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
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
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
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明天是四大公投“核四、藻礁、莱猪、公投绑大选”的投票日,
儒家如何看待现代公民社会当中这类型的议题呢?如果回归到孟子的
“义利之辨”,就利的层次来说,无论同意或不同意,总有可以斟酌
、讨论的空间。现实没有十全十美的,何况是大型的公共政策,牵涉
的面向极为广泛复杂,坚持某项价值,难免要牺牲、妥协其他价值,
比如主张保护藻礁,维护的是生态环境,牺牲的可能是能源供应或碳
排放。这些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需要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做取舍、平
衡,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出的判断也会不一样,但不能说哪一种选
择代表绝对真理,只能说是相对有效的做法罢了,是一种“相对价值
”。
“义”并不是相对价值,孟子主张“仁义内在”,义不义出于良
知的感受,良知是人人相同的,是绝对普遍的,并不像现实上的政策
,有可左可右的调整空间,而是凡违反良知就是错,是一种“绝对价
值”,没什么可讨论的,能讨论的只有“良知落实实践的方式”而已。
孟子为什么认为政治应该以“义”而非“利”为出发点?原因如
上所述,利其实是很不稳定的,不仅因为人类的知识有限,从不同的
观点、生活经验出发,对于哪一种做法有利,都会有不同的判断;且
外在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眼前有利的选择,往后未必都有利。以“利
”为核心,即使后果不像孟子说的那么严重,至少也会阻碍人与人之
间的合作,导致争吵不休,难以得出答案。以“义”为出发点不见得
就能够合作,因为人们还是可能对“实践的方式”有不同看法,但至
少有一个最基本、普遍的共识,做为沟通、对话的基础,即使有争论
也不会过分激烈,流于恶斗。这是孟子思想对于现代公民社会可能有
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