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良知与灵魂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0-10-24 21:10:34
要让一般人了解儒家讲的“良知”有点困难,所以有时候我会用
宗教上的“灵魂”来类比。良知和灵魂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形
而上的存在。我们有时会好奇地问别人:“请问你相不相信有鬼?”
有些人反对良知,是因为无法从感官经验的观点加以证实,只能诉诸
个人体验。同理可证,此人应该也不认为世界上有鬼魂甚至其他神秘
事物,不然就犯了自我矛盾的错误。各种哲学、宗教对形而上的存在
当然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共同前提是肯定有形上世界,不应该
双重标准,同样不属于经验现象,对良知就排斥,对鬼神却认同。
其实良知和灵魂还是不同的。民间宗教讲的鬼魂,通常是指人死
后还保留生前的意识、思想、情感、记忆等“个体”的精神属性,却
已不具有肉身,成为另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佛教还相信灵魂会投胎
转世,依照前生的功过决定来世的去处。根据佛教“缘起性空”的基
本教义,虽然有受业报的主体,但灵魂或“我”也不是永恒不朽的,
仍然在刹那生灭当中,不是常住不变的实体。
良知不是个体的灵魂,是从人的共通性、普遍性的一面来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心本性就是“仁”,爱自
己、爱别人乃至爱天地万物。良知或仁同时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具
备生生不息的动力。草木瓦石也有良知,但良知在草木瓦石只是处于
潜存的状态,只有人能够将良知充分显现出来。如果有鬼神,那么鬼
神也不能外于良知而存在,因为良知或仁就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或本质
。但这本质不应该设想成某种静态的、形式的存在,应该是内在于人
的生命当中,是最有活力的,且有具体、实质的内涵。良知不是孤立
的、封闭的,超越在世界之上、不带任何感情的“我”,而是与天地
万物、历史文化同在。人生经验、学问知识愈丰富,良知感通的范围
当然也会随之扩大,不断敞开自我而迎向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