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设] 1630年代大肚王国全面西化

楼主: shirman (幼稚小鬼)   2017-12-09 21:51:03
※ 引述《shirman (死屁孩)》之铭言:
: https://imgur.com/elp5msd
: 这次改制被称为“1924年法案”或中坜事件
: 有人认为这次事件是民主党人自1896年一月事件中的挫败下,历经28年的反扑
: (也有学者认为当时民主党人守住了共和体制,实为重大胜利)
: 白昼王虽然仍拥有依议会成员为单数或双数而有2票或3票的权利
: 但是在议员人数激增下,票数也不再形成优势
: 这次改制中,各社议员除匡吐鲁社都一律增加为3位,国会总票数增为45票
: 民主党人士气大增,许多他们理想中的制度几乎都一步到位
: 次级国会也顺利运作,
: 下一步就是实施主国会(相对次级国会诞生而对原本国会的称呼)的民选
: 相对于民主党的得意,
: 由官僚和企业精英组成的君王党人则批评“改制”将进一步的拖累政府效率
: 这些批评被讥为“失意政客的酸葡萄抱怨”
: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发生大跌,道琼工业平均指数下跌将近100点
: “股市涨跌乃是家常便饭,不须为此惊慌”
: 当时的人们都将这句话挂在嘴上……
1928年
玛撒朗开始进行主国会民选的初步试验
年缴税在一定程度以上的国民都获得了选举自己社在国会代表的投票权
民主党如预期的获得大胜
除去白昼王的42席中就赢得了32席
1929年,经济大恐慌爆发
到1930年时已经蔓延到全世界
连玛撒朗也不意外,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商品开始滞销
企业起初减半发薪以维持存续
到最后开始大规模裁员,许多失业工人在街头游荡
银行爆发挤兑潮,最后纷纷倒闭
原本国会寄望向中国市场输出商品来解除危机
但是中国当时已完成北伐并正在进行“黄金建设”计画
虽然中间有中原大战及剿共战争引起的军火需求
然而在中国本土公司逐渐夺回国内市占的状况下,
玛撒朗的工商业并没有获得足以拯救经济的收益,状况持续恶化
当时君王党党主席 庞登‧艾结耳呼吁政府应该干涉市场,并进行强化政府效率的改革
艾结耳的呼吁获得许多人的认同
于是君王党的声望逐渐升涨,终于在1933年的第二届选举中赢得全面胜利
主国会与次国会中的君王党籍议员皆为压倒性多数
荷裔大肚人的艾结耳毕业于热兰遮大学,后来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拜师于凯因斯门下,受其薰陶所致而支持后来被称为凯因斯经济学的市场干涉论
学成归国后,先是经营公司,后又投入政界,逐成为君王党党主席
全面主宰国会君王党组成了后来被称为内阁的核心议会
核心议会成员仅有9名,由艾结耳亲自从国会中挑选而出,同时身兼政府各重要部门的首长
内阁还得以制定在不牴触法律及宪法的情况下生效的行政命令
并且以行政命令绕过国会执行许多挽救玛撒朗经济的行动
艾结耳行动的第一步就是稳定民心
受到当时美国罗斯福的启发
利用当时相当崭新的科技—收音机,定期发表每个星期天晚餐以后的“餐后闲谈”
艾结耳用自信、和缓的语气温暖了当时民众处于恐慌之中的心灵
并且用简单的词汇向民众解释经济危机的起因和原理,以及政府如何因应的计画
餐后闲谈成功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时人一谈起艾结耳,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位面带微笑、永远欢迎客人来炉边取暖的和善邻居
同时艾结耳也进行银行业的整顿,由财政部监管所有银行的汇兑
由政府提供储备金保证银行的存续而不会倒闭
在银行重新开张的那天,艾结耳政府准备了大量的储备金来应对汇兑
这对艾结耳政府来说是一场赌局
如果民众领光了所有的储备金而让银行再度倒闭,经济就会完全崩溃
但是“餐后闲谈”发挥了安抚人心的效用
在超过八成的储备金被领走之后,民众开始逐渐将现金存回银行的帐户
民众再度信任银行,数十亿现金流回各家银行之中
金融体系再度运作
艾结耳的第三步,则是进行大型公共建设
玛撒朗在此时期建造贯穿西部平原的高速公路
并将铁路延伸到东部,
当时的热兰遮港已逐渐淤积,于是选定了位于大龟文社,名叫塔犒的小港
进行大规模建设改造为适合大型商船入驻的港口作为热兰遮城的陪都及出口港
