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维琪法国第二号人物 达尔朗之死

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27 15:16:52
※ 引述《tomhawkreal (阿汤)》之铭言:
: 达尔朗(François Darlan),二战爆发时的法国海军总司令
: 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之后,担任代总理,外交部长,海军部
: 长等职务。1942年辞去其他职务,专任法军总司令
: [火炬行动]
: 盟军决定实行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Operation Torch),
: 主要的行动目标,就是夺取法属北非
: (初期先针对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之后再占领突尼斯)
: 这时候,美国跟维琪法国仍有邦交,所以私下的秘密外交行
: 动,就在于争取法国人的合作。达尔朗当然也是重要的关键
: ,因为他有调动法军的权力。
: 同一时间,虽然英国和“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合作已久,但
: 维琪方面无例外都排斥他,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讨厌戴
: 高乐那种倨傲的态度。所以英国也不敢把“火炬行动”的细
: 节让戴高乐知道。
: [和魔鬼谈交易]
: 终于,火炬行动展开了。美英联军一开始因为保密过度,北
: 非的法国官员来不及配合,登陆时和法军发生很多“不必要
: ”的冲突(甚至还有被包围投降的)
: 此时,达尔朗刚好来到北非,探望他生病的儿子,听到这些
: 情形,大骂美国人“没想到你们跟英国人一样笨”
: 美国方面,主导登陆行动的克拉克将军,和达尔朗等法国官
: 员谈判,开始达成一些共识。然而,“和达尔朗谈交易”的
: 消息传出之后,引起美英国内譁然。因为这人的形象,早已
: 是“纳粹帮凶”。罗斯福在一场对新闻界非公开性质的谈话
: ,引用古老格言:
: “我的孩子们,在严重的危险时允许你们和魔鬼同行,直到
: 你们已经过桥为止”
: 就在这一团混乱,互相猜疑指责时,北非的协调工作陆续完
: 成,否则联军还要遭遇更多法军不友善的反应...
: [逆转困境的刺杀行动]
: 1942年12月24日,就在耶诞节前夕,达尔朗被一个属于戴高
: 乐派的20岁青年 Fernand Bonnier de La Chapelle 刺杀。
: 这次刺杀的成功,连带解决美英方面的难题,因为他们已经
: 不再对“如何处理达尔朗”感到头痛; 连带的,自由法国也
: 可以代替旧维琪那些“立场可疑”的人物,获益最多的,大
: 家都知道:就是戴高乐
: [如果达尔朗没死呢?]
: 法国政局必定不会跟后来一样,显然旧维琪和自由法国两派
: 还要继续争权,除非再来个大整肃...
: 虽然黑帮式的解法看起来很不正派,但它通常有效
其实当时的法国
跟英国、美国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当时的达尔朗被污名化的很厉害
但其实站在法国的角度
要保存法国的元气
以图后续
并没有什么不对
他从来没有背叛法国
而是在法国战败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下
勉力与纳粹周旋
想办法维护法国利益
反而是英国对待法国完全不唸盟友之情
非常不客气
先是想摧毁法国舰队
而后对法国的殖民地也有想法
如果达尔朗没死
甚至一直活到二战结束
也许英国会多点麻烦
但对于法国本身而言
倒不见得是坏事
到了战后
法国共产党声势高涨
一度要取得法国政权了
事实上也入阁过
只差一点就能赤化法国
达尔朗本身的存在
也对于制衡法国共产党有帮助
综上所述
我认为如果以一个穿越者的角度
或者是有远见者的角度来看
站在冷战时期‘反共反苏联’的立场
苏联才是真正的敌人
纳粹德国是历史注定的失败者
因此让达尔朗活着,比让他死去更好
实际上也对英美等西方世界的反共大局更有利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干麻...)   2021-12-27 15:22:00
但问题是41-42年那个时间点人家压根没把反共当作第一顺位
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27 16:25:00
但你是以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啊自然知道希特勒就是冢中枯骨,蹦达不了多久真正的大敌是苏联和共产党因此基于‘反共反苏’应该要留达尔朗一命
作者: MarchelKaton (KatonKaton)   2021-12-27 16:39:00
法共距离掌权可不只“一点”
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27 17:11:00
当然 正因如此 战争时就应预先严防共产党二战刚结束时,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都很强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21-12-28 08:41:00
我还以为在说汪精卫…
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28 15:00:00
汪精卫是仗打一半就投敌 完全不同达尔郎是在法国确定战败签约后才出面本质不同
作者: sanae0307 (战舰神通)   2021-12-28 16:07:00
汪兆铭也差不多了吧,他是武汉会战后才投敌的
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12-28 19:53:00
可是国民政府没有签署条约承认战败法国则是在火车车厢内签了毕竟不一样
作者: chosenone (获选者)   2021-12-29 13:02:00
你讲的也许没错,但是事实上不太可能。历史上做败战处理的,要得好名声很难,更何况后来德国战败,他的作为更容易被情感上认为是卖国、是跪舔敌人如果后来德国战胜,法国在贝当、达尔朗努力下得保自治保留元气,或许他们历史上才会被写好看点。至于骂英美,我也觉得没必要,这就是战争,打败了就是变成伦敦大审、华盛顿大审。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