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康熙台北湖》的作者,看到相关讨论,姑且来分享一点浅见。
17世纪的北台湾沿海,确实是各村社林立的状态,
几个比较大的村社如金包里社、大鸡笼社、三貂社等,基本上都是说巴赛语的族群
(这边希望能推广一个资讯,过去习惯称呼的凯达格兰族,应该改称巴赛族比较合适)
依荷兰人1650年左右进行的户口调查,最多4、500百人(2、300人以上就算是大村社了)
单一村社人数确实不多。
然而,这些巴赛族村社彼此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
犯错被西班牙人或荷兰人问罪时,也常常躲到别的村社避风头。
虽然没有一个较具号召力的番王或政权,但意外的是,
1642年在荷兰人进攻西班牙人在北台湾最后一个据点圣萨尔瓦多城时,
巴赛族竟然出动了1000名弓箭手帮荷兰人助阵(虽然最后还是没派上用场),
所以,数百名琉球士兵,恐怕一个村社都打不下来。
进一步来说,就算勉强占领了一块地,也无法长期发展。
1642年的圣萨尔瓦多城之战与其说西班牙被VOC打败,不如说是补给撑不下去。
1662年VOC被国姓爷赶走后,1664年又重新攻占鸡笼,
但1668年也是因为补给困难、长期亏损而自行撤离。
那时的北台湾粮食生产不丰富,几个比较能额外供应粮食的圭柔社、内北投社,
都有其他村社的巴赛人跑去打工换食物,
整体来说,那时的北台湾就是养不起那么多人口。
17世纪的北台湾,除了荷西之外,汉人、日本人、琉球人都经常到淡水、鸡笼贸易,
那时的琉球人,可能比现在的我们还要更了解北台湾的实际状况。
最后当然免不了做个想像,为何18世纪后汉人大举进入台北盆地开垦的盛况,
在17世纪并未出现。
自然环境的状况,特别是天灾,或许真的是原因之一。
高度争议的康熙台北湖,是否存在?如何造成?何时出现、何时消失?
对当地各族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康熙台北湖》就是尝试去建构一个虚实交错世界的一部架空小说。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铭言:
: 标题: Re: [空想] 琉球王国南进台湾
: 时间: Tue Dec 17 21:16:42 2019
:
: 原文删,抱歉
: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铭言:
: : 标题: [空想] 琉球王国南进台湾
: : 时间: Sat Dec 14 21:28:22 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