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成德”之教,主张无私爱人;世俗却是以“成功”为目
标,两者似有矛盾。其实儒家不反对成功,世俗定义的成功不外乎是
追求、占有金钱与权力。名利本身是中性的,好坏要看人的心态、动
机而定。如果赚钱只是为了吃饭谋生,掌权只是为了服务社会,并没
有什么问题。儒家反对的是盲目追求名利,将自我的光荣感、成就感
寄托在名利上,却忘记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而不自知,这才是我们要警惕、提防的。
如果能够随时惦记成功是为了成德,钱与权并不会妨碍道德,甚
至有钱与权更好,比如拥有愈多钱,就可以帮助更多人;影响力、号
召力愈大,愈可以改善社会风气。要从事道德实践,对于和金钱、权
力有关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有一些了解,才能提升助人的效果。但
不能本末倒置,变成以名利为主,道德为末,心态就扭曲、变质而背
离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