同时将铁路从热兰遮城延伸到塔犒,再进一步延伸到阿美社的花莲港
最后形成环绕全大肚岛的铁路
许多劳工从公共建设中领到薪水,得以支付生活开销
民间再度开始消费,商业开始活络起来
自1933到1939年,君王党政府成功阻止经济大恐慌继续恶化,花费多年时间复苏经济
这段时间的政府作为被称为“艾结耳复苏”
艾结耳复苏多受到各方的正面评价
但也有其黑暗面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当时由于玛撒朗军火业的促销
中华民国得以拥有足够火力抵抗日本攻击
虽然隔年中方军队全面撤出东北,日本建立满洲国
但是玛撒朗在君王党执政后,开始全面扩大对中日两国的军火销售
并且执行怂恿中日两国开战的祕密外交
玛撒朗军火业全面承接来自中国军阀、蒋介石中央以及大日本帝国的军火订单
当时至少有一千万枚的玛撒朗子弹被用在射杀中日两国的军人
引发第二次中原大战以及中华民国试图夺回东北又无功而返的东北战争
这些中日人民死伤的根源就是玛撒朗试图将经济衰退的苦果转化给外国所造成的
而当时中华民国购买枪枝、弹药的债卷则被当作融资基础筹措了玛撒朗公共建设的资金
1937年,日本在经过东北战争的休养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开启第二轮侵略战争
赢得第三届选举的君王党政府继续他们的军火买卖,但很快就要尝到恶果了
楼主: shirman (幼稚小鬼)   2017-12-09 21:54:00
为了方便将来吃书,刻意将艾结耳复苏的具体年份略而不谈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髅)   2017-12-09 22:19:00
之后日本会有南进政策吧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17-12-09 22:35:00
日本没道理放著台湾不打先打中国吧lol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7-12-09 22:41:00
外挂用力开下去就对了
作者: roastchicken (咕咕咕)   2017-12-09 22:46:00
1938年12月8号 鸡笼港事变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09 22:48:00
东北的资源对日本帝国其实更重要。扩张华北是有扩展满州的防御纵深的必然性
作者: alen0303 (艾伦零参 智商负三)   2017-12-09 23:29:00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17-12-10 01:17:00
其他条件不变 日本占著朝鲜就迟早会因为满洲跟中国干上
作者: kkStBvasut (奥匈帝国皇家铁道)   2017-12-10 02:08:00
既然是荷裔 为什么不是选择去莱顿大学留学XD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7-12-10 10:20:00
要是能够祖灵在现介入东北石油开采,那日本就不必南下
作者: bilice   2017-12-10 13:31:00
当时日本技术根本挖不到那么深。都啥时代了,这谣言还在传那怕日本知道东北油田准确位置在那。也是挖不出来的。
作者: jetzake (加菲猫)   2017-12-10 14:46:00
挖不出来是一回事 知道准确位置就可以炒作起来吸引投资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 当时的观念和现在不同而已可以用钱买的东西不太需要动刀动枪是现在才有的观念当时则是把发动战争当作是一种常态的外交手段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12-10 20:41:00
当时其实也贸易盛行,能用钱解决最好只是钱无法解决时,常靠武力打开贸易二战南进其实也是美国改政策禁止出口。但手段太迟缓软弱,导致日本有警觉先采购囤积物资,实力充足再用抢的美国反省自己,觉得当初要做就该快又狠
作者: yauifu (海线过期少年)   2017-12-10 21:54:00
真的很用心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