性,就是“真爱”吗?
: 请问如果对方没有美貌的话,这位男子还会如此倾家荡产的追求真爱嘛?
完全同意啊
光就这个论点本身 我觉得我跟妳完全没有歧异耶
: 真爱是一句表台词,内隐含了许多潜台词。
: 也就是条件,许多人往往说真爱没有条件,但这其实是很好笑的,
: 因为真爱必然伴随着条件,
: 如果那个人是男的,你也会义无反顾改变性向的爱上他吗?
: 如果那个人很丑陋,一开始你会注意到她吗?
: 如果那个人跟你根本不同生活圈,你可能根本就不会碰到她。
完全同意啊
上面这段简直就像是我自己说出来的一样....
因为我也常跟朋友这样讲啊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在这部份我们的歧异点在哪耶
: ...
: 假设有一种真爱,去掩盖掉那些残忍现实的“物质条件”,
: 去合理化那些爱情当中的劳动。
: 如果你爱我你就会买名牌包包给我。
: 如果妳爱我妳就会跟我上床。
: 如果你爱我你就会开车出门载我。
: 如果妳爱我妳就会打扮漂亮的跟我出门。
: 如果你爱我你上完厕所就会把马桶盖放下来。
: 如果妳爱我妳就会让我去打DIABLO 3。
: 如果你爱我你就会记得情人节跟纪念日。
: 如果妳爱我妳就不会计较情人节跟纪念日。
: ...
: 这些都是劳动与物质,
: 甚至可以说这些都是在情感关系当中的彼此物化彼此劳动的过程。
: 也可以说是社会作用在个体身上的过程,
: 社会的不平等并不能够代表个体生活上的遭遇。
: 而个体生活上的遭遇也不能够弥平社会的不平等。
: 个人无法先于社会解放而解放。
: 压迫跟歧视并不可以抵销,
抵销的说法真的不是我的意思喔 再次强调!@@"
: 不是一个黑人杀了一个白人就代表对于那个黑人而言种族的压迫就抵销了。
: 如果那些遭受到“压迫”的男性想解决这样的压迫,
: 并不是去怪罪女性主义者,或是怪罪到女人身上。
并不是怪罪女性主义者
而是很纳闷 我宣称女性主义者的朋友/老师
都说自己关注的核心是性别平等
但我就觉得是偏向女性...只是有这点质疑而已。
: 请自己站起来,去跟这个体制奋战。
: 当初女性还没有投票权的时候,是去跟这个体制奋战争取投票权,
: 可不是在那边大声嚷嚷地说要取消男人的投票权。
这就像我上篇说的 拔河的例子啊
我也不想再重复了
另外其实 如果女性主义 从头到尾就是很明确 站在女性立场争取权益就算了
但是我比较有疑问的地方是在于 很多女性主义者
他们宣称自己的核心价值与目标是“性别平等”
那如果是打着性别平等旗帜,却只站在偏颇的立场发声
才是我觉得比较不理解的部份。
(宣称和所为相符即可,宣称和所为不符才是我的疑问)
(挂狗头卖狗肉可以,挂羊头卖狗肉才是我的疑问)
另外讲一下我的经验好了
其实我知所以对女性主义"这个词"感冒
是在于之前修一门性别课的经验
当时该门课叫做性别研究
老师也表示重点是性别平等
但整个学期下来
只有两节课是从男性角度加以关照
四节课讲LGBT
其他全部都是上女性主义
当然我觉得那"可能"是因为性别这个主题
在学术上目前是以女性主义为大宗
或是我的老师
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块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去学习性别的知识和概念
是以性别平等为主要的核心目标
那我就会觉得 一味从女性的立场论述
是有些太矫枉过正了
(不管是我的老师、朋友还是其他认定自己是女性主义者
如果她一开始就说他的立场是以女性角度出发 那我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他一直强调自己立场是性别平等 却几乎都是站在女性立场做论述
那我就会有很大的疑问。)
楼主: gakuto (鼯鼠五技而穷唯有可爱无)   2012-05-19 18:01:00
重申一下,我这边讲到的女性主义者指"我认识的大部分宣称女性主义的人"。而不是每一个女性主义者(否则我也是有篇见了)其次 我觉得理论上大家都知道 要对抗的是体制 而不是男性或女性 ,但是实际上做起来真的能绝然划分吗??举例来说 就很像我们理论上都知道讨论事情时对事不对人 但往往实际执行起来 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当原原po批判这社会上 女性多么男性压迫时虽然讲得事体制 但是听到的人只要是男生 然后已经算很努力做到性别平等的 听到就容易不舒服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