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朋友代po, 以下为内文:
对,我就是个“波波”
近期在台湾家教网上面Po文征学生,作为家教的网站,本来大家的讨论重心应该集中在老师
的执教能力上,没想到许多人的焦点竟然落在了说我是个波波上(@最后一张图让我保护一
下当事人,十分感谢替我说话的人!)。哈哈连一年多前为波兰政府教育推广部做的影片下
面也收集了不少留言 (想看可以点IG自介内的连结)
高中时期我曾在兴大附中(国立大里高中)读着实验班,那时也跟着大家骂过波波,觉得
凭什么多花点钱、出个国就能够读医学系。那时的我也活在另类的同温层,被环境所影响了
,跟随了大流,没特别思考事件的缘由。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现在大家最担忧的还是这些
从波兰医学生的能力,但民众太过以偏概全,否认了全部的波兰留学生,其中也包含一大批
认真学医,努力上进的留学生。
我个人因为学测失利,繁星的机会就这样丢了,一切的努力竟被一次的测验全部推翻。我
不想放弃,于是在重考班又度过了一年,结果仍然只有70多级分,还是勾不到医学系的边。
更为讽刺的是,我在同时期申请的香港中文大学等的中医系,竟在面试不到12小时就收到
录取通知。我十分不解,同样一个人,一样的portfolio,在台湾因为一个二位数,连面试
的机会都没有,香港的学校却在面试后速速给我发送了录取通知书。
奈何命运就是这么有趣,当年骂过波波的我,最后还是来到了波兰学医(想听详细why留
言让我知道!)。在波兰学医期间,除了在课堂认真学医以外,我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离开了重考班的我有幸成为了英国文化协会的雅思大使,并在隔年成
为了波兰政府的教育推广大使。身为一个波波,我上了新闻、电台,一开始这也让我有些焦
虑,害怕成为众矢之的,但转念想想,若能争取到这些机构的肯定,我相信这也会让他人看
到我身上的亮点。这里由衷的感谢给予我信心及支持的各位。
比如在兴大附中时期庆幸遇到了许多恩师,其中包括现任的陈勇延校长,不仅时常来鼓励
我追求梦想,还替我写了推荐信。我要感谢的师长太多了,实在无法一一列举。但他们都是
我能成为今天的自己的原因。
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说,用一数字来决定一个人的努力真得足够吗?
哈哈抱歉,偏离主题了,最后只想说,一个好学校也会有不求上进因此落魄的人,一个普
通的学校也会有优秀且努力的人。一个人的学历不代表着一切,一切皆取决于这个学生如何
培养自己。我一直不在乎别人叫我波波,那只是一个名词,不阻止我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
己,相反的它激励我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波波”。期许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大概
最有作用的还是投资自己吧!
现在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实在惊人,diversity is now a norm. 我一直期许自己保持开
放的态度面对一切,不以偏概全、更不先入为主,期待自己在这多元的社会中接纳一切与我
不太一样的新鲜人事物。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呢?留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吧!
或许这样,我们、台湾会变得更好!祝福各位
也附上好读版连结:https://www.instagram.com/p/CSOowPpKbxX/?utm_medium=copy_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