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在历史中实现人生的意义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0-09-26 21:38:43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史学的精神可以上溯到孔子作《
春秋》。《春秋》的特色是褒贬,重视对人物进行善恶评价、道德判
断,可说是“道德的史学”。历史不仅仅是客观地整理过去的文献档
案、资料记录,从事考古挖掘工作,满足纯粹求知的兴趣而已,更是
人生意义的实现。
虽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心共同的要求,但现实世界总
有许多不合理的事发生,好人受到压迫,坏人却吃香喝辣。如果人死
了以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只看生前这一段历程,人也不一定要做好
事。所以各大宗教都要设计死后世界的方案,这一生并不是唯一的一
生,死后还有天堂、地狱等着你,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用威胁
利诱的方式让人为善去恶。问题是天堂、地狱虚无缥缈,究竟是什么
模样,也是各执一词,言人人殊。所以儒家不从死后世界去设想,而
是借由撰写历史著作,恶人虽然一时得意,但千百年以后,有公正的
历史学家出来论断是非,终究会给予人物应有的评价。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说:“余闻
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
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
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为什么乱臣贼子会惧
怕《春秋》?便是因为“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一切言行终究会保留
在历史当中,好事永远成为后人的榜样模范,坏事永远成为后人的警
惕教训,能不谨言慎行吗?孔子作《春秋》就是为了拨乱反正,重建
世间合理的秩序,虽然现实上一时之间还无法完全合理,但正义已经
先在思想领域实现了,孔子俨然是思想世界的侯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