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整个东亚儒教文化圈都是 斯德哥尔摩症候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4-24 13:43:24
https://www-ss7bl.blogspot.tw/2018/04/92.html
问:9.2 又称滞台支那人 : 拿的是台湾的护照心里却是向着中国 ,9.2的家 邻居是一个
大流氓手里有着枪与炸弹,大流氓整天威胁说要炸掉9.2全家。9.2却因此爱上大流氓,还
跟家人说大流氓有多好,9.2还因此以为大流氓炸掉他家的时候不会炸到他,9.2是不是有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
说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加害者, : 认同
加害者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 这些情感被认为是不
理性的、滥用同理心。
答:你误会了,并不只有9.2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整个东亚儒教文化圈都是 斯德哥尔
摩症候群。只是我们过现代生活久了已经忘记了传统家庭的严苛。
孔子所说的仁是“二人”也就是代表说个体必须在人际关系之中才能彰显存在, 独立的
自我个体在儒教文化圈是不完整的,因此 无论你今天几岁,没结婚没家庭就会被视为一
种残缺(抱歉我不是要呛各位)。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要克制自己个人(说难听点是欲望,伟大点是自我实现)
, 实践礼(依照宗法制度所制定传承下来的群体规范)。
古代儒教“礼”的观念和现代的礼貌不一样,现代的礼讲究的是互相体谅尊重的概念,
春秋的礼其实就是一种宗法上的阶级制度,实践的方法就是由差别待遇来彰显尊卑关系
, 上位者(君子)发命令,下位者(小人)无条件服从,让体制运行更有效率。
这其实很像现代军队制度,长官吃饭一定是坐在最前面的位置吃饭, 吃菜喝汤里面一定
有料,肉是完整的,水果是漂亮的,跟阿兵哥吃的次级品不一样。 长官洗澡的时候一定
是自己一个浴室,不会和阿兵哥一起洗澡。 长官路过,阿兵哥就要立正敬礼,不然长官
就会干你一顿, 让你害怕来深化上下阶级的概念,为的是让兵对长官的命令不会迟疑。
其实这是建立在控制和恐惧与斯德哥尔摩的洗脑制度。
礼记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春秋以武装贵族作益战争主要力量,庶人(百姓
)不属于战力就不需要以礼约束。 因为儒教的三纲五常是一贯式的,所以到了家庭里面,
传统的孝顺观念也是, 维系在“受害者对施暴者的感激”上,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很多家长会送孩子去“读经班”学背诵“弟子规”就是想用弟子规的故事让孩子变 “乖
”(正面的是温顺服从,负面的是丧失自我) 很多人小时候被爸妈打了一顿,之后爸妈才
告诉你说: “我打你是为你好你要感激我。”
其实就是这个制度在家庭的表现。 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意愿,而是用从上而下的强
制力量要求孩子服从。 整个儒教社会基础单位的组成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但传统家
庭并不主张“爱”西方的爱是结合权利与义务互相承担:
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 所
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前三7)
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弗五33)
但儒教社会不是这样的,男女结合主要是盲婚(相亲前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而且有很
多都是做生意或是政治需要的联姻,女儿和儿子是家父长的资产。 对子女的教养是控制
和打骂,而且还要受到控制的子女, 必须斯德哥尔摩式的无条件尊敬长辈。
也因为如此,传统家庭打老婆打小孩是很常见的事情, 而且还因为家父长家庭的观念,
外人难以插手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成为家暴的温床。
但在古代的诸亚社会,维持儒教传统这样的家庭可以分担很多政府的工作, 并维持人口
和税收的来源,因此儒教家庭与政府共同形成一种社会控制手段。 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来看,整个传统儒教社会基础单位“家庭”的组成方式, 就是建立在一种精神疾病上.
.....无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