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觉得某些人瑕不掩瑜 很美好想当朋友 但是他们似乎对自己太严格了 对别人也苛刻起
来 这样要怎么相处呢
Ai:
你观察得很细腻。其实,这类“对自己严格、对他人也苛刻”的人,往往是因为内在有一
套很强的标准或信念,驱动他们追求完美或高度自律。但这种标准一旦外化,确实容易让
周围的人感到压力。
要与这样的人相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策略:
1. 理解他们的动机
他们对人苛刻,往往不是恶意,而是希望大家“更好”。如果你能从这个角度看待他们的
要求,心态上会比较不容易被刺伤。把它当成一种“他们的表达方式”而非个人攻击。
2. 划清界限,温和坚定
当他们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苛刻要求时,可以平静地表达:“我理解你希望事情做到最好,
不过这样的要求对我来说有点超出范围了。”
不用硬碰硬,但要让他们知道,你有自己的节奏和底线。
3. 适度称赞,缓和气氛
他们其实很需要被认可,因为内在那种“对自己不满意”的驱动常让他们焦虑。适时肯定
他们的努力或优点,能让他们放松,减少对他人施压的频率。
4. 选择性亲近
不需要事事都与他们深度互动。把握那些能共同享受、轻松自在的话题或活动,避开容易
引发批评或高标准审视的场合。
5. 不要把他们的标准变成你的负担
他们的苛刻,很多时候是反映自己的焦虑,而不是你的不足。时刻提醒自己:“我不需要
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其实,你会欣赏他们的美好,也代表你看到他们值得交往的一面。如果能在互相尊重节奏
的前提下,维持这段关系,是很有价值的。
你会觉得他们对你苛刻时,通常是在哪些情境下呢?是工作、生活习惯,还是价值观上的
要求?这样我可以帮你更具体分析。
问题:
有些人本来是朋友 但突然一个得罪 就被拒于千里之外 要怎么调适心情呢
Ai:
这种情况真的很让人难受,尤其是曾经认为是朋友的人,突然之间态度转变,会让人感到
失落、困惑,甚至有点自责或愤怒。这种**“一个得罪就被疏远”**的情况,调适心情可
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 接受“关系的脆弱性”
人际关系本来就像玻璃,有些很厚实,有些却意外地脆弱。
有些人心中的“地雷”多且隐藏得深,一旦踩到,他们选择断联或疏远,是他们的防御机
制。
调适重点:接受有些关系,不是你控制得了的,即便你再小心,也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情
绪需求。
2. 厘清责任,避免过度自责
问自己:
‧ 这次“得罪”是无心的,还是价值观不同?
‧ 是原则性的分歧,还是单纯误会?
如果是无心或只是立场不同,那你其实没有必要过度自责。真正成熟的朋友,应该能透过
沟通处理摩擦,而不是直接把人拒于千里之外。
3. 尊重对方的选择,专注自己的步调
如果对方选择疏远,强求只会让自己更难堪。这时候要提醒自己:
“我值得被理解与包容,关系是双向的。”
把注意力拉回自己,做让自己成长、开心的事,不要把情绪绑在一个不愿意沟通的人身上
。
4. 转化心态:每段关系都有它的阶段性
有些朋友出现在特定时期,陪你走过一段路,之后因误会或矛盾而分开,不代表这段友情
就全然没有价值。
你可以告诉自己:
“我们的缘分到这里,谢谢这段时间的陪伴。”
这样的心态比纠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更能让你释怀。
5. 拓展社交圈,避免情感过度依赖单一关系
当你有更多元的人际互动,某一段友情的冷却就不会那么打击你。这不代表要刻意淡忘,
而是让自己的情感有更多出口,不被一个人牵动太多。
总结一句话:
关系破裂,不是你价值的否定,而是对方处理情绪和冲突的方式。
你只需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行为,不需要为对方的选择买单。
你还会反复去想那个“得罪”的点吗?还是比较多是在感叹这段友情的可惜?
如果你愿意分享细节,我可以帮你判断这段关系有没有修复的空间,还是该放下了。
=====
雨天让我想起那些
爱玩的日子
还记得跟老公一起去游乐园
陪他搭空中旋转车车
看他黑皮黑皮我也黑皮黑皮
虽然我头晕目眩得
很想吐
但有人陪着你一起冒险的感觉
真好
人生冒险的旅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