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47

楼主: KC90   2025-04-28 22:53:05
2025年4月28日(一)天气:阴雨
地点:台北,家中
晚上九点半,外头的雨还没停。
下班后的几个小时,像被泡进温水里一样,过得缓慢又温柔。
晚餐过后,泡了一杯热可可,本来想窝在沙发上看点轻松的小书,结果中途被一则突如其来的讯息打乱了心情——来自很久不见的朋友“阿禾”。
短短几句话,一张温暖的咖啡馆照片,让我心头泛起了一阵淡淡的暖意。
原来即使各自忙碌着生活,某些小小的牵挂依然存在着,只是隐藏在更深的地方,静静地陪伴着我们。
泡好可可,重新坐回沙发。耳机里放著的是我最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
细雨敲窗,旋律流转,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只剩自己和这个夜晚。
翻开手边那本书,却看不太进去。
脑海里一直在绕着一些片段,一些最近总是偶尔想起、却又很快被生活压回去的事情。
比如,前阵子公司里的一场小型人事异动。
原本同部门的“阿杰”,突然间接到调派通知,换到另一个分部去支援新的专案。
我们一群人知道的时候,都有点错愕。虽然公司文化一直很强调“流动性”和“多元历练”,但当这种变动真的发生在身边熟悉的人身上时,还是难免有些感伤。
还记得最后一天下班前,我们特地一起去了附近的居酒屋小聚。
那晚其实没什么盛大的告别仪式,也没有什么煽情的话。
大家只是像平常一样聊天、吐槽、互相开玩笑,然后在送他上出租车的那一刻,有点手足无措地道了句:“加油啊,阿杰。”
就是这么简单。
但回家的路上,我却忍不住一直想:
以后每天上班,打开办公室门口,不再看到那个总是笑笑跟你说“早安”的人,这种微小的改变,会不会让日子变得有点不一样了呢?
想着想着,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像今夜的细雨一样,无声无息地,悄悄改变着节奏。
或许是因为这种情绪,刚刚看到阿禾的讯息时,才特别有感触吧。
放下书,我走到阳台,推开半扇窗。
凉凉的风里带着雨味和泥土的气息。楼下马路边的路灯被雨雾笼罩着,灯光柔柔散开,像是一幅微微晕染的画。
台北的夜,有时候很吵,有时候又静得让人觉得整座城市都陷入了一种温柔的沉睡。
站在阳台上吹风,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这次是小群组里,“小鱼”传来的讯息:
“五月有空吗?一起去小琉球玩吧?”
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一边打字回她:“可以啊,我这边应该可以乔出几天休假!”
一边想着,虽然生活里有很多不得已的小别离,但也总会有新的相遇、新的期待在等著。
关上窗,回到客厅。
就在我放下手机、转身回到客厅时,忽然间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的小事。
那时候还在大学,某个冬天的晚上,也是这样阴阴冷冷的天气,我跟几个朋友临时起意跑去阳明山看夜景。
记得出发前还在下著毛毛雨,大家都笑说这么冷还要去山上简直是疯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着:“不去会后悔。”
开着小小的车,从市区一路往山上蜿蜒而上,窗外的街景慢慢远离,只剩下雾气缭绕的山路。
那晚的夜景说实话并不怎么清楚,雾太浓,远远的灯光像一颗颗被揉皱的糖果纸,看不真切。
但奇妙的是,没有人觉得失望。
我们挤在车里,打开音响放著老歌,喝着便利商店刚买的热可可,谈天说笑,乱七八糟地聊著各种未来的梦想。
那时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大家会被推著走向各自不同的方向。
有些人出国了,有些人换了好几份工作,有些人甚至连联络方式都慢慢失去了。
而我呢?也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现在,变成了今天这个加班、赶报告、在雨夜里静静喝着可可的大人。
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笑。
有些回忆,就像今晚的天气一样,看似模糊,却在心底温柔地发光。
也许,成长的本质,就是学会带着这些不再完整却依然闪烁的片段,继续往前走吧。
喝了一口微凉的可可,忽然很想重新回到那种“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的自己。
但想一想,也许现在的自己,比那时更懂得珍惜每一个小小的幸福了。
回过神来,发现已经九点半了。
窗外的雨声还在滴答滴答,像是为今天的思绪配上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
关上客厅的灯,只留下一盏小小的床头灯。
桌上的可可已经凉了一半,但我还是捧起杯子喝了一口。
微苦微甜的味道在口腔里散开,像今晚的心情一样,复杂却也踏实。
时间已经快要九点半了。
明天又是新的工作日,但今晚的自己,仿佛在这场细雨里,悄悄整理好了一点点心情。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忙碌和休息之间来回摆荡,在离别和相遇之间拉扯。
重要的不是强迫自己每天都光鲜亮丽,而是学会在这样细碎又日常的片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柔角落。
深深吸了一口气,我拿起手机,设定好明天的闹钟。
准备,让这个平凡但温暖的夜晚,好好划下句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